全国机械工业第二十五次“双代会”暨庆祝大会侧记
“小荷才露尖尖角”小组、“水手”小组、“快乐”小组、“一剪梅”小组……在企业质量管理的大机器中,一个个QC小组就如同一个个齿轮。7月4日至7日,在全国机械工业第二十五次“双代会”暨庆祝大会上,近200个这样富有诗意名字的质量信得过班组、质量管理小组齐聚水电之都———宜昌,300多名一线工人欢聚一堂,相互提问、相互交流、相互切磋,把这个技术比武的大擂台营造得生机盎然。
据了解,机械工业在全国率先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已经轰轰烈烈地进行了28年,而以双代会的形式进行的交流活动也举行了25年。截止到目前,已注册的QC小组有28.06万个,涌现出的优秀QC小组2996个,优秀质量信得过班组930个,创造的直接经济效益达256亿元,水平和效益不断提高。
几天来,各个小组分别在6个会场进行了成果演示及经验介绍,还开展了分组讨论、联谊联欢、演讲比赛、颁奖大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质量信得过班组评比委员会评审组成员王成和说:“这确实像一场赛诗会,小组的活动都是紧紧围绕提高产品质量、促进质量管理水平而进行的,它充分说明了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在机械工业领域的蓬勃开展和取得的成效。”
靠“新”字攻关
6月7日,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一分厂技术组QC小组和安阳鑫盛机床有限公司热处理高频班的代表首次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安阳鑫盛机床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安相告诉记者:“获奖的这两个小组都注重创新,这也是目前国内在开展QC小组和质量信得过班组活动中获得的最高荣誉。像我们公司热处理高频班,连续5年,一年一个创新目标,解决了许多攻关性课题。”
“活动范围拓宽,创新型课题比例增加。”也是此次参会评委、专家和代表共同的感受。
许多小组的课题内容从单纯的生产领域拓宽到设计开发、现场管理、服务规范、市场开拓、管理水平等多方面。比如既有降低废品损失率的课题,也有提高劳动效率的课题;既有技术攻关、工艺创新内容,也有可靠性技术、网络技术、提高用户满意度的课题。
“而且,一些适用于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业务、新流程研制与开发的创新型QC课题比例正在逐渐增加,目前已经超过了50%。”王成和介绍:“小组活动的组织形式,也由过去现场型QC小组占绝对优势的比例,发展为攻关型、管理型、创新型等多种形式小组共存的格局。”
像东风汽车悬架弹簧有限公司的“微笑”QC小组,成员既有来自本班组的技术工人,也有来自于总公司的高级工程师。解决的是年创效益上百万元的“厚截面弹簧板替代新产品试制”的问题,属于典型的创新型技术攻关小组。
中国机械工业质量管理协会副理事长王玉峰说:“一个小小团队,由于融集了不同的理念、知识及技术带来了创新,而创新又激发了每位成员的聪明才干,实现了‘自我增值’,同时也提高了QC小组的普及率、活动率及成果率,目前成果率达到70%。”
从“实”字入手
近年来,随着产品质量从生产领域向以客户为中心转移,群众性的全面质量管理活动颇具特色。如在提高产品部件,尤其是致命零件的可靠性、减少生产中瓶颈与废品率等问题上,信得过班组与QC小组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吕安相说:“QC小组其实就是中国企业传统的三级质量管理(全厂、车间、班组)中最基层的质量管理,它的鲜明特点就是小巧实用。”
为了解决生产工艺的某一问题,这些QC小组不拘一格。记者了解到,这些小组,有的是由一个班组内二三人组成的技术改造小组,有的是跨车间组成的技术攻关型小组。小组成员既有来自现场的一线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又有主管领导干部的积极参与。
像河南省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指南针”QC小组仅有5人,用了半年的时间,解决了隔离开关在零下温度的结冰现象,创造的年经济效益也只有3.7万元。但这样“小处着手”的小改造,却是许多企业“大处着眼”提升整体质量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具有明显的自主性、广泛的群众性,更为突出的是QC小组活动实用严密的科学性——在活动中用数据说话,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分析、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
多次参加评审工作的王成和说,从申报的成果看,围绕提高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降低废品率,通过技术攻关,加强管理,解决问题的QC小组占到很大的比例。
演示现场,记者看到,在收集、汇总、整理、归纳、分析数据过程中使用的统计技术,原来简单的图表已扩展到多种工具的应用。许多专业的名词,如头脑风暴法、分层法、并联图、拆线图、饼分图、雷达图、正交实验设计法等等,不时地从一线工人的口中冒出,并充分应用在他们的演示过程中。
“质量无小事,小的只是组织的形式,在群众性的质量管理工作中,我们只是一颗螺丝钉,但我们却是这台质量管理机器上不可缺少的部分。”一位QC小组的成员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