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末终始,道尽一切
有幸研读钟汉清先生翻译的「戴明修练I」及「戴明修练II」两本好书,这两本书描述了美国汽车工业自1984年起,活用品质工程之后,逐步反败为胜的动人过程。
该书原著者Mr. W.W. Scherkenbach开宗明义指出,美国汽车工业这一次的反败为胜是奠基在戴明博士的「渊博知识体系」上,所谓「渊博知识体系」已包涵了四个彼此相关的理论,即:
系统的理论
变异的理论
知识的理论
心理的理论(注1)
如果容许笔者用中国人的想法来借喻此一体系,那么「大学」上所说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似乎可以相当贴切地帮助中国人明白所谓渊博知识体系是什么?
2.系统变异,造就渊博
在戴明博士的想法中,专业知识(即所谓知识的理论)当然重要(注2),但是若仅靠专业知识却常会遇上有时而穷的缺憾,譬如:因果关系除了概念上的认知之外,如何精确地用量化方式来描绘呢?每次投入一样的因(同样的原料及操作条件)为何出来的产品却并不一样呢?尤有甚者,在高科技时代,许多因(各种制程参数)共同造就一个果时,又该如何才能精确地厘清各种因对结果影响程度之大小呢?诸如此类的问题,并不容易仅从专业技术中理出头绪,而必须借助以统计逻辑为基础的「系统的理论」及「变异的理论」才容易拨云见日、柳暗花明。因此,戴明博士才竭力主张只有以专业知识为经,统计逻辑为纬,交织而成的知识体系才是在高科技时代中游刃有余的「渊博知识体系」。
在明白戴明博士的想法之后,其实任何拥有专业知识的人,无论其专长是电子、机械、化工或.......,这些专业知识均已证明他是进入渊博知识体系的最佳候选人,只要他能再精通「系统的理论」及「变异的理论」就自然能成就其渊博了。
3.变异其外,系统其中
系统是什么呢?变异又是什么呢?这是进入渊博的两个关键问题。
系统就是产品做出之前组合各种资源(人、设备、原料、方法、环境)的流程,由于组合的方式因公司的专业知识与经营理念而异,所以即使生产同样的产品,其实不同的公司就会建构不同的的系统,而这些系统才是造成同行之间高下差异的根本原因,基于对系统理论有如此深入的体认,所以戴明博士才会常常为最基层的作业员叫屈,而大声疾呼要请决策者重视系统(注3),因为系统一错满盘皆输的例子比比皆是,而系统不改又岂有枯木逢春之理?这也就是1984年美国汽车工程师年会时,戴明博士坚持要通用汽车及福特汽车的两位董事长亲自出席,才肯发表演讲的苦心所在,从此美国汽车工业才开始从根本上重视系统,结果就真的逐渐去腐生筋、恢复元气了。
变异理论又是什么呢?如果说系统理论对决策者是当头棒喝,那么变异理论对所有的工程人员就不啻醍醐灌顶,许多工程人员往往大惊小怪、无事瞎忙而不自知,为什么呢?因为在他的心目中只是一个目标值,譬如镀层厚度是0.001", 一旦实际镀出来的产品不等于0.001",他就忍不住要采取对策来向目标看齐,这种思维模式戴明博士最喜欢用「尼尔逊式的漏斗实验」(注4)来加以阐述破解,其实每一个产品本来就不必然会和目标值一样,必然的反而是每个产品均会有所不同,而将这些不同的数据整理出来,才真正有机会看到产品的全貌,这种想法就是「变异理论」的基本架构,如果以图解来说明(如图一),变异理论涵盖了三种有意义的情报:
集中趋势(如 )
离中趋势(如 )
涵盖在特定范围内的产品机率
4.品质工程,环环相扣
在台湾工业升级的过程中,迈入因果关系错综复杂的精密科技领域,已是大势所趋,在此精密科技领域的致胜之道,除了专业知识之外,品质工程的重要性正与日俱增。
然而,不幸的是,近年来大家对品质工程的关心不知不觉流落在工具性之争,例如不用S/N比算不算品质工程?是否田口方法才算品质工程?这些争议其实多少起源于门户之见,它根本就不应该是大家耗尽气力的地方,重要的反倒是,我们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帮助缺乏统计逻辑的专业人才,勾勒出清晰的终南快捷方式,使他们能按步就班地成为品质工程的使用者,进而使更多的公司成为品质工程的受惠者。
基于这种体认,笔者建议大家不妨重回戴明博士「渊博知识体系」的原点,将制程(P)产品(Q)客户(C)三者的关系,透过「系统的理论」及「变异的理论」相互连结,或许反而更容易理出头绪,在此笔者愿意拋砖引玉,先行整理成品质工程的总体观(如图2)以就教于方家。
1.了然变异,见树更见林
11月号「品质月刊」登载拙著「从渊博知识体系看品质工程」一文之后,接到多位读者的电话,读者热忱的关心与立即的响应,一方面显示「品质月刊」日益受到读者的重视,另一方面对作者与编者而言,也是一种鞭策与鼓励。
在鞭策中,有读者建议能否对结论中一笔带过的「品质工程的总体观」(如附图一)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因此再次提笔以响应读者对品质工程的关心。
2.建立系统,品质趋稳定
对一批产品而言,我们需要从变异理论中看出分配的全貌,然而对于连续数批产品而言,我们又该看出那些门道呢?
理论上,大家熟知的推动标准化或申请ISO,都是希望借助建立更稳定的系统,来降低「批间的变异」,使产品品质可以日趋一致(Consistent)。
3.知已知彼,宾主方尽欢
但是,制程稳定就真的可以高枕无忧了吗?君不见许多获得ISO认证的公司仍然被客户「骂到臭头」吗?其症结何在呢?根本问题是许多人误以为「稳定的制程=高良品率的制程」,其实这二者本来就是两码事,因此自有SPC以来,「制程能力评估」(注4)就是比对二者的关键,这也是图一中「用C Calibrate Q」的依据,因为品质一致本来就是供货商的天职(Must),除了一致性外,客户满意与否的关键更在于绝大多数的产品(例99.73%)其总变异能否落在客户的规格之内,如果可以,这个稳定的制程才可算为高良品率的制程,反之,对客户而言,如果总变异远大于客户规格,换言之,因制程能力不足而使不良率持续居高不下,那么无论该制程系统多稳定,也还是无法令客户满意的。
明白这一点,读者就不难体会为何谈到品质工程就必须将「流程之声 品质之声 顾客之声」三者彼此串连的道理,因为没有任何制程系统有资格孤芳自赏,只有当「稳定」与「高良品率」两个主客观条件都符合之后,品质工程的努力才可算是真正有了一点小小的成就。
4.循序渐进,体用皆合宜
当对品质工程有了这种系统化的体认之后,真正有心推动品质工程的人,怎么可能再把焦点拘泥在工具论之上呢?
其实无论相关;回归;检定;推定;田口方法;实验计划等等......,这些都不过是解决问题的工具,它们本身岂有高下优劣可言?反之,如果执意要先挑选工具再解决问题,那岂不是本末倒置,喧宾夺主吗?因此若要谈品质工程的终南快捷方式,其实还是该先回到戴明博士的渊博知识体系之中,从变异理论及系统理论来构思一个合理的品质工程体系,然后在构建此体系的过程中,针对实际的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工具彼此搭配,相辅相成,如此循序渐进,才是真正圆融而踏实的作法,也才真的能够透过品质工程来有效地促进品质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