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是怎么进入质量这个领域的
不出意外的话,所有进入到质量部门的我们都是当初‘稀里糊涂’近来的,我,包括我身边的朋友搞这行的都是当初第一份工作集团强制分配到质量/品质部门的,从开头的一无所知到后来的一知半解,反正是正规的入行了;迷茫后也思考过逃离这个领域,到比如“采购”或“研发”或“业务”等部门,因为一直耳闻那里可以拿高回报,薪水/收入可观;但真正动身离开的只是少数,所以质量领域才会有络绎不绝的后来者,年轻一代。
2. 你最开始是怎么起步的
一般在正规公司的话,进入质量/品保部门后会进行响应的内部培训,这样让你系统的了解理论知识,在进行完“枯燥”的理论课之后,感觉会的东西不多,尽管多数时候理解起来不成问题。 接下来就是正常的工作了,所在公司氛围好的话,会有经验丰富的QE帮你,带你;所在公司一般或不好的话就看你的造化了,学到多少真正有用的东西完全靠你的锐利度/自身定位,因为这个时候没有“考试”“高考”的压力了,你怎么学,学与不学,怎么做短期内都没有明确的不同,再加上每个月大家“都是领那么多薪水”好象没有什么不同,但差距往往就是在无所谓时候产生的,同样一起毕业的,一个定位清楚积极好学的和一个不怎么上进天天‘混’日子的2人,工作1—2年内或许是没什么区别,但过几年2人的距离就拉开了,那个距离以后你再想弥补都是妄想。因为人接受东西都有一个‘先入为主’的概念,学习到什么东西完全靠你自己的态度和定位,就象一句名言所讲,理论学习是个如虎添翼的事儿,其有效性首先取决于你是一只老虎而不是一只猫。
3. 是否觉得质量管理是吃力不讨好的领域
稀里糊涂的工作1—2年是否发现质量这个部门的工作不好做,很多时候觉得是吃力不讨好? 年轻气盛的你这2年肯定碰不少钉子,遭了不少白眼,受了不少抱怨。 这个时候也就是你的路口了,横向比较下一起毕业的同学,人家活的多滋润… 意志不够坚定的开始动摇了当初的选择是否正确。接下来,
4. 开始羡慕公司的其它部门而逃离质量/品质部门
部分人开始通过更换部门/公司来逃离这个Quality领域,说逃不是太恰当,也会有很多放弃这个领域后在其他地方获得成功发展的。
5. 坚持下来的你属于无奈还是自强的选择
坚持下来的分两种人,一是无奈的留下;二是主动的坚定的留下。 你属于哪种?
我看待工作中的同事是分两种人,一是会做事情的,二是不会做事情的。
会做事情的典型特征是:无论在什么公司他都能很快的进入角色,洞察到公司隐藏的问题。平时看他也不怎么忙碌的,结果人家关键的问题都处理的很好,对待严肃的问题绝对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轻易放弃/妥协。和他共过事的通事对他的印象是做事/分析的精确,这里是强调的是共过事情的同事,不是所有同事。他还有一个很大优点是眼光洞察力/敏锐度特强。
不会做事情的典型特征是:看起来很忙碌,但做的累死累活后大家并不认可他的结果,甚至抱怨他;对待关键问题没有主见,墙头草随风倒。 多数时候夸夸其谈,但真正遇到棘手的重大问题,憋的脸通红也道不出一个方案来!
6. 你认知的质量管理怎么进行才好,做不好你找的理由是什么
工作几年后,换了几个工作,也算做业内人士了,你对QUALITY这个词有了自己的见解。质量管理在各种不同条件下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执行手法是很大差异的,但核心不变,你要让老板觉得你是那个人,right people。而你所做的就是,减少公司的成本,损失。 遇到重大问题的时候解决的让老板高兴的‘请客’! 别讲什么大理论,大道理,天天抱怨这个老板不支持,那个老板不重视,先看看自身的工作到位没有。 再强调一下,考验一个优秀工作者的最佳场合我认为是处理问题的时候,特别是重大问题(当然如果你平时做的好这个重大问题或许10年还不出现一次)出现时候你的所做,所为,最后的结果让其他人无话可说。最高评价是老板都想请你吃饭!
7. 你服务过几家公司,各自呆了多久,为什么离开,学到了什么
为什么那么多公司招聘主管的时候要求有多少多少工作经验,服务过什么样的公司。非常简单,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买你的经验的,让你的经验快速弥补他的不足,减少损失。
质量管理大到公司的总体战略,小到面对一简单事件的处理方式/态度,贯穿其中。
多数公司是缺少把所谓的质量战略分解/贯彻到各个层次的具体行动!老板感觉够重视了,但就是没效果,呵呵。上面急,下面也急,天天REVIEW指标的时候看着举高不下的数字频频摇头!
更有一种公司,内部的指标数据是那样的好,感觉一切良好,但每隔一段时间就来一次‘重大投诉’,烧的老板的钱包哧啦啦响!
8. 是否突然发现所谓的质量工作遇到了“瓶颈”
上到一定的层次后,感觉自己的工作无论怎么做,或者怎么换工作/环境都在一个层次,怎么都上不去了,各人有各人的看法,有的怨大环境,有的….. ,有遇到的,你的瓶颈是怎么造成的?
很多人遇到这个瓶颈的时候感觉自己的职业生涯,到了尽头。
9. 公司的质量体系是否避免了公司的更大损失,或者自诩品质目标达到多少多少的公司出现重大客诉/品质问题,导致公司召回/更换/维修成本,你的目标还可信吗
长久的看待一个公司的质量目标是否达到,审视下为什么在优秀的“业绩”下面怎么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愚蠢问题。
亲临过的一公司,世界几百强,自诩为世界第一在某些领域,结果在我呆的那些日子里,我是深深刻刻的体会到了第一的感觉。 没有经历过前打死我都不会相信那样的问题都会出现。举个比方,公司今年的纯利润是1000WUSD,年终的时候各老板获得分红,结果在拆红包的时候一个电话打来,公司几万UNITS产品需要召回维修/更换! 初步估计直接损失是2000WUSD!更不用算间接的,市场影响,公司形象/品牌等损失。这虽然是个‘偶然事件’,但这个偶然在总结的时候发现了必然的苗头!那个时候我觉得,我们的质量体系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10. 质量管理的未来方向/出路在哪里,
工作超过3年的我认为就应该有一大批人意识到自己工作的这个领域的瓶颈在那里,造成的根源是什么。
根据此,有的人选择了麻木的持续,有的人选择了坚定的斗争,更有一部分人勇敢的来挑战/清除这个根源。除了滥竽充数的伪质量人外,货真价实的质量人们,针对自己的特点/能力规划出适合自己的job map,在MAP的终点你会可笑的发现,那时候你已经不是质量人这个群体了! 罗嗦了那么多,终于可以回到主题上来了,在上面的经历之后,发现解决问题的根源是变相的脱离质量人这个群体,这样说,好象又突然回到了起点的第一次路口,唯一不同的是这次的脱离是升华,上次的是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