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没有绑定微信,更多功能请点击绑定

那些年,我在工厂呆的日子(4/10续)

一转眼,已从事质量管理工作6年了。在工厂待了四年,现在来到了客户端,成为了SQE;回想那些年,在工厂呆的日子,还是有着非常多的收获,但也觉得耽误了很多时间和上升的机会。作为过来人,我想总结一下那些年的得与失,深刻地剖视下自己,进而进行新的一轮PDCA.同时也在工厂的工程师,看到了很多自己以前的影子,真心希望他们可以少走弯路。
------------------------------------------------------------------------------------------------
误入日本企业及质量领域
我学的是电子专业,毕业的时候考研没考上,于是开始了找工作之路。
工作不难找,但因为专业技术不是很好,找不到很好的研发类的工作,最后在被一家叫XXX电机厂的企业叫去面试。面试的时候需要填写申请的职位及笔试,我连我想申请的职位都忘了,还叫人事帮忙查询......面试的时候是三个人,后来知道一个是我的师兄(后来他说是我的师兄的师兄的师兄了),一个是温文儒雅的香港人,一个是干练的女性(后来的直属老板之一)
她问我:你知道质量管理是做什么的吗?
我答:嗯....不是很清楚,我理解的质量管理就是和产线经常吵架的.....
她笑了,其实也不是,都是工作。
因为个人性格比较内向,师兄一直不太喜欢我。
她估计是看我很老实,思路也还算清晰,重点是英文较好(后来因为英文好,工资比其他人多100块),她很想要留下我。
就这样,我拿到了offer
-------------------------------------------------------------------------------------------
努力向上爬的蜗牛存活下来了
应届生、职场小白、性格内向,其实我这样的起点就比别人低很多的;
另外,这个是非常著名的大企业,流程已经非常完善,每个职能按部就班地执行即可正常运转,所以也没有很好的入职培训等东西,但我觉得我最大的优势就是:上进心强、主动学习
 
刚开展工作的时候,有个要离职的人稍微带了下我,但他是个老油条,带我的时间不多;
那时候不仅仅是开会不敢发言,连接打电话都不敢大声说话,连小文员也取笑我PPT都不会弄
虚心的我就他们让我做什么就做什么,刚开始做的就是很产线的人员,品质人员一起收集不良品进行分析,对OQC检查出来的功能不良进行分析,通过这样的方式,我对产品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
 
慢慢地我参与到了制程良率改善的活动中,记得有一次开会,开会人员谈到一个工序,但大家忘了哪个工序的一些细节,然后从会议室跑到了产线进行观察。我的老大也经常和我提到,她可以说出每个工序的参数要求。我的老板也经常把我们从“办公室”赶到生产现场。于是,我懂了要对生产工序及过程有深入的了解。这个想法随着我的工作经验积累,越发深刻,但到现场都觉得自己没做好。
 
这时候,我眼里的品质就是不良的分析及改善的。有一天,公司要成立一个有品质牵头的改善小组,对一款最大批量的产品进行良率改善专项活动。因为我们组才6个人,需要分一个人出来做为leader,老板本来想让一个有好几年工作经验的女生负责的,但老大居然安排了给我。在此,还是非常感谢有这么一个机会。机会是会给到认真的人的
虽然这个良率改善专项活动是由我来牵头的,但产线也有QE(QE属于生产部,我们是QA属于品质部),其中产线一个QE非常喜欢抢功,经常抢占我的leader角色的活。但可能是我那时候没有心机,我也从来不觉得有什么不妥。或许,不玩套路也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方法吧
 
在这个专项活动中,leader负责统筹开会并跟进进展。作为新人,我是很难推进其他部门的工作的。但有一个好处就是,这项活动很多需要使用治具的地方,我和负责治具的那人刚好是同一批进来然后认识的。他协助了我很多。现在回想起来,人脉的确很重要,很多时候可能刚认识的时候没体现出来。但是我们不能平时不烧香,临时才抱佛脚的。品质工作主要是沟通,虽然我口才表达不是很好,但我的真诚还是让我认识了很多朋友。同时,我对产线的管理也是非常的友好,凶巴巴的产线大妈门可能看到我太远礼貌了,也很少和我作对。在平时的工作中,我和QC也是经常聊天,多问。慢慢地他们也知道了我的存在,而且都不讨厌我。
平时下班,也和同事们一起打球。就这样,一个待人真诚,积极上进,又有点内向的我存活了在他们心中。
 
-----------------------------------------------------------------------------------
做一个让老板放心的人(4/1续)
刚进公司做了点事,认识了点人,站稳了脚跟,算是可以过实习期,转正了;
同时又那么尽责和好学,我应该是开了一个好头
 
和我一起进入到公司的毕业生,有200人。对了,在这里有一点感触觉得值得提及。
刚毕业的同学,建议最好还是到大企业进行工作,特别是朝阳企业的大企业。越大越好(呵呵,废话),龙头企业最吃香了。目前我工作的圈子里几乎都是以前公司的前辈,要么就是富士康,伟创力这些大厂出来的。
在大企业里头,可以学到很多先进的工艺知识,管理经验。
 
好,回过头来。在一起进入工厂的200人当中,我是升职加薪最快的一个。
回想起来,我觉得原因主要有两点:
1.选择了厂里面最重要的,领导最重视的项目;所以,如果有得选择,我们真的需要尽量去争取这样的机会,我比较幸运,是被选择到这样的项目当中的。当时老板三选一,也让我们去从三个部门中选择一个。有IQC\小批量客户\大批量客户。当时我们三个人也不知道怎么选择,有人觉得IQC有油水,选择了IQC;后来,可能是老板见我英文好,我就被选择去了大批量产品的项目中去了。
2.很重要!做一个让自己的老大和老板放心的人了
回想我自己的经历,包括我平时和另外两个同事聊天。经常谈到一个笑话:我们对直属的称谓(她当时是副部门长),他叫的是李小姐,我是叫的是李部。然后他经常笑我,原来你升职加薪那么快,是我不会做人啊。
当然了,这是个笑话。我想表达的是:做为初来者,特别是应届生或者不是非常牛逼的人时,老板说什么就做什么吧,做他喜欢的事情。即使是错的......我有个前辈,觉得自己非常牛逼,老是不听老板的话,或者经常讨价还价。然后他一直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他的下属,因为做了老板喜欢的事情,后来反过来是他的上司了。
 
做老板喜欢的事情,不是为了拍马屁!而是为了为老板分担事情,让他省心,就像我现在追女孩子一样。如果不能让她省心,她不会给我机会的
-----------------------------------------------------------------------------------------------
不要做好好先生,放胆做(4/10续)
在工厂之中,有一个做事非常高调的同事,他是生产部的QE。
他每次都喜欢把邮件抄送给大老板,特别是在跟催一些问题的时候,而且语言犀利,还会把每次跟催的list在邮件正文列出,平时工作也喜欢把事情闹大,比如经常找到别的部门长处。
工厂里,大家都非常讨厌他。但是无可否认,大家至少都认识了他。
他这样的工作方式,也让自己的事情得到了很好的重视及快速解决。
高调做事虽然可能让自己和同事的关系不是那么的好,但也避免了因为情面而导致工作不好开展。
 
而我那时候太过于柔弱和低调,错过了很多上进的机会。
记得一次和日本总部那边进行电话会议,因为自己准备不足,然后胆量也不够,说话非常小声。
直接被老板说了,说话像个女生一样,比旁边的女翻译声音都还小........
 
还有一次,一个日本妞直接对我说:Jack,why are you so shy......
这样就会给上司觉得你担当不够,所以不要怕丢脸,努力走出自己的舒适圈,这样才能进步地更快
同时要适当的展现自己的
这也是我当年在工厂,特别是前期做的不好的地方,一大遗憾!
 
自认为人与人之间的能力,差别并不大。 
我另一个同事,他就很会抓住重点,然后可以非常舒畅地和老板轻松谈笑,他的发展和受老板欢迎的程度甚至超过了我的上司。经我的总结和日后的经验教训,在职场的发展当中,很多时候能力其实是次要的。关键是沟通,和高层能否有效顺畅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而这项能力是建立在自信的基础上的。
 
为了改掉这个毛病,后来我有故意地去锻炼。
比如去和产线的管理开会,在工厂和厂线的大妈门开会,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面子机会。
在会议上,尽量多发言,有逻辑地多发言。
 
随着经验技能的提升,年龄心智的成熟,慢慢地面皮也厚了点了。
沟通是一门艺术,仍需持续进修中
-----------------------------------------------------------------------------------
闲时练兵,多充电,多总结(4/17续)
在工厂的时候,有时候会很忙,有时候会很闲
闲的时候,我也有过到产线和小妹聊天,
但大部分的时间我是在充电的
翻遍公司的培训资料,客户资料,收集一堆的相关知识.....
比如QC 七大手法、5WHY、8D报告如何写,公司体系文件等等
通过收集资料的过程,学习到了一些基本的品质知识
也尝试地在使用在工作中
 
公司举行的培训,更是积极参加,特别是外部的培训
只可惜公司举行的外部培训不多
 
因为好学,也刚好认识了一个在日本总部的中国人,姑且称为H吧
H是一个思维非常活跃的家伙,年纪比我大几岁
自学的日语,非常的顺溜。EXCEL也是玩得非常好
品质的知识也学得非常深入,非常的有系统。
课件非常地简洁,使人易懂。
 
 
和他接触,你会发现原来品质事那么的好玩
他就像一个武功高强的前辈一样,我甘愿拜在他的门下,他是我职业的模板
 
通过了自学,多参与培训,多向他人学习,我的品质之路算是入门了
现在回想起来,虽然很勤奋,有着很多的目标
但是就像现在很多企业一样,方针目标是有了,但是没有具体的行动计划,也没有定期的监控和改善
归根到底,是PDCA没做好,没有想成定期总结的好习惯

10 个评论

游客无法查看评论和回复, 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夜空中最亮的星
夜空中最亮的星

智能硬件质量管理

推荐文章

文章状态

  • 发布时间: 2017-03-30 15:55
  • 浏览: 6050
  • 评论: 10
  • 赞: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