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话说ISO9001之中的“shall”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是《增广贤文》里的一句话,意思是说:只管一心去做好事,不必计较能收获什么。
一说到做好事,不自觉地就想到了雷锋叔叔,“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不论是工地上搬砖、列车上扫地,还是辅导小学生、雨夜送大嫂,他在做好事的时候并没有考虑过回报,但他牺牲后,毛主席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鼓舞了几代人做好事不留名。这名垂青史的收获,为“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做了一个正向的注释。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不是说真的不关心前程,而是说,只要你一直在做正确的事情,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前程自然而然就会到来。
有正例,就有反例。春秋时代,鲁国有条法律:鲁国人如果在国外沦为奴隶,把他们赎出来的人,可以到官府领赏金。孔子有个弟子叫子贡,在国外赎了鲁国人送回国内后,拒不接受官府的赏金。孔子知道后对自贡说:“赐(端木赐,字子贡)呀,你做的不对,从今以后,鲁国人就不肯再为在外做奴隶的国人赎身了。你如果领取官府的赏金,不会损害你的行为的价值;而你不肯去领赏金,别人赎人去领,会有人说他做得不如子贡,无形中提高了道德门槛,就没有人再赎人了。”。孔子的另一位弟子叫子路,路遇一名落水者并把他救了起来,那人为了感谢子路,送了一头牛,子路不推辞收下了。孔子知道后高兴地说:“这下子鲁国人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孔子教导我们:做好事,不能只看行为,还必须看它的效果;不能只看个人的得失,还要看对大众的影响。如果眼前看是好事,其结果足以害人,那么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事;如果眼前看似乎不是好事,而其结果有益于社会大众,那么就可以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好事。
孔老夫子是在告诫我们:既要做好事,又要问前程。
吃瓜群众:晕,我们到底要不要问问前程?
我们姑且不问“前程”,先说说“好事”。
什么是“好事”?首先需要确立一个标准,没有明确标准之前,就无法认定是不是好事。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地,是人赖以生存的环境;道,是蕴含在自然中,或从自然(环境)中总结出来的规律。天地万物按照自然规律(道)运行,则宇宙就会呈现出秩序,万物各得其所,形成稳定和谐的局面。由此看来,“道”便是“好的标准”,“依道而行”便是“好的”。
回到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自1987年颁布的《质量体系—开发设计、制造、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ISO9001—87)开始,这套体系管理标准已经被公认为是几百年工业革命的经验总结,经过30年的发展与完善,其管理理念和运作方法已日臻完善,对各种类型的组织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尤其是企业界的运营之“道”。企业按照《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去做,就是在做“好事”。
说完了“好事”,再说说“shall”。
在《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ISO9001标准)中,有一段关于“助动词”的表述:
“shall”indicates a requirement -------------
---- “应”----表示要求;
“should”indicates a recommendation ---------
---- “宜”----表示建议;
“may” indicatesa permission ----------------
---- “可以”----表示允许;
“can” indicates a possibilityor a capability
----“能”----表示可能或能够。
查ISO9001英文版标准(NOTE中的不算)中:
1、涉及“should”的叙述有1 项,在引言中;
2、涉及“may”的条款有1 项,为4.3条款;
3、涉及“can”的条款有4 项,分别在5.1.2.b、6.1.1.a、8.2.2.b、8.5.1.f条款中。
4、涉及“shall”的条款----其他的条款都是“shall”(要求),是必须执行的,否则不能声称符合ISO9001标准。
标准中貌似给了点选择的余地,但仔细看过后,这几个“或然”,是在“必然”(应)的要求下的,也是必须要执行的。就是说,《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中的所有条款都是要求,都是必须(应)执行的,都是“好事”。
既然是必须执行的,那就踏踏实实地做吧。理解的在理解中执行;不理解的在执行中理解。
关于如何“做好事”的建议:
对于最高管理者而言,要谨记孔子的教诲,虽然“好事”都要做,但“前程”也要问一问,这就体现出了“领导作用”。而且,ISO9001标准中也要求最高管理者既要关注企业的生存环境和相关方需求,为企业指明方向和目标,设定运作流程和提供资源,还要监视、评价和改进管理体系,使其沿着正确的方向有序前行。
而对于企业中的绝大多数员工而言,不可能对企业的管理理论、管理体系标准要求中的内在逻辑关系、过程管理方法等等都能知其所以然;而且也不具有相应的决策管理权限。既然有领导指明了方向、规划了流程、设定了目标,那么,我们就向雷锋同志学习:“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吧。
一说到做好事,不自觉地就想到了雷锋叔叔,“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不论是工地上搬砖、列车上扫地,还是辅导小学生、雨夜送大嫂,他在做好事的时候并没有考虑过回报,但他牺牲后,毛主席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鼓舞了几代人做好事不留名。这名垂青史的收获,为“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做了一个正向的注释。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不是说真的不关心前程,而是说,只要你一直在做正确的事情,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前程自然而然就会到来。
有正例,就有反例。春秋时代,鲁国有条法律:鲁国人如果在国外沦为奴隶,把他们赎出来的人,可以到官府领赏金。孔子有个弟子叫子贡,在国外赎了鲁国人送回国内后,拒不接受官府的赏金。孔子知道后对自贡说:“赐(端木赐,字子贡)呀,你做的不对,从今以后,鲁国人就不肯再为在外做奴隶的国人赎身了。你如果领取官府的赏金,不会损害你的行为的价值;而你不肯去领赏金,别人赎人去领,会有人说他做得不如子贡,无形中提高了道德门槛,就没有人再赎人了。”。孔子的另一位弟子叫子路,路遇一名落水者并把他救了起来,那人为了感谢子路,送了一头牛,子路不推辞收下了。孔子知道后高兴地说:“这下子鲁国人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孔子教导我们:做好事,不能只看行为,还必须看它的效果;不能只看个人的得失,还要看对大众的影响。如果眼前看是好事,其结果足以害人,那么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事;如果眼前看似乎不是好事,而其结果有益于社会大众,那么就可以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好事。
孔老夫子是在告诫我们:既要做好事,又要问前程。
吃瓜群众:晕,我们到底要不要问问前程?
我们姑且不问“前程”,先说说“好事”。
什么是“好事”?首先需要确立一个标准,没有明确标准之前,就无法认定是不是好事。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地,是人赖以生存的环境;道,是蕴含在自然中,或从自然(环境)中总结出来的规律。天地万物按照自然规律(道)运行,则宇宙就会呈现出秩序,万物各得其所,形成稳定和谐的局面。由此看来,“道”便是“好的标准”,“依道而行”便是“好的”。
回到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自1987年颁布的《质量体系—开发设计、制造、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ISO9001—87)开始,这套体系管理标准已经被公认为是几百年工业革命的经验总结,经过30年的发展与完善,其管理理念和运作方法已日臻完善,对各种类型的组织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尤其是企业界的运营之“道”。企业按照《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去做,就是在做“好事”。
说完了“好事”,再说说“shall”。
在《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ISO9001标准)中,有一段关于“助动词”的表述:
“shall”indicates a requirement -------------
---- “应”----表示要求;
“should”indicates a recommendation ---------
---- “宜”----表示建议;
“may” indicatesa permission ----------------
---- “可以”----表示允许;
“can” indicates a possibilityor a capability
----“能”----表示可能或能够。
查ISO9001英文版标准(NOTE中的不算)中:
1、涉及“should”的叙述有1 项,在引言中;
2、涉及“may”的条款有1 项,为4.3条款;
3、涉及“can”的条款有4 项,分别在5.1.2.b、6.1.1.a、8.2.2.b、8.5.1.f条款中。
4、涉及“shall”的条款----其他的条款都是“shall”(要求),是必须执行的,否则不能声称符合ISO9001标准。
标准中貌似给了点选择的余地,但仔细看过后,这几个“或然”,是在“必然”(应)的要求下的,也是必须要执行的。就是说,《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中的所有条款都是要求,都是必须(应)执行的,都是“好事”。
既然是必须执行的,那就踏踏实实地做吧。理解的在理解中执行;不理解的在执行中理解。
关于如何“做好事”的建议:
对于最高管理者而言,要谨记孔子的教诲,虽然“好事”都要做,但“前程”也要问一问,这就体现出了“领导作用”。而且,ISO9001标准中也要求最高管理者既要关注企业的生存环境和相关方需求,为企业指明方向和目标,设定运作流程和提供资源,还要监视、评价和改进管理体系,使其沿着正确的方向有序前行。
而对于企业中的绝大多数员工而言,不可能对企业的管理理论、管理体系标准要求中的内在逻辑关系、过程管理方法等等都能知其所以然;而且也不具有相应的决策管理权限。既然有领导指明了方向、规划了流程、设定了目标,那么,我们就向雷锋同志学习:“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