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没有绑定微信,更多功能请点击绑定

质量管理系统(QMS)-3.帮助企业建立质量知识库

没有哪家企业会有意设计和生产质量不稳定或者质量不达标的产品。
没有哪家企业会选择做赔本的买卖。

但为什么?
上一代产品的问题,在下一代还会出现?
报价的时候,以为合格率会很高,会盈利,结果合格率很低,造成赔钱?
试生产的时候,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选择产线和机器,工艺改来改去,不仅试产成本很高,还有可能造成交货拖期?


尽管有DFMEA,PFMEA, QFD, DFA,DFM等工具和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靠记忆力+纸+Excel,总会有遗忘的地方。

如果企业经验丰富的老法师离开,情况会变得更糟糕。这些质量工具也变成的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公司需要把知识固化下来,形成公司自己的质量知识库。


看一看质量知识库都能做些什么?


举例1
研发部门做新品开发的时候,可能会问质量部门,以前的产品都有哪些质量问题或者投诉,质量部门的人未必能回答的很全面,很可能是脑袋能记住多少就说多少。更糟糕的是,因为企业人员流动性比较大,有些知识和经验还被带走了。对于企业来说,把知识和经验寄希望于某个员工肯定是不保险的,我们需要一个系统,把宝贵的企业知识和经验积累起来。


比如想在南美开发一个新产品。我们可以通过模糊搜索,看一看一共收到多少来自拉美的投诉,都是什么问题,如何整改的。

搜索“南美+咖啡机“,系统会显示这个地方的客户投诉率要远远高于欧洲和北美,同一个样的机器为啥差别如此之大?本来销量就不大,相对运营成本就已经很高了,再加上这么高的客户投诉率,我们即使不考虑企业长期的声誉,就单单从这个产品的利润上计算,也会是负数的。



如果有一个较为完善的客户投诉整改系统,这个系统大概率会告诉您,企业已经发现了奔放的南美人喜欢把牛奶和糖直接加到水箱里面,这样一加热的时候,整个加热管道里面就成了浆糊,不堵塞才怪呢! 如果您还想在南美卖咖啡机,最好在水箱附近显著的位置上写上”不要加牛奶,不要加糖“或者一些其它措施,提前防范。


同样的现象,全球一样的榨橙汁机器,南美的客户投诉更高,达到了骇人的程度,这又是什么原因?
原因也很简单,设计时,一般是给欧洲家庭三四个人使用的,再加上保险系数,七八个人用也没问题。但这个产品一到南美就出问题,因为他们是南欧的后裔,信仰天主教,喜欢大家庭聚会,而且南美橙子又便宜,得,他们就把这个机器当成商用机器,一次聚会能榨半筐橙子,不坏才怪。


南美太远,我们不了解。中国,我们可是土生土长的,一定很了解的,好吧!再举一个例子,同样是全球一样的产品,在中国和南韩,榨汁机的电机烧毁率非常高,是欧洲的几倍,经过仔细调查才发现,原因是中国人和南韩人使用榨汁机很精心,这导致的电机烧毁,感到匪夷所思了吗?《质量内幕 | 为什么有些搅拌机越精心使用,反倒坏的越快?》

再说一下日本的市场的事。原先是A供应商供货,后来换成B供应商,当然在切换的时候,做了大量的质量保证工作,以确保万无一失。但是,可但是,这回是客户投诉率没有变化,但是销量严重下滑。为啥?因为产品包装盒的密封胶带贴的不美观,日本人认为胶带都贴不好的企业,产品质量一定有问题,就是这么简单,但是偏偏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这样的事例太多太多了!很多事情还反复发生多次!因为这个产品线的人不了解另一条产品线的现状,这个研发机构的人不知道另一个研发机构的故事。


举例2
有三条加工精度不一样的生产线,给客户报价,需要知道类似产品在不同产线的合格率都是多少?都容易出现什么问题?
如果有系统的帮助,2秒钟就有答案,企业可不想做亏本的生意。
您能实时得到您们企业的直通率吗?


 
3-1.jpg



举例3
很多企业的物料或产品性能可能会和时间、温度等有关系。比如电机厂的漆包线,他们通常计算CPK,可能计算30个就ok了。但是有的时候想看看冬天、夏天过程能力怎么样,有没有差别?如果是人工计算,可能要把每个月的CPK分别计算,然后再汇总分析,非常的麻烦。但是对于电脑来说,就是几秒钟的事情。我可以按天、按月、按季度,按产线,按班组,按产品等很快就可以把整个时间轴的性能趋势拉出来。
下图,同一硬度规格在不同产线,金属热处理后硬度的Boxplot 图。


 
3-2.jpg



举例4
质量系统,可以替客户省钱么?当然可以!注塑用到注塑机:克劳斯玛菲上几百万一台,也有海天的,几十万。比如说不同种类的PP,收缩率变化是0.2~2.5,不同的结构,不同的模具,不同的注塑机都有可能会受影响。东西做完以后了,台阶凸台高度、缩痕严重吗?设计员会想,我到底用什么样的注塑机呢?设计出来以后,我们公司有没有这个生产能力,能不能做出来?不知道!天天就瞎拍脑袋。如果这些内容都在系统里有统计分析,能找到和新品类似的产品,一年四季,查看离散度分别是多少,一下子就知道了能不能满足需要。在产品设计之初,对成本控制就比较有把握,对于设备不一定要选贵的,用合适的机器也能够满足需求。


下图,同一工艺参数下,一年四个季节,产品尺寸的变化。

 
3-3.jpg



举例5
对于物料号数量为几万的企业,每天都可能有进料问题发生。但是对他们来说,企业更关心严重度高、安全类的问题。因为物料太多,不可能全检。有些东西比如划伤,包装破损这种问题,即使漏检了,也不会发生太大的质量事故,最多被客户骂几句。对严重度高的问题,要命的问题,一定要加严检查。但是到底哪个该放松,哪个该加严,很多时候都是嘴上说说,如果有数据统计,就能够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对于没有大问题的项目,如果也花很大的人力物力,其实没有必要。剔除掉B类C类一般和轻微问题,把A类关键问题控制住。可以分析哪个物料应该加严或者哪个供应商严重问题比较多,要加严。同样,SQE对供应商质量辅导的时候,也能够抓住主要问题,把trouble maker控制住了,按照严重度把质量改善做个优先级排序,这样效率就会高很多。如果是撒胡椒面的做法,每个都看一眼,其实就等于每个都没看。


3-4.jpg


 

美国G2网站上,搜索QMS,相关产品达200多,在这一方面,我们与美国还是有差距。


 
3-5.jpg




我所听到过最愚蠢的话是,我们的老板不重视质量。排除故意造假,违法乱纪者,绝大多数的老板是重视质量的,只是每天早上一起床,糟心的事一大堆,又要到开工资的日子了,采购的原材料要晚到一个星期,客户还在催货,环保又超标了,客户迟迟不给货款,出了一个工伤,那个干活放心的员工辞职了...。

如果老板不重视质量,何必花钱雇佣质量人员?老板不可能什么都懂,什么都会,什么都亲自去做。不断完善企业质量管理系统,包括质量知识库,这正是需要专业的质量人员为企业做出贡献的地方,也是质量人员的职责。

1 个评论

游客无法查看评论和回复, 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MichaelXU2020
MichaelXU2020

质量管理信息化

推荐文章

文章状态

  • 发布时间: 2020-07-06 11:41
  • 浏览: 2735
  • 评论: 1
  • 赞: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