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质量总监成长记》到《质量总监炼成记》
看着眼前这本《质量总监炼成记》,我感慨万分,一时间,时光仿佛回到两年前。
2018年10月国庆节,我和全家正在惠州海边的另一个家度假,海边空气清新,鸟语花香,令人心旷神怡,让我萌生了从深圳搬来惠州定居的想法。
正在这时,我收到一个猎头小姐的电话,说有一家深圳公司招一个品质总监,工作地点在惠州,问我是否有兴趣。
我开玩笑说:“我正想从深圳搬来惠州居住,你的电话就到了,真是天从人愿啦!”
在现场面试环节,几位面试官都问了同一个问题:“你已经49岁了,目前公司的待遇还算不错,家庭经济条件也还行,而且你出过书,在质量界也算是小有名气。这样的年龄,这样的条件,大多数人追求的是安稳,你为什么还想要跳槽呢?”
我坦然回答:“2008年我在艾默生网络能源任供应链质量总监,因为机缘巧合,与克劳士比中国学院的杨钢院长认识。从此以后,我决心追随杨老师,研究零缺陷管理在中国企业中的落地。为此,我以兼职顾问的身份,参与了几个咨询项目,目的就是想看看如何将零缺陷管理的理念在企业中落地。”
“后来,从艾默生网络能源离职后,我又前往北京,以专职顾问的身份加入克劳士比中国学院,帮助企业推行零缺陷管理。”
“在此过程中,我深深地觉得自己零缺陷管理的实践经验不足,于是决心重新回到企业,将零缺陷的理念和方法用来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不断积累经验。”
“带着这种想法,我在深圳的M公司和S公司,花了7年时间,把我学到的零缺陷管理知识用在实践中解决具体问题,积累了一些成功的案例,但也遇到过巨大的困难。“
“2016年,我出版了第一本书《质量总监成长记》,算是对自己研究零缺陷管理八年来的一个总结。
“但我心中一直有一个遗憾,就是没有把零缺陷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在一家公司中全面推行,仅仅在供应链环节做了试验,取得了一些成绩,尤其在上一家企业S公司,第一年做得很成功,但就在我计划在全公司中大干一场时,由于公司内出现变故,我得不到权力人物的支持,事情黄了。
“因此,我希望找一个企业,把我掌握的零缺陷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在公司中全面的推广一次,争取在三年内,帮助它彻底解决质量的困扰,从而再出一本书。”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段话打动了面试官们,反正我被录用了,在近50岁的“高龄“跳槽到艾比森光电,进入我从未接触过的LED显示屏行业,也许就是我的命吧。
作为空降的品质总监,我的第一件事是给部门骨干人员培训过程方法,教他们对过去一年的制程品质异常和客诉问题进行过程定位,从而找出瓶颈过程,做到有的放矢。
基于此,再制定2019年品质改进计划,并立即实施,就这样,我快速切中问题并站稳了脚跟。
我做的第二个大动作,就是组织了一次品质意识研讨会,给公司董事长在内的所有管理层,讲了一堂品质管理课,让大家彻底明白了一家企业品质状况不佳的根本原因,也让每个公司高层管理者,明白了他自己在品质改进过程中应该扮演的角色。
从此以后,我的工作顺风顺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公司领导层非常支持我,包括董事长以及在不同时期主管我们品质部的副总裁,都对我主持的一次做对品质文化变革项目给予了密切关注和大力协助。
通过运用零缺陷质量文化变革的十四个步骤,并辅之以零缺陷过程管理方法,在两年的时间内,我带领团队,将公司的品质损失下降到原来的四分之一,彻底扭转了公司的品质状况,为公司每年节约数千万元质量成本。
两年来,公司中没有一个人,因为客诉问题,来指责我们品质部工作不力,这让我极为感慨,《一位质量总监的发飙》中的场景,终于一去不复返了。
2019年底,在做年度质量规划时,突然一个念头涌上心头,如同捅破一层窗户纸,我突然发现了质量管理成熟度模型的真正意义,也彻底搞明白了困惑我多年的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在前面几家任职的民营企业中,作为一个空降的品质总监,为了一个大家都认可的目标,去推动各个部门实施品质改进时,为什么总是如此吃力?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对于公司的质量管理成熟度没有准确界定,用中医的话来说,就是没有给病人号对脉,就急急忙忙开药方,让病人服用,这种做法如何能否取得成功?
入职三个月后,我参加了公司真艾大学组织的一个100天实战训练营,整个过程极其痛苦,好多次我都想放弃,甚至为此不惜离开艾比森。
于是我专门去找过我的主管,公司的副总裁罗总,提出要退出这个训练营。
经过她的劝说,再加上这本炼成记的梦想,最终让我咬牙坚持了下来,成功毕业。
在训练营的毕业典礼上,罗总到现场迎接我,她的第一句话就是:“老秦,恭喜你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艾比森人。”
听到她的这番话,我几乎落下泪来,这104天,真的太不容易了,付出的东西难以想象。
在训练营的这段时间,我终于发现了自身性格和观念上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我进一步成长,成为限制我突破提升的天花板。
近三十年的职场生涯,让我拥有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同时也给我戴上了一副坚固的枷锁,我把自己塞进了一个牢笼,虽然痛苦不堪,但却无力自拔。
先突破自己的成长瓶颈,再帮助公司突破质量瓶颈,这是我这两年多来的真实写照。
整个过程如同公司阳光格言中所说的:“我深深地扎根在泥土中,等待成熟。我要制定目标,不断超越自己。”
因为进公司时就决定写这本书,所以在这两年中,每次做了一件有价值的事,或者每做一个质量改进项目,我都把它立即记录下来,用于我写这本书的材料,以此来克服我记忆力不足的问题。
按这样一个模式,这本《质量总监炼成记》用了两年时间就写完了,相对于我的第一本书《质量总监成长记》,周期缩短了足足一半。
愿我的这段修炼经历,能帮助中国的质量人突破自身成长困境,能帮助中国企业的领导者真正地理解质量,进而帮助这些企业快速突破质量瓶颈,这是我作为一个中国质量老鸟最大的心愿。
2018年10月国庆节,我和全家正在惠州海边的另一个家度假,海边空气清新,鸟语花香,令人心旷神怡,让我萌生了从深圳搬来惠州定居的想法。
正在这时,我收到一个猎头小姐的电话,说有一家深圳公司招一个品质总监,工作地点在惠州,问我是否有兴趣。
我开玩笑说:“我正想从深圳搬来惠州居住,你的电话就到了,真是天从人愿啦!”
在现场面试环节,几位面试官都问了同一个问题:“你已经49岁了,目前公司的待遇还算不错,家庭经济条件也还行,而且你出过书,在质量界也算是小有名气。这样的年龄,这样的条件,大多数人追求的是安稳,你为什么还想要跳槽呢?”
我坦然回答:“2008年我在艾默生网络能源任供应链质量总监,因为机缘巧合,与克劳士比中国学院的杨钢院长认识。从此以后,我决心追随杨老师,研究零缺陷管理在中国企业中的落地。为此,我以兼职顾问的身份,参与了几个咨询项目,目的就是想看看如何将零缺陷管理的理念在企业中落地。”
“后来,从艾默生网络能源离职后,我又前往北京,以专职顾问的身份加入克劳士比中国学院,帮助企业推行零缺陷管理。”
“在此过程中,我深深地觉得自己零缺陷管理的实践经验不足,于是决心重新回到企业,将零缺陷的理念和方法用来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不断积累经验。”
“带着这种想法,我在深圳的M公司和S公司,花了7年时间,把我学到的零缺陷管理知识用在实践中解决具体问题,积累了一些成功的案例,但也遇到过巨大的困难。“
“2016年,我出版了第一本书《质量总监成长记》,算是对自己研究零缺陷管理八年来的一个总结。
“但我心中一直有一个遗憾,就是没有把零缺陷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在一家公司中全面推行,仅仅在供应链环节做了试验,取得了一些成绩,尤其在上一家企业S公司,第一年做得很成功,但就在我计划在全公司中大干一场时,由于公司内出现变故,我得不到权力人物的支持,事情黄了。
“因此,我希望找一个企业,把我掌握的零缺陷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在公司中全面的推广一次,争取在三年内,帮助它彻底解决质量的困扰,从而再出一本书。”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段话打动了面试官们,反正我被录用了,在近50岁的“高龄“跳槽到艾比森光电,进入我从未接触过的LED显示屏行业,也许就是我的命吧。
作为空降的品质总监,我的第一件事是给部门骨干人员培训过程方法,教他们对过去一年的制程品质异常和客诉问题进行过程定位,从而找出瓶颈过程,做到有的放矢。
基于此,再制定2019年品质改进计划,并立即实施,就这样,我快速切中问题并站稳了脚跟。
我做的第二个大动作,就是组织了一次品质意识研讨会,给公司董事长在内的所有管理层,讲了一堂品质管理课,让大家彻底明白了一家企业品质状况不佳的根本原因,也让每个公司高层管理者,明白了他自己在品质改进过程中应该扮演的角色。
从此以后,我的工作顺风顺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公司领导层非常支持我,包括董事长以及在不同时期主管我们品质部的副总裁,都对我主持的一次做对品质文化变革项目给予了密切关注和大力协助。
通过运用零缺陷质量文化变革的十四个步骤,并辅之以零缺陷过程管理方法,在两年的时间内,我带领团队,将公司的品质损失下降到原来的四分之一,彻底扭转了公司的品质状况,为公司每年节约数千万元质量成本。
两年来,公司中没有一个人,因为客诉问题,来指责我们品质部工作不力,这让我极为感慨,《一位质量总监的发飙》中的场景,终于一去不复返了。
2019年底,在做年度质量规划时,突然一个念头涌上心头,如同捅破一层窗户纸,我突然发现了质量管理成熟度模型的真正意义,也彻底搞明白了困惑我多年的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在前面几家任职的民营企业中,作为一个空降的品质总监,为了一个大家都认可的目标,去推动各个部门实施品质改进时,为什么总是如此吃力?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对于公司的质量管理成熟度没有准确界定,用中医的话来说,就是没有给病人号对脉,就急急忙忙开药方,让病人服用,这种做法如何能否取得成功?
入职三个月后,我参加了公司真艾大学组织的一个100天实战训练营,整个过程极其痛苦,好多次我都想放弃,甚至为此不惜离开艾比森。
于是我专门去找过我的主管,公司的副总裁罗总,提出要退出这个训练营。
经过她的劝说,再加上这本炼成记的梦想,最终让我咬牙坚持了下来,成功毕业。
在训练营的毕业典礼上,罗总到现场迎接我,她的第一句话就是:“老秦,恭喜你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艾比森人。”
听到她的这番话,我几乎落下泪来,这104天,真的太不容易了,付出的东西难以想象。
在训练营的这段时间,我终于发现了自身性格和观念上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我进一步成长,成为限制我突破提升的天花板。
近三十年的职场生涯,让我拥有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同时也给我戴上了一副坚固的枷锁,我把自己塞进了一个牢笼,虽然痛苦不堪,但却无力自拔。
先突破自己的成长瓶颈,再帮助公司突破质量瓶颈,这是我这两年多来的真实写照。
整个过程如同公司阳光格言中所说的:“我深深地扎根在泥土中,等待成熟。我要制定目标,不断超越自己。”
因为进公司时就决定写这本书,所以在这两年中,每次做了一件有价值的事,或者每做一个质量改进项目,我都把它立即记录下来,用于我写这本书的材料,以此来克服我记忆力不足的问题。
按这样一个模式,这本《质量总监炼成记》用了两年时间就写完了,相对于我的第一本书《质量总监成长记》,周期缩短了足足一半。
愿我的这段修炼经历,能帮助中国的质量人突破自身成长困境,能帮助中国企业的领导者真正地理解质量,进而帮助这些企业快速突破质量瓶颈,这是我作为一个中国质量老鸟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