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没有绑定微信,更多功能请点击绑定

曾经无人问津,未来产值超千亿,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是产业链的最后一块金矿吗?

早期新能源车高频应用于出租车、网约车等场景,而动力电池的生命周期是5到8年,从201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快速增量的转折通道算起,到今年年底,首批动力电池将“退居二线”。

在此前的文章中,我们已论述过动力电池的逆袭传奇和行业发展现状。曾经遗憾错失也好,握住风口也罢,而今,动力电池回收驱动力逐渐加强,新的机遇已应运而生。

人满为患的动力电池产业链上,“玩家”们拈弓搭箭、跃跃欲试——谁能率先拥有这“最后一块金矿”,谁就有望成为下一阶段的头号玩家。


01 矛盾

可观潜力与停滞的发展


1.png


根据业内普遍共识,动力电池容量衰减至80%左右即到退役时限,在20%-40%之间可以进行梯次利用,低于40%就只能再生处理。

这些淘汰下来的动力电池虽然不再满足汽车正常行驶要求,但依然可以在其他领域发光发热,令动力电池尽可能发挥所有价值。

有意思的是,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这块“金矿”早在多年前就已被提及,不断有人预言、评估它可观的发展潜力,但一直未形成预期规模,这究竟为何?

#技术门槛高

当前,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主要分为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两种方式。

梯次利用是指通过检测、分类、拆分、修复或重组,使废旧动力电池可以应用于如储能集装箱、低速电动车、通信等要求较低的领域。

2.jpg


再生利用是将电池中的锂、镍、钴、锰等电池金属进行提取回收,通过火法冶金、湿法冶金、生物冶金等多种回收工艺实现资源循环。

但不论是梯次利用还是再生利用,面对的都是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三元锂电池等品类繁多、标准不一、技术结构各异的电池,要想保证电池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技术门槛是第一座大山。

#经济效益低

回收网络尚不完善,生态闭环仍不完整,规模效应难以形成,电池回收利用=高昂的成本=低下的经济效益。

拿普及率最高的湿法回收处理来说,据可考数据,使用这一方法处理一吨磷酸铁锂电池的成本为8540元,而从中提取的再生材料售价仅为8110元,亏损430元。

3.jpg


价值不对等是其中一个缘故。另一方面,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过程中,需要有大量人工来完成拆解等工作,人工成本往往居高不下;人工带来的失误以及由此引发的资源浪费也在提高整体成本。

纵然企业能掌握成熟的回收利用技术,也未必就愿意大量投产,心甘情愿做“赔钱”买卖。

不过,形势变了。


02 加速

电池回收驶上高速路


4.jpg


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被不断强调,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愈发显露出战略意义,另两重原因也在催发其紧迫性。

一来是原材料价格一路飙升,老生常谈的降本增效再一次坐上旧桌,成为电池厂商必须解决的难题所在;二来上游材料短缺、对外依存度高,镍钴短缺问题得不到解决,必然制约动力电池未来发展。

今时不同往日,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利益空间尽显,这一片潜伏已久的蓝海再难被忽视。

#电池折扣系数超增,电池回收利润攀升

锂电池所需的正极金属材料,在过去一年里不断上涨。电池级碳酸锂相比2020年中的4.1万元/吨,如今的均价已涨到57.25万元/吨,再次刷新历史新高。
 

5.png

▲ 图源:上海有色网
 
金属价格飙升,动力电池回收利润也跟着水涨船高。上海有色网数据显示,三元电池回收价格出现倒挂,折扣系数接近140%。

原本不具备拆解价值的磷酸铁锂电池折扣系数也达到了70%,去年回收价格仅有2000元/吨左右,今年已突破4万元/吨。

综合产业发展趋势来看,碳酸锂价格还将持续攀升。中性预期下,2030年动力电池回收产业规模将达1000亿元。

#市场前景明朗,企业争相布局

面对指数级增长的回报率诱惑,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前景已逐渐明朗,曾经横亘在眼前的效益低下问题迎刃而解。

布局动力电池回收领域的新能源车企、资源企业、动力电池厂商也相继涌现。

现阶段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

·动力电池企业通过自有经销销售及服务网络渠道进行回收;

·由行业内的电池生产商及电动汽车生产商或电池租赁公司形成合作关系,共同负责电池的回收;

·交给第三方回收企业进行回收。

这三种回收方式,分别可以以动力电池企业、整车企业和第三方回收企业为代表。
 

6.png



在今年举行的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格林美副总经理谈及电池回收,称其为“如同在开采一座永不枯竭的矿山”。

格林美正是动力电池回收领域的龙头企业,先后与亿纬锂能、孚能科技等上下游企业签署“定向循环利用”战略合作协议:电池厂商将废旧电池及电池废料交给格林美,格林美完成绿色提取和处理后,再将生产出来的三元前驱体或正极材料交给电池厂。
 

7.png



除了格林美、南都电源等专门从事电池回收的企业,电池厂商自然也不肯屈居人后,占据先发优势的他们更希望借此进一步打通产业链。

宁德时代早早收购邦普循环,并于去年年底斥资320亿元投建一体化新能源产业项目,重点发力回收业务;比亚迪也在全球设立40余家动力电池回收网点,着重布局动力电池回收工作。

结语

动力电池和新能源的发展,似乎从一开始就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在各类利好政策补贴下,回收利用产业会不会走上充斥投机者与资本泡沫的发展老路,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但可以明确的是,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技术阻碍正在依次打通,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也在市场表现中达成有机平衡,这座冰山下的“金矿”逐步显露出其潜力和价值所在。

距离预期中千亿产值的2030年还有好一阵子。攀登之路漫长,机遇却转瞬即逝,大浪淘金的未来几年里,谁主沉浮?

THE END

今日海岸线-有奖问答

`电池厂商、车企与第三方回收公司,你更看好哪股势力从中脱颖而出?原因何在?

·你会购买回收利用之后再投至市场的电池产品吗?

·你认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能改善新能源领域资源紧张、价格飞涨的局面吗?

欢迎来评论区留言参与讨论

可对任一问题发表看法

我们将精选优质评论寄出精美gift~

期待看到你的精彩见解!

0 个评论

游客无法查看评论和回复, 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海岸线科技
海岸线科技

让大消费电子产业高质高效协作

推荐文章

文章状态

  • 发布时间: 2022-11-14 10:24
  • 浏览: 718
  • 评论: 0
  •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