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没有绑定微信,更多功能请点击绑定

Cp/Cpk在塑胶件生产过程中的具体运用心得

Cp/Cpk在塑胶件生产过程中的具体运用心得

前言:随着客户要求的提高,很多塑胶产品特别是手机、电子产品的塑胶外壳,都对Cp/Cpk有要求。但Cp/Cpk的计算很麻烦,如果等到测量结束后再把数据输入电脑、计算Cp/Cpk,会耗费很多时间,不能及时反映给生产部门,经常导致重复试模、重复调试,一方面影响效率,同时也会增加生产部门与品质部门、技术部门之间的争执。因此,如何根据测量值快速判定是否符合Cp/Cpk要求?这成为困扰品管部门、技术部门的一个难点。
此文是本人十年的塑胶厂品管工作的一点点心得,主要是关于塑胶件(特别是手机外壳塑胶件)的尺寸的Cp/Cpk管制,供各位同行参考、切磋。欲了解详情者,可以和本人联系:CARL-MO@126.COM

Cp/Cpk要求:
在零件承认和模具验收时,重要尺寸需满足Cp≥2.0且Cpk≥1.5,这意味着:当制程参数不变时,产品重要尺寸超标的几率≤3.4PPM(3.4/1,000,000)。

当Cp不达标时,表明产品尺寸不稳定,可能原因如下:
    [] 工艺参数被调整过(特别在试模时、刚开机时经常发生)[/][] 设备不稳定(刚开机、设备故障)[/][] 生产过程中加错原料、混料[/][] 人工修剪/滚边(不同员工的手法不同导致差异,同一个员工也不能保证每次都做到一模一样)[/][] 测量误差(如:仪器问题、测量/读数方法不当、记录错误、测量基准不好找)[/][] 模具问题(有时候斜销、滑块会有不到位的情形)[/]
应分析现场的实际情况,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

当Cp达标而Cpk不达标时,表明产品尺寸稳定,但整体偏大或偏小,可能原因有:
    [] 未及时根据尺寸测量结果调整工艺参数,或测量不及时[/][] 工艺参数不合理(如:为了要克服缺料/缩水/合线问题,而增加射出压力和速度;或者为了克服飞边/外凸问题,而降低射出压力和速度)[/][] 注塑设备选择不合理(射出机吨位大小及螺杆尺寸对尺寸有较大影响)[/][] 人工修剪未找准位置(如:把料头误以为是产品的一部分而未剪掉,或者把产品的一部分误以为是料头而剪掉)[/][] 原料问题(ABS、PC、PC+ABS不同原料有不同的缩水率,同一副模具用不同原料生产就会有不同的尺寸)[/][] 测量误差(如:仪器问题、测量/读数方法不当、测量基准不好找,等)[/][] 模具问题(如:未达到理论尺寸、水路不合理、排气问题等)[/]
应分析现场的实际情况,逐一排除产生问题的原因,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

如何根据少数几个测量值快速判定Cp/Cpk是否达标?以下经验值可供参考:
假设某尺寸规格为A±b,则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Cp/Cpk基本上可以达标:
(1) 每一个测量值在A±(b/2)内,且(最大值-最小值)≤(b/3);
(2) 每一个测量值在A±(b/3)内,且(最大值-最小值)≤(b/2)。
以上是经验值,仅供参考。

当Cp/Cpk不达标时,按以下原则和步骤进行处理:
    [] 首先是检讨人为因素,包括:工艺参数,尽量通过供参数来控制好产品;剪修方法是否恰当;测量基准是否正确,测量方法/读数/记录是否正确;加料是否出错[/][] 检讨设备是否恰当[/][] 检查模具尺寸是否符合设计理论值、水路/排气是否合理,如果有问题,原则上应该要求开模厂商修模,但修模可能有较大难度或时间上不允许时,需会同RD/MQE等部门商讨其他可能的处理方法[/][] 与品管、技术等相关部门人员检讨变更规格的可能性。变更规格需符合以下条件:[/]
4.1 外观没有问题
4.2 组装/功能测试没问题,且最好是RQT测试通过
4.3 成型科承诺可以稳定生产
4.4 修模/改模不可能或很难,或者改尺寸影响甚微无需改模,或者从经济上考虑修模/改模耗费的成本较高但收效未必理想需同时符合上述四个条件,方可提出变更规格,并经技术部门同意后发放新的图纸。

0 个评论

游客无法查看评论和回复, 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modebin
modebin

自动售货,看起来挺美,做起来挺累。搅局者强势出现,整个行业浮躁、迷茫中,需沉得住气!

推荐文章

文章状态

  • 发布时间: 2008-07-25 11:10
  • 浏览: 5160
  • 评论: 0
  •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