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寻道
天气: 晴朗心情: 高兴茅山寻道
车行数十里,突兀起一山,山顶有观,观以山为名,名曰茅山道院,山得此道观从而天下名闻。
泊车于山脚,道观红色院墙犹垂头顶,院墙下即是陡峭山崖,似刀劈斧砍而成,山不高,只三、四百米,却几为柱形,道观在其上犹插云中。山上半落青岩半插竹,浓情处蓊蓊郁郁煞是宜人,其间又植各色林木,杂色点缀之下别有一翻景致。山道极为险峻难行,尝听人说有“百折千弯”,远远看去,果真明灭可见数不尽的“之”字形石阶盘山扶摇而上。求道之难可见一斑。
还在车里时,一车的人已是坐立不住了,待到下车后,个个雀跃,往山道直奔。满怀兴致之下,我们一行五人脱离了大队,钻入旁边丛林,拾级攀岩而上。初时还较平缓,越往上走坡度越大,路也愈发难行,加之岩石上荆棘密布,没行多远就个个遍体鳞伤举步为艰了。汤懒散的躺在一块光滑的石头上,周弓了腰两手按膝,抬头看着上面大口喘气,荀忙着折一根树条在草间寻觅,相传秦始皇东巡会稽,刻石颂德而还,登句曲山北陲,还埋有白璧一双,或许他就是在找这个吧。只有我和杨还在披荆斩棘向上攀登。又行了一阵,回头看下面,他们还在那儿休息,唤他们快点他们耷拉个脑袋直摇手。古人极乎登山之乐,可看他们却都是一脸苦涩,杨和我相视一笑,继续梯纵而行。
又爬数步后,前面拨开层层灌木,却又回到了石阶上。让我惊讶的是石阶两旁竟然排满了各式各样的乞丐,尽情的发挥着各自的才艺,伸手向游人讨钱。乞丐之多真可谓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尝说茅山上有数不尽的石阶,却没曾想到还有数不尽的乞丐。(不管你是出于何目的来的,茅山乞丐都是一个避之不去的沉重话题)
山顶有一开阔地,正对着道观大门,也就是被誉为“天下第一福地”的九宵万福宫所在。道观左侧缘着山石刻有一个省目的“道”字,旁边更有数行小字,乃是《道德经》开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仿佛是在告诉世人:道在此山中,德在人心间。微言大意莫探其旨。
茅山以道而显,早在先秦时,就有燕人郭四朝修炼于玉晨观。西汉年间,陕西咸阳人茅固、茅衷、茅盈在句曲山下,修道行善,传说后来在此飞升,仙及鸡犬,句曲山由此而改名为茅山。后来又有东晋葛洪在此著《抱朴子》。一时间,茅山声名雀起,敬香朝拜者纷至沓来。就在这众多虔诚的朝拜者中,有一个年轻人披荆斩棘挥汗如雨的登上了山,放眼四望,吴钩披星月,楚云跨江水,好一个胜景所在,更兼江左名城历历在目,天下文章尽收眼前。于是,他决定从此住下来,在茅山上采药炼丹、行医济世,并且开始整理原有的上清派教义、教理,奉三茅为祖师,吸收儒、释思想,终使上清派开创一代之风气。他就是收梁武帝长子昭明太子为徒、拒不出山做官,被世人称作“山中宰相”、医学圣典《肘后千金方》的作者——陶弘景——茅山史上及道教史上一个丰碑级人物。
唐宋时期,唐代李氏王朝以老子李耳后裔自居,奉道教为国教。因茅山道士王知远佐唐有功,使得茅山道教倍加敬崇。茅山道场几乎成了为国修斋廷醮的唐室家庙。唐玄宗更是唐代与茅山教交往最频繁的帝王,他还亲制道曲。只是不知今天的茅山道乐中有没有唐代宫廷音乐的遗风了。
茅山道院几经战火,宫舍毁坏殆尽,在深厚文化的地基上又几度重建。但有两个地方却从未遭到过破坏,一个是茅氏三兄弟飞升所坐的石头,曾被皮日休叹为“坛上古松疑度世,林间幽鸟恐成仙”的地方。另一个就奇了,尽管是房舍连成一片,历经数次大火,旁边的都已烧尽,唯独这间如有“避火罩”保护,长久存活与世。据说是受到了门梁上那道符的庇佑,到了近前一看,图案是一个花瓶中插着三支箭,一行人琢磨了半天,却谁也说不出其中有何玄机。问了一个正巧过路的道士,道士摇说不知。
“山静峰秀凝神气,林幽泉清知道源。” 山下有泉,也许是沾了仙气,颇有些灵性,站在泉边拍手,泉眼中就冒出汩汩的气泡,仿佛是欣喜的迎接到来的游客,所以此泉名曰喜客泉。山中更有大大小小二十余洞,被号为“天下第八洞天”的华阳洞就处在茅山北麓。茅山到处都有奇景,连“天下老子第一”的世界上最大的老子青铜坐像也颇为奇特,铜像铸成后,在老子轻捻胡须的手指下,竟出现了一个酷似指环的巨大蜂窝;还有盘山公路上竟然有一段爬山踩刹车下山踩油门的怪异引力场;在317级的新四军英雄纪念碑前放鞭炮,竟然传来“滴答”的冲锋号声…
下山路上,杨蹦蹦跳跳的摆弄着一个金龟子和从山上买回来的两道符,周则一直紧握着那几张门票不放,不知道其他友人寻到什么宝贝没有,但我却是两手空空,突然想起陶弘景的那首诗“山中何所有,岭上多浮云。只可自怡乐,不堪持寄君”。
车行数十里,突兀起一山,山顶有观,观以山为名,名曰茅山道院,山得此道观从而天下名闻。
泊车于山脚,道观红色院墙犹垂头顶,院墙下即是陡峭山崖,似刀劈斧砍而成,山不高,只三、四百米,却几为柱形,道观在其上犹插云中。山上半落青岩半插竹,浓情处蓊蓊郁郁煞是宜人,其间又植各色林木,杂色点缀之下别有一翻景致。山道极为险峻难行,尝听人说有“百折千弯”,远远看去,果真明灭可见数不尽的“之”字形石阶盘山扶摇而上。求道之难可见一斑。
还在车里时,一车的人已是坐立不住了,待到下车后,个个雀跃,往山道直奔。满怀兴致之下,我们一行五人脱离了大队,钻入旁边丛林,拾级攀岩而上。初时还较平缓,越往上走坡度越大,路也愈发难行,加之岩石上荆棘密布,没行多远就个个遍体鳞伤举步为艰了。汤懒散的躺在一块光滑的石头上,周弓了腰两手按膝,抬头看着上面大口喘气,荀忙着折一根树条在草间寻觅,相传秦始皇东巡会稽,刻石颂德而还,登句曲山北陲,还埋有白璧一双,或许他就是在找这个吧。只有我和杨还在披荆斩棘向上攀登。又行了一阵,回头看下面,他们还在那儿休息,唤他们快点他们耷拉个脑袋直摇手。古人极乎登山之乐,可看他们却都是一脸苦涩,杨和我相视一笑,继续梯纵而行。
又爬数步后,前面拨开层层灌木,却又回到了石阶上。让我惊讶的是石阶两旁竟然排满了各式各样的乞丐,尽情的发挥着各自的才艺,伸手向游人讨钱。乞丐之多真可谓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尝说茅山上有数不尽的石阶,却没曾想到还有数不尽的乞丐。(不管你是出于何目的来的,茅山乞丐都是一个避之不去的沉重话题)
山顶有一开阔地,正对着道观大门,也就是被誉为“天下第一福地”的九宵万福宫所在。道观左侧缘着山石刻有一个省目的“道”字,旁边更有数行小字,乃是《道德经》开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仿佛是在告诉世人:道在此山中,德在人心间。微言大意莫探其旨。
茅山以道而显,早在先秦时,就有燕人郭四朝修炼于玉晨观。西汉年间,陕西咸阳人茅固、茅衷、茅盈在句曲山下,修道行善,传说后来在此飞升,仙及鸡犬,句曲山由此而改名为茅山。后来又有东晋葛洪在此著《抱朴子》。一时间,茅山声名雀起,敬香朝拜者纷至沓来。就在这众多虔诚的朝拜者中,有一个年轻人披荆斩棘挥汗如雨的登上了山,放眼四望,吴钩披星月,楚云跨江水,好一个胜景所在,更兼江左名城历历在目,天下文章尽收眼前。于是,他决定从此住下来,在茅山上采药炼丹、行医济世,并且开始整理原有的上清派教义、教理,奉三茅为祖师,吸收儒、释思想,终使上清派开创一代之风气。他就是收梁武帝长子昭明太子为徒、拒不出山做官,被世人称作“山中宰相”、医学圣典《肘后千金方》的作者——陶弘景——茅山史上及道教史上一个丰碑级人物。
唐宋时期,唐代李氏王朝以老子李耳后裔自居,奉道教为国教。因茅山道士王知远佐唐有功,使得茅山道教倍加敬崇。茅山道场几乎成了为国修斋廷醮的唐室家庙。唐玄宗更是唐代与茅山教交往最频繁的帝王,他还亲制道曲。只是不知今天的茅山道乐中有没有唐代宫廷音乐的遗风了。
茅山道院几经战火,宫舍毁坏殆尽,在深厚文化的地基上又几度重建。但有两个地方却从未遭到过破坏,一个是茅氏三兄弟飞升所坐的石头,曾被皮日休叹为“坛上古松疑度世,林间幽鸟恐成仙”的地方。另一个就奇了,尽管是房舍连成一片,历经数次大火,旁边的都已烧尽,唯独这间如有“避火罩”保护,长久存活与世。据说是受到了门梁上那道符的庇佑,到了近前一看,图案是一个花瓶中插着三支箭,一行人琢磨了半天,却谁也说不出其中有何玄机。问了一个正巧过路的道士,道士摇说不知。
“山静峰秀凝神气,林幽泉清知道源。” 山下有泉,也许是沾了仙气,颇有些灵性,站在泉边拍手,泉眼中就冒出汩汩的气泡,仿佛是欣喜的迎接到来的游客,所以此泉名曰喜客泉。山中更有大大小小二十余洞,被号为“天下第八洞天”的华阳洞就处在茅山北麓。茅山到处都有奇景,连“天下老子第一”的世界上最大的老子青铜坐像也颇为奇特,铜像铸成后,在老子轻捻胡须的手指下,竟出现了一个酷似指环的巨大蜂窝;还有盘山公路上竟然有一段爬山踩刹车下山踩油门的怪异引力场;在317级的新四军英雄纪念碑前放鞭炮,竟然传来“滴答”的冲锋号声…
下山路上,杨蹦蹦跳跳的摆弄着一个金龟子和从山上买回来的两道符,周则一直紧握着那几张门票不放,不知道其他友人寻到什么宝贝没有,但我却是两手空空,突然想起陶弘景的那首诗“山中何所有,岭上多浮云。只可自怡乐,不堪持寄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