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面对改革阵痛
如何面对改革阵痛
不管是一个国家的政治改革,还是一个企业的改革,有阵痛期是必然的。改革阵痛的原因通常不外乎以下三种:管理体制改革、人事变动、对新运作规则的不熟。
任何变革都可能会犯错,关键是有没有周密的论证和跟踪机制,犯了错能及时纠正不至于恶化,很多公司敢不经过严密论证就推行方案,乃是因为这些企业有一套快速高效的纠错机制,方案有七八分成熟就敢于实施,一旦有偏差,马上就修改纠正。
因此,天才的职业经理人也无法消除改革阵痛,职业经理人唯一要做的事是:如何让改革阵痛影响最小。有两个方法:一是方案实施前,论证要周密,要搜集现场的信息数据,听各个角度质疑;任何方案都是有缺陷的,所以第二是每个方案都要有一套信息反馈跟踪机制,方案实施下去,每天、每周或每月都要有定期的报表或报告上来,而且自己要经常去查看细节,一旦发现偏差,及时分析,快速纠正。有了这两个方法,变革的成功率会大很多,阵痛影响会降到最低程度。
经理人还要有预知阵痛期的能力,预计阵痛期何时到来,中小企业阵痛期通常在半年左右到来(不是绝对化),阵痛期一到,品质问题增多、成本增加、效率降低,特别是成本会增高。因此,在刚开始改革时,如果出现品质变好、效率提升、成本降低,也别太高兴,要准备好棉衣,变革如果大量炒老员工会导致管理断层,不炒老员工又会造成成本增高,因此,在改革初期效益好时,要储存过冬的粮草,保证稳定的现金流,一旦出现阵痛期时不要惊慌,继续培训员工,一般的阵痛期也就两三个月左右。在阵痛期到来前,职业经理人在储备粮草的同时,要经常和老板沟通,讲一些政治或企业变革阵痛期的故事,让他有思想准备,别认为“不流血的革命”完成了,老板有了心理准备,阵痛期来临后也不会那么心理失衡了。
而且,在阵痛期是少数保守员工反攻的最佳时机,职业经理人这时更要多和老板沟通,把那些保守分子可能会说的话也事先和老板提个醒,让老板觉得职业经理人心里早就有数,一切都在经理人的运筹帏握当中,老板心里也就踏实了,因为老板不太懂管理,也不太懂什么阵痛期,他心里没底,以为是改革造成的混乱,担心企业从此一厥不振,而经理人事先的提醒,给老板吃了一颗定心丸。
在阵痛期,老板也千万不能对总经理产生不信任感,患难之中,如果经理人一如既往,不计较个人毁誉得失,将阵痛期的影响降到最小,而不是有困难就逃,这种经理人是可靠的,老板更是要和经理人心贴心多鼓励多安慰,相信冬天来了,春天也就不远了。千万不能表现出对总经理的不信任感或成见指责,否则,一旦让少数保守份子知道了,会利用起来大做文章,总经理更是万事难行,搞得雪上加霜,而且造成人心不稳,对企业百弊而无一利。
为什么会出现阵痛期?很多老板引进经理人是希望经理人提升业绩的,而一个中小企业业绩不佳,往往是企业的结构存在问题,如果不把结构改造好,即使一时业绩好了,也是靠强力的市场推动和大量的资源投入造成,而不是真正的身体强壮了。只有打造了一个结实的结构,建立了一个体系,把一个作坊变成一个符合工业化生产基本特征的“企业”,依靠这个体系,业绩才能持续稳定的上升。
大量的中小企业从小到大都是订单一多就招人,买机器,成立新部门,“忙”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唯一动力,每个行为都是缓冲订单与生产之间的矛盾,缓冲“忙”的现状,都是为了把钱挣回来,从头到尾就没有根据一个现代企业运作所必须的原则进行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的设计,企业就像搭积木,每个人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的搭积木,只要这堆积木能支撑一天,老板就难痛下决心进行整体设计和变革,他所能想的只是修补与完善。于是作坊式企业这堆积木就在每一个参与者的行为中越堆越高,越高就越要小心翼翼的堆,它没有经过设计的身躯就在这种不知不觉的增高增大中,摇摇欲坠。
而一个内行的经理人,他不会继续堆积木,他要重新进行组织再造,重新进行流程设计,在打破这堆积木,将这堆积木重新建造一个框架结构的过程中,大家还不适应新结构的路径,这个时候混乱就出现了,原来的积木虽然摇摇欲坠,但短时间还是稳定没有倒塌。虽然是山间小路很挤,大家还知道如何走,而现在整个全打乱了,虽然有大路,但四通八达交叉有红绿灯的大马路,大家却不懂得这些规则不知道该如何走了。这就是阵痛期的原因,而经过几个月培训熟悉后,人员流失新招进的人员熟悉后,大家发现新的大马路确实更好走,于是效率又慢慢上去了。
但是很多老板改革是唯业绩论的,他认为经理人一来,招到一帮人,业绩就会自动上去,结果阵痛期让老板对经理人很不满,一味的指责训斥搞得双方很不愉快,最后阵痛期过了,效益也逐步往上走了,但心中的隔阂却无法消除了,于是分手说再见,老板又再重招一个总经理,结果新的总经理又有另外一套思路,不在前任的基础上提高,又全盘打破前任的做法,企业哪里经得起这样的折腾,于是一个本有希望改革成功的企业在几次改革中,慢慢亏损倒闭了,最后大家总结出一句名言:“不改革等死,改革是找死!”
------李岩 201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