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做减法法则
最近发生的几个事情,有点触动,想写写质量宜做减法,不宜做加法的想法。即公司的质量管理,特别是产品层面的质量水平控制,为达到最佳的性价比,宜先紧后松,而不宜先松后紧。这个道理容易理解,可实际操作不小心就容易违背这个原则,造成不好收拾的残局
中国的企业,喜欢打价格战,现在多数行业(当然除了垄断性行业或有背景的房地产行业)的利润水平都很薄,项目成本核算与降成本方案变成经营层最关心的课题(利润=售价-成本),毕竟,要获得一定的利润,在产品同质化严重,没有自己强大品牌的情况下,靠提高售价是不现实的,唯一一条途径便是降成本了。在这种大环境下,要做到要保证一定的质量水平,又要尽可能地降低成本,不是很容易控制与平衡的事情。比如,一款手机项目,客户(市场)只能接受28美金的售价,不用负责售后,在成本核算时,要选用规模大点的,能力强些的供应商,质量风险小的器件,成本就达到27美金了(毛利=28-27=1USD);而选用规模小,能力较弱,质量风险较高的供应商及器件,成本只有24美金(毛利=28-24=4USD)。若订单量100K,第一个方案就的毛利只有10万美金,而第二种方案,有40万美金。若你是老板,选何方案?我想绝大多数决策者,会选后者。质量是慢性的,长期的,综合的,不好直观感受的;而成本或利润是直接的、短期的,直观的,容易实实在在感受到的,这两者的PK,后者占优势。而第一种方案,若质量做好的话,企业可以稳定的,长期地赚多个10万的利润;而后者,极有可能第一个订单的质量就过不了,把口碑做坏了,客户不再愿意合作,企业仅获得了唯一的一个40万的利润,后在这个行业的业绩每况日下。
说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假设在充分竞争的环境下,供应商控制成本已经到了一分钱一分货的境地了,即你要要点的物料,其价格就会高些。如一款手机,客户的订单已接下来,单价已定,共有10万台需求。在投模时,A模厂有实力,但单价比B模厂高出0.2USD。A、B模厂都没合作过,但都现场审核过,A、B两家都承诺能做得出来,都签了质保协议。但A保质保进度做出来的能力较高,B家能力一般,保质保进度的能力较低,按期交货的风险较高。最后决策时,质量风险只是被提了一下,老板还是决定选B(一下多出2万USD的利润,不容易呀)。最后项目进入到量产阶段时,B的能力不足就暴露了,首先模具进度延后,影响到项目打样试产进度,在量产时,外观问题多,基本每批都是挑选使用,加上供应商认为质量要求太严了,损耗太大,供应商说当初报价时利润空间就低,现在还要天天派人去挑选,还有百分之十几的不良要报纸,项目根本就不能赚钱了,于是配合的意愿越来越低,交期与质量越来越没保障。最后,为了当初的这个0.2美元的差价,需要在A重新开模,同时项目严重延期,把这个客户做毛了,差点取消了订单,现也没有下次合作的机会。
这个话题,这样描述,可能说得有点不太清楚。做质量的人,可能会说,我们的决策要从经营总成本考虑,不能只考虑显性成本。成本核算要包含质量成本。。。。。。这些,理论上都是应该如此的。可现实中,情况会比这个描述复杂得多。对于还未发生的事情,有多少人愿意去摊在成本里的;对于眼前的利润,又有多少人愿意轻易放弃呢 。在这种情况下,人的赌性就会出来。这也就是,质量管理中,人人都知道预防最重要,但投入到预防的资源是最少的原因一样。
多数决策者,都有赌性,在实际操作中,都无意识地偏向于眼前看到的利润,而忽略了将来更大的风险。在质量上,就表现为“先这样吧,不合适的话,再找好点的来替代”,“为什么选这么贵的物料呀,这么贵的供应商呀,钱都让供应商赚走了,我们还吃什么”。而理性的,在没有完全把握客户的质量标准要求、没有供应商的能力的情况下,先把质量做好点,然后在合作的过程中,再结合进一步的信息,作COST DOWN的动作,提供最高性价比的产品给客户,让客户的利益最大化,才能确保自己的利润最大化、长期化。
中国的企业,喜欢打价格战,现在多数行业(当然除了垄断性行业或有背景的房地产行业)的利润水平都很薄,项目成本核算与降成本方案变成经营层最关心的课题(利润=售价-成本),毕竟,要获得一定的利润,在产品同质化严重,没有自己强大品牌的情况下,靠提高售价是不现实的,唯一一条途径便是降成本了。在这种大环境下,要做到要保证一定的质量水平,又要尽可能地降低成本,不是很容易控制与平衡的事情。比如,一款手机项目,客户(市场)只能接受28美金的售价,不用负责售后,在成本核算时,要选用规模大点的,能力强些的供应商,质量风险小的器件,成本就达到27美金了(毛利=28-27=1USD);而选用规模小,能力较弱,质量风险较高的供应商及器件,成本只有24美金(毛利=28-24=4USD)。若订单量100K,第一个方案就的毛利只有10万美金,而第二种方案,有40万美金。若你是老板,选何方案?我想绝大多数决策者,会选后者。质量是慢性的,长期的,综合的,不好直观感受的;而成本或利润是直接的、短期的,直观的,容易实实在在感受到的,这两者的PK,后者占优势。而第一种方案,若质量做好的话,企业可以稳定的,长期地赚多个10万的利润;而后者,极有可能第一个订单的质量就过不了,把口碑做坏了,客户不再愿意合作,企业仅获得了唯一的一个40万的利润,后在这个行业的业绩每况日下。
说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假设在充分竞争的环境下,供应商控制成本已经到了一分钱一分货的境地了,即你要要点的物料,其价格就会高些。如一款手机,客户的订单已接下来,单价已定,共有10万台需求。在投模时,A模厂有实力,但单价比B模厂高出0.2USD。A、B模厂都没合作过,但都现场审核过,A、B两家都承诺能做得出来,都签了质保协议。但A保质保进度做出来的能力较高,B家能力一般,保质保进度的能力较低,按期交货的风险较高。最后决策时,质量风险只是被提了一下,老板还是决定选B(一下多出2万USD的利润,不容易呀)。最后项目进入到量产阶段时,B的能力不足就暴露了,首先模具进度延后,影响到项目打样试产进度,在量产时,外观问题多,基本每批都是挑选使用,加上供应商认为质量要求太严了,损耗太大,供应商说当初报价时利润空间就低,现在还要天天派人去挑选,还有百分之十几的不良要报纸,项目根本就不能赚钱了,于是配合的意愿越来越低,交期与质量越来越没保障。最后,为了当初的这个0.2美元的差价,需要在A重新开模,同时项目严重延期,把这个客户做毛了,差点取消了订单,现也没有下次合作的机会。
这个话题,这样描述,可能说得有点不太清楚。做质量的人,可能会说,我们的决策要从经营总成本考虑,不能只考虑显性成本。成本核算要包含质量成本。。。。。。这些,理论上都是应该如此的。可现实中,情况会比这个描述复杂得多。对于还未发生的事情,有多少人愿意去摊在成本里的;对于眼前的利润,又有多少人愿意轻易放弃呢 。在这种情况下,人的赌性就会出来。这也就是,质量管理中,人人都知道预防最重要,但投入到预防的资源是最少的原因一样。
多数决策者,都有赌性,在实际操作中,都无意识地偏向于眼前看到的利润,而忽略了将来更大的风险。在质量上,就表现为“先这样吧,不合适的话,再找好点的来替代”,“为什么选这么贵的物料呀,这么贵的供应商呀,钱都让供应商赚走了,我们还吃什么”。而理性的,在没有完全把握客户的质量标准要求、没有供应商的能力的情况下,先把质量做好点,然后在合作的过程中,再结合进一步的信息,作COST DOWN的动作,提供最高性价比的产品给客户,让客户的利益最大化,才能确保自己的利润最大化、长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