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体系,该如何懂你?
我不是一个纯粹的体系工作者,但服务过的企业老板念我最多的是:理念好、流程梳理能力强、思路清晰策划能力好!
2005年上司看得起,让我这个才一年工作经验的娃娃参与到ISO/TS16949汽车业的体系推行和导入当中来,那是第一次正式接触质量体系,而我在推行工作中主要负责五大工具的应用;还是因为老大器重,将客诉处理、质量异常处理等放手给我主导、SIP、SOP、CP及BOSCH所要求的ISIR让我参与其中。这时候的我对ISO/TS16949的条款还不熟悉,可实际在日常工作和事务中已经与其零距离接触,这给我打下了扎实的基础。2006年心高气盛的我,由于工资原因、发展平台原因毅然离职,在人才市场兜兜转转,有幸被江苏丹阳一家做汽车雨刮器的汽配厂相中,在该企业从QE到QMS推行办,我第一次完整的去阅读ISO/TS16949的条款,第一次去背诵条款,第一次全面去接触ISO/TS16949,由于有之前的基础结合自己本身的悟性,对于体系的认知有了一个提升,虽然这家企业最终以做假通过知名第三方的认证,但是在这期间由于工作原因以及结识6SQ原因,让我加深了对ISO/TS16949的认知。2007年离开该企业,休整一个多月后到XXXXX株式会社任职QS体系工程师兼职SQE,尔后被挖到民企,由带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工程师慢慢向管理靠拢……
八年多的工作经历,服务过台资、港资、外资、国企、民企等不同性质的企业,在工作的经历中有被骗过、被打击过、被处罚过,甚至上班半天就逃跑过的负面经历,也有被器重、被赞赏、被升职、被信任、被委以重任的正面经历,但无论是服务过的那家企业都是主动离职,走的时候问心无愧,当然XX是唯一一家让我感情万千的企业。
用了这么多字描述过往,现在言归正卷。不久前XX在广东省外开了分厂,研发课负责人一职悬而未定,一些因素让大家想起了我,而巧合的是我在XX服务时的部门长官(比我先离开)X协理是分厂的技术顾问,因此我一度成为他们认为的第一人选,曾经的同事,现工程部的负责人,XX电话给我让我回去,并说我的为人、能力是绝对OK的,在电话里他跟我抱怨说:现在打个样都麻烦的要死,先要评估,有结论后要申请资源,等这些过程走下来可能都浪费了几天时间。我就势反问:为什么不可以在评估的同时,将资源申请的相关手续提前准备好,一旦制造可行性评估OK,那么资源申请手续也就同步签核好了呀。XX恍然大悟:是呀……。这样的现象太普遍了,我们一直在抱怨体系扯了工作的进度,但一根筋钻胡筒钻到撞南墙;当然不需要任何资源申请手续很方便,但是资源利用没有记录,当他人需要调用资源时会不会出现撞车现象?会不会因此而导致纠纷和扯皮?当试样样件在间隔一段时间后才发现异常时,当试样人员在异常出现时已不在岗了,那如何源溯?
一分公司正好要导入推行ISO9001:2008,我由于休产假原因没有及时的确认分公司的QM、组织架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集团总经理在收到以上草拟文件时,指示等Alex回来后再召开评审会议,上班的第一天,办公桌上就堆着这一系列的文件,拿起质量手册快速的阅读一遍,发现找不到组织架构和产品制造流程,我以为没有放到QM里面,因此将所有文件都翻了一遍,仍不见踪影!当时心里就对体系工程师及分厂相关的人员工作马虎就有点愤火;再次拿起QM仔细阅读,看到5.6管评时,我放下了QM,因为前面的章页里我做满了标记,质量手册的编制及核准两处出现矛盾,一处编制为品质部,一处为管代,核准一处为管代,一处为总经理;质量方针则跟集团总部一致,可分厂并没有设计职能,但方针里体现了;质量目标仅制订了公司总目标共6项,后来体师工程师回复我:目标分解有必要吗?最高管理者承诺的内容居然有约40%是管代在ISO9001的标准原文,而管代的职责里居然少了持续改进;职能分配表里每一项至少都有三个部门主导,而主导符号填满框的情况也不少;管评的描述里少了三方审核的跟踪……。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将分厂体系工程师电召过来,要求其提供产品制造加工流程,得到的回复是:没有做!我问他没有流程你的QM和QP如何“编”出来的?再问其组织架构,还好能提供,我没让他离开,电话给分厂要求他们打印出来立即帮我送过来,看了组织架构我有踹人的冲动,架构里集团主席下来就是运营经理了,而总经理的位置跟助理一般无二在旁边,甚至采购和人事也成立专门部门(有意见的原因是因为分厂和我们总部在同一个院子里,而开平地理相对较偏,采购资源和人事职能完全可以利用集团的采购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而在工程部下面还设有专案组(子公司共63人,9台注塑机,品管部现在含兼职主管在内共4人,而工程部含主管在内共3人),整个架构到最后满编需122人(不含主席、董事总经理),我欲哭无泪,下午召来了分公司体系推行的相关人员及兼职DCC在会议室进行了一次临时的ISO9001基础知识培训……
再说说昨天的事,会计主管先是电话给我询问,起重机的检定合格证和证书在哪问我知不知道,我回复在人事部,会计主管说:人事部反馈没见过,也找不到!我很诧异,因为在印象里2011年年底搞安全生产我主导整合文件时,有见过!挂电话后会计主管来找我,希望我能跟他一起去人事部找找,我应邀陪同前往,应该没找三分钟,眼尖的我就在文件框里看到了标识为《2010起重机检定报告》的文件夹,抽出来一看果然全部都在!我问会计部主管:听你说找了两三次了,这么显眼为什么没看到!Z主管说:这是您陪同过来,我们才能找这个文件框,之前人事部说这个框里只有人事资料,不会有其它资料,没他们允许我们也不敢找!我叹口气说:你把资料取走,以后就保存在你那吧,另外到文控那登记下……。想想看有多少企业情况一致,文件到要用时找不到……
我抽屉里还有份报销单没报,其费用的产生原因估计大家都会说我不会用人,我不多做解释,先说事吧。6月22日晚上21:45我坐上了回家的列车,原因是老婆的预产期是6月29日,而6月23日是端午节,我看老婆也快生了,提前回去陪家人过个端午节,并等待BB的降临;6月27日接到子公司小塑厂业务经理的电话,她问我:你老婆生了没,洋水破了没。我说没!她说:今天XXX客户来审厂,找这个文件不见,问那个问题回答不上,您能不能赶回来,因为明天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新客户要来审厂,您在的话我们要有把握得多。我犹豫了,没多久BB响起,总经理问我老婆现在情况怎么样,能不能起回公司帮下忙。我说尽量吧。跟家里人商量了一下,虽然家人不是很乐意,但还是同意了我赶回去。急急忙忙买了高铁票赶了回来,整个审核过程客户基本是围绕ISO9001要求和VDA6.3要求进行,其实在晚上的晚宴上,客户一高兴也道出了要点:虽然明知道是做假,明知道是假文件、假记录但还是得走过程!6月29日再急急忙忙买高铁票赶回去,在车上老婆已经生了!
都是小故事,但反应的是体系在中国的普遍现象,企业因为生存环境和生存方式对质量工作及体系工作重视度不够;而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者由于没有好的平台也无法真正去了解,同时迫于生活的压力,在实际不专业和不太懂的情况下,以此为生计,所以质量工作和体系工作就变了味!
想想为什么要推行质量管理体系?为什么质量管理体系成为业务和接单的基本门槛?质量管理体系以什么为基础?质量管理体系为什么适用这么多行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推行要根据什么?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该如何制订?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如何与企业战略和发展相呼应,如何调整?体系三性如何评价?体系证书的含金量?质量工作和质量体系工作的要求和任职要求到底有那些?一系列的问题。没有认知质量管理体系,不了解体系的作用功能,不清楚认证体系的目的,只是因为被客户要求,只是因为拿了证从面子上提高了竞争优势,而第三方谓之“权威第三方”,但为了生存,和国内企业的普遍现象,也从善入流导致体系成为鸡肋。开发供应商要评估的是供应商“是否能长期稳定的提供符合要求的产品”,我不禁想问:从未合作,如何去确定供方是否有此能力?若先磨合,会不会导致开发成本过高?会不会因供应链造成交期问题?
质量管理体系,当你在万众瞩目中进入中国时,有多少人懂你?当你在中国的追捧队伍越来越多时,有多少人知你?当你一边被质疑一边大家引进时,多少人认真对待你?当你成为一张名片的作用时,谁会真正的用你?在中国太少有人可以跟你交流,太少有人了解你的喜、怒、哀、乐,太少有人知道你的内涵,太少人真正对待你。你能让全世界的市场接受你,让你成为入市门槛,可你不了解中国;你能让全世界企业为你疯狂,可在中国你只能让大部分中国企业被逼接受,然后束之高阁;你能让世界企业按你的要求经营,在中国你成了约束企业发展的挡路虎……。
很多供应商告诉我,他们通过了ISO9001认证,可对于证书的含金量,我不懈一顾;去到现场我更愿意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去跟员工交流,我更愿意去关注设备的功能、性能和维护保养;我更乐意通过交流去了解供应商的实际组织架构和职能;我更热忱于去钻研供方实际工艺过程和控制。我知道文件里都有了,我更知道那只是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