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2012-11-25 6SQ峰会上海站
第一次参加聚会,错过了2011年的山海站聚会(听说10周年,很多论坛资深的骨灰都来了),深感遗憾。
先说不足之处,两点:1.会议开始时间推迟了,而且没有按照计划在开始阶段让大家自我介绍。2.时间安排失误,科勒亚太总监关锋的题目没有讲完,后半部分一带而过。后来和其他朋友交流,一致认为关总的话题非常有意义,可惜没有听完整 再说好处,150元的付出,收获了新朋友,收获了新知识。虽然时间短暂,听到的毕竟是老江湖们十多年的心得精华,无超所值!
感想一:如何看待客户 这对我来说是此次峰会最有趣的事情了。思源张总在《20年质量路回顾》中总结“质量不是企业的生命,顾客从来就不是上帝;对供应商的残酷压榨与对客户的无奈顺应”。而周助理在《精益生产推动过程》中则提出“企业要有长远发展的眼光,与供应商和客户共同成功;客户是衣食父母”。两人工作中的感想是相反的,到底孰是孰非?这使我想起萨伊与凯恩斯的观点,萨伊是经典经济理论的始祖,他认为有了产出,就会被卖掉,产出创造需求;而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则认为需求创造市场。客户到底是什么,也许对于不同的企业、处于不同的时代,答案是不同的。虽然所有的企业,都处在相同的国际环境、相同的历法中,但是所小范围来看,它们处在行业中的水平、它们所处的政治环境等都是不同的。例如苹果,他们引领了行业与潮流,他们的产出创造新的需求,所以,客户不是苹果的上帝,实际上苹果客服人满为患。但是对苹果最重要的,不是停下脚步解决这些所谓的质量问题或者说客户的不满,而是去创造新的潮流,带领客户“忘记过去”,我甚至认为如果苹果放缓脚步去关注客户的“嗡嗡声”,苹果将走向衰落!例如天朝的四大银行,从来不考虑俺们P民的声音,赚的盆满钵满,甚至去冲击世界百强了,倍儿有面子,这种类型的企业属于垄断。然而如果你的企业处于成熟行业,而很多早期发展起来的企业已经成为规模,你的产品对应的客户群不是高端客户,抱歉的告诉你,你面对的客户可能成为“上帝”。这时你有数百万“上帝”还算你的幸运,如果“上帝”不睬你,你才悲惨。还有很多例子,例如超市中客户与卖家的关系、菜市场中客户与卖家关系、小地摊上客户与卖家关系等等。考虑众多情况后,我们会发现,某些类型的卖家把客户当成上帝,是形势所趋;而某些形式的卖家,不拿正眼看咱们客户也是理所当然。所以此题没有对错,只是观点不同而已。换句话说就是张总可以不把客户当上帝,但是周助理必须把客户当上帝! 感想二:如何对待供应商 引起思考的起因如上题。这里我的想法比上一个感想要复杂的多,甚至有千言万语无从说起的感觉,因为现在,我就是SQE。我非常的忧虑,我担心对供应商的过分压迫最后会狠狠地反噬到我们自己身上。现状大家都看得到,我多说无宜。不过有一点很有趣,就是所有的老板都希望供应商的产品越便宜越好,而质量工程师和采购这些给供应商质量擦屁股的人都希望供应商的品质在保证合格的情况下越稳定越好。我个人观点,从长远发展来看,考虑到整个行业水平的提高,不要压榨供应商,让大家都有钱可赚,有利润可以用来再投资才是最经济的。应用新闻中常见的一句经典语句,那叫:“可持续发展”!
感想三:关于个人发展 科勒关总总结了年轻人发展常见的三个错误,我草草记录下来分别是:不会选择,盲目攀高;不坚持选择,心易旁顾;不断选择,胸无大志。类似的批评不止一次见到了。历来在中国主流文化中,精英文化和中庸文化就在不断的冲突,但是到了近代,明显的精英文化成为了主导,而且精英文化还发生了中国特色的变异,成为成功文化,而成功的唯一标志,是为赚钱多少。。。所以,前面的几个错误不断出现,大家还是前赴后继。我也在犯同样的错误,因为我也在这个错误的环境中,庆幸的是我已经停下来在思考了,让灵魂追赶上了自己的脚步。
感想四:关于精益,关于6SQ 我的观点与周助理一样。这里我不敢说不谋而合,因为对待这个问题,我认为只有少数几个观点,要么不同,要么就是不谋而合,我的脸皮还没达到如此厚度。工具没有好坏,效果要看谁来用。众多企业学了很多,也用了很多,却杂而不精,鹦鹉学舌,没有掌握工具精髓,失败是必然ISO9k还没玩熟练就去修炼高级秘籍,类似于不会走就去跑,不识味道开始炒菜,五音不全却引吭高歌。引入9k时,有哪些企业通读标准后认真考虑如何识别过程,如何设定流程更加符合企业自身;引入lean时,哪些企业充分分析了自身特点并定义好精益项目;引入6SQ前,哪些企业了解过引入前需要注意的问题,并知道做6SQ会有大批投入并需要高层高度支持?最后脚歪偏怪鞋不正。
困得不行了,草草结束睡觉。 以上聊以牢骚,欢迎拍砖。
先说不足之处,两点:1.会议开始时间推迟了,而且没有按照计划在开始阶段让大家自我介绍。2.时间安排失误,科勒亚太总监关锋的题目没有讲完,后半部分一带而过。后来和其他朋友交流,一致认为关总的话题非常有意义,可惜没有听完整 再说好处,150元的付出,收获了新朋友,收获了新知识。虽然时间短暂,听到的毕竟是老江湖们十多年的心得精华,无超所值!
感想一:如何看待客户 这对我来说是此次峰会最有趣的事情了。思源张总在《20年质量路回顾》中总结“质量不是企业的生命,顾客从来就不是上帝;对供应商的残酷压榨与对客户的无奈顺应”。而周助理在《精益生产推动过程》中则提出“企业要有长远发展的眼光,与供应商和客户共同成功;客户是衣食父母”。两人工作中的感想是相反的,到底孰是孰非?这使我想起萨伊与凯恩斯的观点,萨伊是经典经济理论的始祖,他认为有了产出,就会被卖掉,产出创造需求;而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则认为需求创造市场。客户到底是什么,也许对于不同的企业、处于不同的时代,答案是不同的。虽然所有的企业,都处在相同的国际环境、相同的历法中,但是所小范围来看,它们处在行业中的水平、它们所处的政治环境等都是不同的。例如苹果,他们引领了行业与潮流,他们的产出创造新的需求,所以,客户不是苹果的上帝,实际上苹果客服人满为患。但是对苹果最重要的,不是停下脚步解决这些所谓的质量问题或者说客户的不满,而是去创造新的潮流,带领客户“忘记过去”,我甚至认为如果苹果放缓脚步去关注客户的“嗡嗡声”,苹果将走向衰落!例如天朝的四大银行,从来不考虑俺们P民的声音,赚的盆满钵满,甚至去冲击世界百强了,倍儿有面子,这种类型的企业属于垄断。然而如果你的企业处于成熟行业,而很多早期发展起来的企业已经成为规模,你的产品对应的客户群不是高端客户,抱歉的告诉你,你面对的客户可能成为“上帝”。这时你有数百万“上帝”还算你的幸运,如果“上帝”不睬你,你才悲惨。还有很多例子,例如超市中客户与卖家的关系、菜市场中客户与卖家关系、小地摊上客户与卖家关系等等。考虑众多情况后,我们会发现,某些类型的卖家把客户当成上帝,是形势所趋;而某些形式的卖家,不拿正眼看咱们客户也是理所当然。所以此题没有对错,只是观点不同而已。换句话说就是张总可以不把客户当上帝,但是周助理必须把客户当上帝! 感想二:如何对待供应商 引起思考的起因如上题。这里我的想法比上一个感想要复杂的多,甚至有千言万语无从说起的感觉,因为现在,我就是SQE。我非常的忧虑,我担心对供应商的过分压迫最后会狠狠地反噬到我们自己身上。现状大家都看得到,我多说无宜。不过有一点很有趣,就是所有的老板都希望供应商的产品越便宜越好,而质量工程师和采购这些给供应商质量擦屁股的人都希望供应商的品质在保证合格的情况下越稳定越好。我个人观点,从长远发展来看,考虑到整个行业水平的提高,不要压榨供应商,让大家都有钱可赚,有利润可以用来再投资才是最经济的。应用新闻中常见的一句经典语句,那叫:“可持续发展”!
感想三:关于个人发展 科勒关总总结了年轻人发展常见的三个错误,我草草记录下来分别是:不会选择,盲目攀高;不坚持选择,心易旁顾;不断选择,胸无大志。类似的批评不止一次见到了。历来在中国主流文化中,精英文化和中庸文化就在不断的冲突,但是到了近代,明显的精英文化成为了主导,而且精英文化还发生了中国特色的变异,成为成功文化,而成功的唯一标志,是为赚钱多少。。。所以,前面的几个错误不断出现,大家还是前赴后继。我也在犯同样的错误,因为我也在这个错误的环境中,庆幸的是我已经停下来在思考了,让灵魂追赶上了自己的脚步。
感想四:关于精益,关于6SQ 我的观点与周助理一样。这里我不敢说不谋而合,因为对待这个问题,我认为只有少数几个观点,要么不同,要么就是不谋而合,我的脸皮还没达到如此厚度。工具没有好坏,效果要看谁来用。众多企业学了很多,也用了很多,却杂而不精,鹦鹉学舌,没有掌握工具精髓,失败是必然ISO9k还没玩熟练就去修炼高级秘籍,类似于不会走就去跑,不识味道开始炒菜,五音不全却引吭高歌。引入9k时,有哪些企业通读标准后认真考虑如何识别过程,如何设定流程更加符合企业自身;引入lean时,哪些企业充分分析了自身特点并定义好精益项目;引入6SQ前,哪些企业了解过引入前需要注意的问题,并知道做6SQ会有大批投入并需要高层高度支持?最后脚歪偏怪鞋不正。
困得不行了,草草结束睡觉。 以上聊以牢骚,欢迎拍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