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刚来时感觉就不对头,写给高层的邮件。
尊敬的阮总、黄总:您们好,非常感谢您们的信任和支持,使我能有幸加入公牛公司,并在此工作和学习了很多东西,非常感谢各部门的同事们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我刚加入公牛时,部门经理为沈方圆,他在工作上很强势,有非常好的工作能力,我在文件和日常管理上比较全面,而且有较好的思路和方法,但是在工作处理上比较弱势。刚来没多久,沈经理辞职了,公司调任柯勇主持品质部部门工作。我这里谈一下我个人的经历和感受,是站在我的立场,看法可能有些偏颇,请您们谅解。我就从他接手说起吧。1、刚到品质部时,他找我谈话,主题是:“让我停止沈经理安排的所有工作,不做了。阮总、黄总看我这人比较诚恳、踏实,想把我培养起来。安排我在IQC学习一周、各车间学习一周。”这点安排很好,这是我第一次加入公牛集团,也是第一次从事电子制造这种行业,对电子方面不熟悉,正好我也可以通过学习熟悉公司的产品结构和工艺,熟悉各部门人员尽快适应公司环境。2、我是新员工,刚来时带的生活费用不多,刚好公司有新员工借支生活费的规定,在这工作半个多月后,我写了申请并交给柯勇。柯勇签好后告诉我财务在集团,他帮我领取。几天后,我问了结果。他说财务没找到人,并且自己拿500元钱借给我。这一点我也很认同,下属有困难尽量帮忙解决,也是领导的一种方法。3、他与IQC组长吵架一事,这事大家都知道,事情原因我不多说。只谈下我个人的看法,1.在公众场合下吵架是影响很不好的事,首先影响了大家的工作,不论谁的错,领导都应该先停止争吵,然后找个会议室之类的把矛盾搞清楚并解决。在公众场合应该学会尊重别人,不管是谁都应该考虑这点,如果领导在公众场合训斥员工,员工顶撞反击是很正常的反应。2.下属有问题反馈,目的就是希望领导给予解决办法,作为领导对下属反应的问题也应该积极支持和配合,并指导下属该怎么做。3.我当时觉得是柯勇不自信的表现吧,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也许是他想树立威信吧。但是我觉得聪明的人应该先学会谦虚,而不是争吵和训斥来树立威信。如果你把事情处理的妥当、有理有据的,员工自然会敬重你,自然会认可你的工作和能力。四、我们召开的唯一一次分工会议:主要分工:IQC一块: ……制程一块:……文员一块:……退货分析:……我:IQC/制程异常汇总和跟进、客诉处理。主要变化的内容:把文员的工作分给各个区域自己做,文员工作基本没什么可做了,退货区域增加一人做分析,我的工作量(岗位职责)减轻了。首先谈一下我的工作吧,制程不良基本上都是供应商的问题,毕竟我们公司是装配型的企业。IQC/制程异常处理他给我一份IQC/制程异常汇总的表格,让我填写并共享,使各部门可以随时查看。为了便于大家查看要求电脑屏幕一眼可以看全部内容,不用左右调鼠标的那种。表格内容很简单。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我修改过的,为了达到一页的效果已经减缩了很多内容。表格填写好以后,我提出对供应商进行现场稽查,可以把供应商稽查的工作当做部门的业绩在月报中体现,这样在公司月会和集团汇报时都可以展示。柯勇回复说:“不用做,集团有供应商管理部门,他们会做这些工作。”我真的无语了,我负责IQC/制程异常汇总和跟进,你不让我插手供应商这块,那我能跟进吗?难道说我的跟进就是跟着采购员要回复吗?如果事事都有集团做,那么我们的职责又是什么呢?如果我不从源头了解异常的发生,那我的跟进又有什么意义呢?现在来料异常:IQC组长/文员/我的表格是一样的,制程异常:诸科长/文员/我的表格也是一样的,都及时更新和完善。难道说这样分工就是检验我们三人的工作是不是一样的吗?是比较和考核我们三人的工作指标吗?2、客诉回复 我们的客诉基本上都是少数,每次变化的是品种/数量,客诉处理方法基本相同。 他接手品质后,我回复客诉时交给他审核,柯勇回复:“你以前做过客诉回复吗?你这随便那一条我都给你推翻了,、、、、、、”我说:“你想要什么样的呢,你说我改。”于是他给了我一份他N年前在品质部回复客诉的样版。我就照他的样版回复,他审核可以。在沈经理离职以前,我给客户的回复也都是经过审核的,并没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 第二次又回复同样问题的客诉,我按他的样版做的交给他审核。柯勇回复:“你以前做过客诉回复吗?,、、、、、、”然后我没回答他接着说“你不管了,我来回复。” 第三次,、、、柯勇回复:“你以前做过客诉回复吗?、、、、、、”写到这里我不想写了,我想说的是你是领导,我是配合你的工作的,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你可以给予指导,告诉我应该怎么处理,而不是来显示你的权力的。你知道你一句话就否定了多少人的工作吗?我能来公司上班自然是经过选拨,没有这个能力我能成为公司的一员吗?你一句话就否定人力资源、总监他们的工作能力。我觉得一个领导的工作能力是跟一个人的心态、心胸有关联的,你的心胸有多大你的能力就有多大,如果你怕你的下属超越你的能力,那么我只想说你带领的团队将会好无起色。退货分析我九月份做过一次退货分析,发现很多不合理的地方。退货分析集团和古窑公司统计在一起,文员对产品不熟悉,录入电脑时自然是记录在一起,我当时给柯勇反应和建议:给退货人员两个A4硬板夹,一本记古窑的产品,一本记集团的产品,这样就可以分开了。柯勇回复:“退货这块你不用管”。现在增加一人专门做退货信息统计(可能退货量大吧,具体我不清楚),按代理商划分统计的很详细,但是又没有汇总。我一直建议能不能再做个古窑汇总和集团的汇总表,这样后期分析就不用一张张表在去计算了,可建议又被否认。退货原因太详细,导致不良原因太多,没办法找到重点。比如,一个产品20个焊点,统计员能详细分到第几个焊点焊接不良,有必要吗?直接划分为焊接不良大类里就行了,如果要具体改进那里不良,可以根据具体原因再去做分析。我建议把不良原因总结一下,指导退货统计人员怎么分辨不良原因。他回复:“这个你不用管,集团客服邹小勇会给个不良原因划分。”现在,不良原因还是那么不具体,退货分析有近百个不良原因,这些不良原因的概括整理我们又不是没能力做,为什么要等着别人给呢?现在我的工作职责不知道有哪些,感觉那里我一插手都是“你不用管”。那我的工作职责是什么呢?就是分工时安排的哪些职责吗?我又该怎么去履行我的工作职责呢?我知道公司有严格转正考核制度,我目前的工作职责是不可能有什么业绩的,而且我自己也觉得自己太清闲了,所以我给诸课长、IQC吴组长有交待有什么事都可以交给我或者安排我去做,我不想让同事和您们觉得我是多余的,是在混工资的人。也许等转正考核时我就只有通不过考核打包走人的下场,这不是我想要和愿意看到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