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与生存》读后感 一本书带给我的职业转折
2005年,我在一家电声公司做设计研发,环境比较闭塞,技术上没有什么突破,经济收入也是不尴不尬的,整个人都处在郁闷和彷徨的状态,不知到自己的出路在哪里。 恰此时,一个网友推荐了一篇网上的文章给我,“理想.激情.生存--一位技术管理人员的20年工作经历和感悟”。一气呵成地读完这篇很长的文章,真正是冰天雪地的漫长寒夜里的一堆篝火,光明而且温暖。网上搜搜,作者是马宁伟,以这篇文章为核心,出了一本书,《设计与生存》。第二天就请假跑到杭州文二路的博库书城买了一本。
“那个年代的技术启蒙”,读第一章就让我对自己的专科学历释怀了。大学的好坏,学历的高低,是基础,但绝对不是左右你技术深入程度的决定性因素。只要兴趣有,只要有毅力坚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的回顾和补充理论知识, 就能不知不觉中达到自己意想不到的高度。技术的积累,特别是工程工艺技术的提升,不长期下苦工是不行的。苦要苦在两个方面,一面是克服理论知识钻研的枯燥,另一面要克服生产现场观察和动手的劳苦。正所谓“十年磨一剑”。
“一种设计,无论原理上多么先进,如果缺乏量产的可能,对于企业或产业的意义恐怕很有局限。”马宁伟先生的这句话,当时让我思考了很久。 自己也是设计人员,自己设计的塑料件要么不好脱模,增加模具成本,要么壁厚不均匀,加强筋设计不合理,导致注塑变形,上线后,上下壳体卡接费力或不严密,导致工艺拼接缝毛毛糙糙的。以前不是怪模具开得不好就是怪注塑厂工艺不行,从来没想过,制造可行性是设计研发人员必须面对并解决的问题。自此之后,我去模具厂、注塑厂和装配车间的次数多了,态度也老实了很多。
再往后,读到马宁伟先生谈技术管理,给我一直郁闷和彷徨的心打开了一扇窗。马先生谈他管理技术团队的经验,第一建立规则,“不愿做技术传承的工程师不能在这个技术中心工作,这是我们的“天条”。”,这个规则保证了技术的积累和分享,培养了人才成长的土壤;第二是搭建组织架构,划职责和定人选,这叫因岗设人;第三步是梳理研发流程和固化技术方法;第四步建立绩效管理制度,形成良性的激励竞争机制。在稍微成熟点的技术管理人员看来,这些可能都不算什么,但于当时的我,当时的公司环境,真的是茫茫大海航行中看到了灯塔。从那时,我决定,从技术走向管理,按马先生的思路,带出一个属于自己风格的技术团队来。
“研发中心布置宽敞明亮,窗外风景怡人。工程师每人都有一个办公桌和一个测试桌,配备相应仪器设备,并建立了局域网和共用资料库。只要完成本职工作,可以阅读自己感兴趣的其他资料,也可以旁听其他项目组的技术讨论会。”这是马宁伟先生的理想的研发环境。因为这个影像深深嵌入了我的脑海,不久后一个朋友组建了一个国企的研发中心,邀请我去看了看,大致符合马先生的理想。当然,我也没有犹豫,就从那家电子公司跳到了天津,开始了一段技术管理的征程。
特定时段的一本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职业路线,改变一个人的理想。
在此,深深感谢推荐文章给我的那位网友,更要感谢把自己几十年工作经验总结拿出来给年轻工程师分享的马宁伟先生。
“那个年代的技术启蒙”,读第一章就让我对自己的专科学历释怀了。大学的好坏,学历的高低,是基础,但绝对不是左右你技术深入程度的决定性因素。只要兴趣有,只要有毅力坚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的回顾和补充理论知识, 就能不知不觉中达到自己意想不到的高度。技术的积累,特别是工程工艺技术的提升,不长期下苦工是不行的。苦要苦在两个方面,一面是克服理论知识钻研的枯燥,另一面要克服生产现场观察和动手的劳苦。正所谓“十年磨一剑”。
“一种设计,无论原理上多么先进,如果缺乏量产的可能,对于企业或产业的意义恐怕很有局限。”马宁伟先生的这句话,当时让我思考了很久。 自己也是设计人员,自己设计的塑料件要么不好脱模,增加模具成本,要么壁厚不均匀,加强筋设计不合理,导致注塑变形,上线后,上下壳体卡接费力或不严密,导致工艺拼接缝毛毛糙糙的。以前不是怪模具开得不好就是怪注塑厂工艺不行,从来没想过,制造可行性是设计研发人员必须面对并解决的问题。自此之后,我去模具厂、注塑厂和装配车间的次数多了,态度也老实了很多。
再往后,读到马宁伟先生谈技术管理,给我一直郁闷和彷徨的心打开了一扇窗。马先生谈他管理技术团队的经验,第一建立规则,“不愿做技术传承的工程师不能在这个技术中心工作,这是我们的“天条”。”,这个规则保证了技术的积累和分享,培养了人才成长的土壤;第二是搭建组织架构,划职责和定人选,这叫因岗设人;第三步是梳理研发流程和固化技术方法;第四步建立绩效管理制度,形成良性的激励竞争机制。在稍微成熟点的技术管理人员看来,这些可能都不算什么,但于当时的我,当时的公司环境,真的是茫茫大海航行中看到了灯塔。从那时,我决定,从技术走向管理,按马先生的思路,带出一个属于自己风格的技术团队来。
“研发中心布置宽敞明亮,窗外风景怡人。工程师每人都有一个办公桌和一个测试桌,配备相应仪器设备,并建立了局域网和共用资料库。只要完成本职工作,可以阅读自己感兴趣的其他资料,也可以旁听其他项目组的技术讨论会。”这是马宁伟先生的理想的研发环境。因为这个影像深深嵌入了我的脑海,不久后一个朋友组建了一个国企的研发中心,邀请我去看了看,大致符合马先生的理想。当然,我也没有犹豫,就从那家电子公司跳到了天津,开始了一段技术管理的征程。
特定时段的一本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职业路线,改变一个人的理想。
在此,深深感谢推荐文章给我的那位网友,更要感谢把自己几十年工作经验总结拿出来给年轻工程师分享的马宁伟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