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没有绑定微信,更多功能请点击绑定

出口转内销的质量管理传奇:戴明其人其事

        戴明的名字,同全面质量管理紧密相连。他从统计学方法在质量管理中的运用入手,经过多年摸索,为质量管理提出了系统全面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在戴明眼里,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过去所有的质量管制办法,都无助于质量的真正提高。他认为,以用户满意为宗旨,是质量管理的起点。他关于只有高质量才能降低成本的断言,对质量、成本、生产能力和利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全新的论证,从而彻底改变了质量研究的传统观念。他提出的质量管理十四要点,在企业管理思想上具有突破性意义,尤其是他关于系统问题和变异问题的区分,在质量管理的方法改进上具有重大作用。日本的战后经济崛起,戴明是首位功臣。由他主持的四日谈,也对促进美国管理转型影响巨大。而戴明同德鲁克之间的学术论争,对于管理学本身的发展方向也有着相当影响。管理世界由量向质的转变,学习型组织在质量管理中的体现,在戴明的思想中有代表性的反映。不了解他的人,会被他所起的社会作用所折服;了解他的人,则会为他思想中的哲学光辉所感召。
  威廉。爱德华兹。戴明(William Edwards Deming,1900-1993),是一位在美国成长起来的质量管理学者,如果不是一个偶然的机遇,他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勤奋而有效的抽样调查专家,同那些成千上万为政府效劳的专业雇员没有什么两样。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戴明本人,他来到日本,在战后日本的经济重建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尤其是在质量管理方面做出了划时代的业绩,大师的地位由此奠定。随着日本经济对美国的进逼和威胁,美国人开始重新打量戴明,并把他的思想“引进”回国内。一代名师,在日本和美国的经济互动中“左右逢源”,走向世界。 在美国本土的成长 戴明于1900年10月4日生于美国依阿华州的苏城(Sioux City),他的父亲是个农场主,但并不富有。从小戴明就养成了自食其力的习惯,以打工赚取自己的生活费用。他打工的范围很杂,包括傍晚点亮街灯、扫雪、为饭店打杂、清理床铺等等,什么都干。直到上了大学,戴明依然保留着打工的传统。也许,正是在这种琐细的打工中,质量问题就已经引起了他的关注。
  戴明的好学、严谨,在小时候就已见端倪,小朋友给他起的外号是“教授”,便可以印证这一点。当然,他也不是那种死板的小老头,少年所具有的幻想和热情,他并不缺少。14岁时,他曾经报名当志愿兵,到墨西哥边境参加一个不大的战争,并且已搭车赶赴战场,但是后来年龄露了馅,被遣返回家。
  1917年,戴明进入怀俄明大学,四年后获得电器工程学士学位,1921年毕业后,他留校任工程学教师,同时,他又到科罗拉多大学研读数学和物理学,于1924年获得硕士学位。在他即将完成学位课程时,他的导师热情地向耶鲁大学推荐了戴明。于是,戴明到耶鲁大学继续研读数学物理学,1928年,他在耶鲁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
  读博士期间,戴明暑假到芝加哥的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打工,在这里,戴明开始意识到统计在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大约在1927年,他结识了在贝尔研究所的休哈特博士(Walter Shewhart)。休哈特有“品质统计控制之父”的称誉,他对戴明的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
  戴明毕业后,来到华盛顿的美国农业部固氮研究所,主要从事统计学研究工作。1938年,戴明邀请休哈特前来农业部举办有关质量控制的系列讲座。这一讲座,后来被戴明整理汇编为《质量控制理念的统计方法》(Statistical Method from the Viewpoint of Quality Control)一书。
  统计学是戴明的本行,抽样技术是他的拿手好戏。1939年,戴明出任美国人口统计局的调查顾问。在这里,他先后进行过两次关于抽样技术的大规模应用,第一次是在1940年的人口调查中,他把休哈特的统计质量控制原理应用在社会领域。从这次抽样调查开始,美国人口计量由原来的总体调查变为抽样统计。1942年,随着战争的进行,戴明又把统计质量控制原理引入工业管理,他和另外两位专家向检验人员和工程师传授统计质量控制理论,把统计理论应用于战时生产。
  但是,战争时期的生产,只求更多,不求更好,“萝卜快了不洗泥”。尽管戴明在美国不断呼吁重视质量,却很少能引起国内的重视。在20世纪40年代,戴明反复强调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不断进行质量管理的培训,试图把统计学运用于工业生产。据说,在这一阶段美国政府和企业听过戴明培训课程的人数达三万人。当时,戴明已经是世界公认的抽样专家,不过,他的呼吁,在美国反应寥寥,没有多少人对他的建议和课程真正有兴趣。那么多人接受过他的培训,但却在质量管理上没有多少起色。1946年,随着战争结束,戴明也离开了美国政府,自己开业成立咨询公司,并在纽约大学工商管理研究所兼职。也许,离开政府,正说明戴明的某种无奈。 在日本的成就“墙里开花墙外红”,似乎是一种普遍现象。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的日本,急于从战争的废墟中崛起。战后美国扶持日本的国策,也给戴明提供了在日本大显身手的机遇。
  1947年,戴明接受盟军最高指挥部的征召,赴日本帮助当地的战后重建。当时,日本除了京都外,几个主要城市都在大规模空袭中被摧毁殆尽,许多人在战争中丧生,工业基础几乎全被战争破坏,农业减产三分之一。作为一个缺乏自然资源的岛国,日本的崛起,依赖于向国际市场的开拓。但是,战争刚结束的日本,缺乏向国际市场开拓的本钱,物质的匮乏使大量美国货流向日本,日本对美国的巨额贸易逆差使他们无可奈何。在短缺经济下,不可能形成质量追求。“有”和“无”的问题尚未解决时,“好”和“坏”的问题就提不上企业的议事日程。所以,战后的日本产品,以质量低劣而闻名。国际市场上,“Made in Japan”的标记,等同于劣质产品的代名词。有趣的是,当时有的日本公司迫不及待地在日本一个叫“Usa”的小村庄设厂,因为这一举措,可以使他们的产品借助大写字母的功效,打上“MADE IN USA”这个趾高气扬的标记。
  戴明到日本的本来意图,是指导日本人进行人口普查。日本科技联盟(JUSE)为了打开海外市场,扭转日本贸易逆差持续增长的困境,决定向美国专家求教,于是,邀请戴明来讲授统计与质量管理。1950年7月10日至18日,戴明受JUSE邀请在日本四大城市授课。可能是吸取了在美国的经验教训,戴明在日本的讲座,不再突出他擅长的统计学,而是突出品质管理。他立足于一个基本信念,即高质量可以降低成本。过去,几乎所有人在质量管理上都有两个认识误区:一是认为质量是生产者的责任,二是认为高质量必然造成高成本。而戴明为了澄清这两个误区不遗余力。他在东京对日本最有实力的21位企业家(控制着日本80%的资本)传授他的管理思想时,强调道:“大多数的质量问题是管理者的责任,不是工人的责任,因为整个愚蠢的生产程序是由管理者制定的,工人被排除在外。” 同时他指出:“如果能争取一次把事情做好,不造成浪费,就可以降低成本,而毋需加大投入。”

3 个评论

游客无法查看评论和回复, 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小葱
小葱

此人已死,有事烧纸。小事招魂,大事挖坟!

推荐文章

文章状态

  • 发布时间: 2008-03-06 13:44
  • 浏览: 3487
  • 评论: 3
  •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