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即合理---- 专访6SQ资深版主戴明后者
戴明后者(资深版主)
6SQ:您好!很高兴此次有机会采访您。首先请介绍一下您的简历,包括所学专业、从业时间以及入行经历等。
戴明后者:1989年参加工作,时间是把杀猪刀!专业啊学历什么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已经不重要了,一切经历都是财富。
那个年代都是从每月66元工资干起,津贴12元,每年涨一级工资12元,开始在生产车间,车钳铣刨磨压、热处理、表面处理…机械行业的活儿差不多都干过了。后来进入企业机关,先后做过企管、质管、财务、培训、秘书、共青团、党务、职高教师,也跳槽到民企做副总等等工作。也经历了学小日本的TQC、TPS等等,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第一次学习87版ISO9000族,到企业评优创奖、企业升级、市场疲软、砸三铁、企业改制、全员下岗、全员合同制、学邯钢、学海尔、贯标认证等等改革开放三十年里十几年汽车行业的变化。
6SQ:您03年注册六西格玛品质网,请分享一下您当时是怎么认识6SQ的?当时论坛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还记得有哪些老会员吗?
戴明后者:第一次知道6sq,那时候叫“龙在天涯”,是通过google,一个刚刚诞生的搜索引擎知道的,搜到即刻注册了6sq,记得当时给自己起个什么ID?想了很久,当时正在做十四点法则的ppt,最后起了个疯狂的“戴明后者”。6sq当年印象最深的是jule(想起jule就像痛扁龙天… 02、03的会员都会有这冲动),jule是第一个论坛上打招呼的,也是jule我才做了6sq的汽车板块的版主!
6sq当年最火的板块就是“灌水回收站”,03年那个时代的网络好多经典原创的帖子都被龙天给剿灭了(那时候论坛空间很小),当然后面几年来有好多“水军团队”都被剿灭了,比较怀念与潜水的蚂蚱、八进制、RBT、16少、、一年、大S、厨子、flag168、cissy、乖乖、玻璃是透明的、晓狐、wendy、千江月、水果(以下省略N多网友名字)灌水的日子…当然还有“调皮的阳光、娜米、小葱、稻草人、两猪蹄捆一块啃”等等一起灌水的日子。
龙天都讲了好几季6sq的“鬼故事”,龙天讲的6sq很早的人,大部分都认识,而且神聊了很久,MSN里现在好多人一直保持这联系。
6sq里的每年或者每个时期都有几个风云人物,但大多是一段时间后就消失了,来来往往,都是浮云,但每晚在6sq的时候,总能发现曾经的那些曾经昙花一现、各领风骚的论坛ID在论坛、在msn、在QQ里一闪而过…
6SQ:据您帖子里介绍,您是89年开始做质量,能否给我们说说你开始从事的是质量哪方面的工作?最早接触的质量是什么样?与现在相比,你最大感受是什么?
戴明后者:开始在企业的企管部门,90年代的质量管理基本还是前苏联模式,我印象中第一次看TQC教学片,还是电影院里老式幻灯片那种,咔哒咔哒的一副一副的图片播放那种。当时培训课还得自己做幻灯片胶片。
第一次学习ISO9000族,记得是91年,还是87版的,基本没听懂什么,只记得相当的艰涩难懂,当时强记了好多个术语,其一就是质量的定义“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能力的特性总和”,但后来参加中质协TQM师资培训,一个造纸行业的老质量人讲的,彻底改变了对质量的认识;但那时候在企业里TQC、ISO9000也是阳春白雪、曲高和寡,找个能一起讨论的人都没有。
对于质量管理这么多年来,没什么最大的感受,一句话“存在即合理”,尽管现在很多产品质量方面的问题,但这都是发展中的问题,要通过发展来解决,我们这代做质量的人就是“铺路石”,我想未来50年、100年之后会有人想起我们这代人的吧。
6SQ:您从事管理咨询工作已有十多年,能否给我们分享一下,当初是什么样情况让您开始做咨询?这么多年的咨询工作,有哪些心得和技巧分享给大家。
戴明后者:90年代中期一直很迷茫,总是问自己“自己会什么?离开企业你能做什么?”一直没有答案。96年重操旧业做质量管理,继续开始ISO9000工作,到后来VDA6、QS9000、EAQF、AVSQ等工作后慢慢的有了答案;其实做咨询也是“逼上梁山”,汽车行业的不景气,要面临很多生存的压力,很简单的理由。
这么多年做咨询,心得技巧谈不上,也没系统总结过,很难回答这个问题。不断的学习是一方面,但我想最关键的是心态,有容乃大,无欲则刚!
6SQ:看您的6SQ博客很多都是一些出差日志,长期奔波于各个城市,工作非常忙。请问支持您一直做下去的动力是什么?在您的工作过程中,哪一段经历是让您印象特别深刻的?
戴明后者:自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只是一普通人,没有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仅仅“修身、齐家”而已。
经历深刻的很多,最深刻的是一次是02年在一国企改制的企业做QS9000咨询,我深深理解企业员工被改制、被下岗、被合同等等各种“被”的那种心情,尽最大能力帮助企业想离开、想稳定的那些员工,后来机缘巧合改变了企业的领导层结构和企业承包方式,让企业全体员工涨了工资,现场审核通过了第二天电台电视台报纸就报道了,我也被“大醉”的三天,直到全体中层们和老总一直把我送上火车。但最深刻的是,当时那些民营企业凭着充足的资金收购了国有企业后等等一系列问题,想想自己的经历,我算是幸运的!从那时起,才真正知道咨询的价值和意义。
6SQ:您经常出差到各地企业进行培训,接触过很多不同文化背景的企业 ,对于企业的管理,您有哪些看法?您怎么看目前国内质量管理?
戴明后者:这个问题太大了,每个企业都有成功的一面,我每次去一个企业都会寻找其成功因素,或者说生存的因素,中国企业其实质还是以领导为关注焦点的“官僚体制”,企业的领导文化决定了管理动机和行为;这种现象占大多数;79年改革开放到现在三十多年了,中国企业都在学西方的、日本的管理模式,国内做质量管理的大部分还属于“匠人”层面,都在炒老外的冷饭!从另一个角度说:中国的质量管理或者企业管理,目前还没有形成产生“管理大师”的温床。
中国企业的管理很浮躁,每次在机场商铺的电视里看到里那些“管理气功大师们”口若悬河的讲座居然卖的不错,从这个侧面也反应了中国的企业管理的现状,其实很多企业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
中国企业能把“泰罗制”做好,就是最大的成功!
6SQ:作为质量行业的前辈,对于刚入行不久的新人,他们的职业发展之路,您有哪些经验可分享给大家的。
戴明后者:我挺烦什么成功学之类的,其实经验都是靠每个人自己去实践去积累,不是随便就能学的。送两句话吧,
第一,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第二, 不要患得患失。
6SQ:您是汽车体系版块版主,请介绍一下您是什么时候开始担任汽车体系版主的?从开始到现在,您觉得6SQ近几年来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有什么话特别想说的。
戴明后者:我注册6sq一个月后,2003年9月份的一天,被当时的超级版主jule推荐下做了汽车板块的版主,当时的版主是tanyongjun,坛子里pm几次,这家伙总不在线。2006年在北京在“16少”组织下和tanyongjun、liu16949、djsh821、大S等聚过2次,大伙一起讨论质量方面的话题却是各有见地,受益良多!前几年的6sq论坛学术氛围浓厚,讨论气氛热烈。我曾经比较过其他质量类的论坛,同一个网友同样一个话题分别发在两个论坛上,6sq上一天就2页,而另一个论坛却早早的沉了。这也是6sq的生命力所在吧!
这几年来,自6sq论坛开放注册后,会员多了,但活跃的会员不是很多,但版主的作用我感觉还是没有发挥出来,其实一个论坛版主的话题引领是非常关键的。这样才能聚集一批论坛的核心会员。
特别的话有一句要对龙天讲:http://www.6sq.net/thread-326422-1-1.html 把这个鬼故事贴子写完吧,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