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six sigma之路
天气: 阴转晴心情: 平静到明天(06/04/12)10:50分,自己跨入six sigma就要满四年了,适逢My6SQ博客建立,借此聊书几句,以作纪念。
四年前随着自己在技术领域小有成功,自己也从原来对管理人员的鄙视逐渐转变为认同,进而意识到自己对管理知识的贫乏。随着当时工厂与GE的合作,six sigma这一新鲜的管理模式被第一管理者采纳并著手在工厂实施,首先是组织机构的建立,在经过了笔试面试计算机测试之后,02/04/12上午10:50,人事突然通知自己到质保部报到,并于13:00动身到上海某咨询机构接受six sigma BB训练,其实这次学习是该咨询机构为工厂实施内训的辅赠品,本来五个阶段的内容在这次培训中被压缩为三个阶段,而我们又是从第二个阶段开始的。因为第一个阶段没有学习,加之长期接受的国企管理模式熏陶,离校七年(其实在学校时也只是为了应服考试而已,真正也没有搞明白统计的作用,能学好才怪),令我在课堂上如缀云山雾海,同行的两个同事也不例外。为了赶课,我们要求该机构委派一名刚从华东师大研究生院统计系毕业的新人为我们补课,可想而知短短两个小时能起什么作用,我们缺的不仅仅是统计基础,更重要的是与沿海企业间管理文化的差异,课堂上讲师及学员不时冒出的E文简略词令我们呆若木鸡,回厂后在配合咨询机构的讲师做好训练的同时,自己也在恶补这些内容,毕竟,工厂与上海远隔一千多KM,再遇到问题,只能是电话来往了,效果吗?可想而知……时间一月月过去了,八个月后,所有的训练都结束了。理论上,30名BB,90名GB学员诞生了。接下的日子是项目建立和辅导,凭着网络和书本,自己总能略前于其他人几步,也跌跌撞撞辅导了二十多个项目,总体感觉,统计用的少,工具用的少,也难怪,怎么看都不象six sigma项目,倒象QC小组的发表报告。工厂一年的产量才不过6K左右,少的产品一种仅生产一件,多的也不过200-300台/月,30多年的工作积累让大家对现场都有了非常熟悉的认识,生产周期及产品的价值都容不得你去做统计和分析,即时处理是生产需要的,这是当时的想法,现在看来,其实还是不熟悉DMAIC所致。
持续在这里干了2年另3个月整,至自己离开时,感觉对six sigma极是一知半解,因为有许多的内容还是没有用上。和同事们讨论最多的就是six sigma的适用性问题,和领导讨论最多的,就是如何将six sigma推行起来。后来我们又考查了一些公司,甚至还做了几次大规模的内训和辅导,但最终还是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
2004年7月12日,自己辞别了工作9年的工厂,踏上了新的征程。在这个经济膨勃发城的沿海小城,一个被自己定义为人生支点的地方,一个被自己称为six sigma实验站的电子类产品制造公司,自己开始了新的工作和生活。还是six sigma,还是black belt,所面临的却是不同的人和事。首先是适应新环境,然后是寻找新起点,慢慢的,自己被上下左右接受了,并逐渐的站稳了脚根。因为six sigma在这里发挥了作用,DMAIC令自己这个知识架构与当前环境并不完全相符的人,成为了大家在碰到问题时所能想到的不多的求救者之一。统计知识+MTB使自己将多到千万计的数据转换为直观的图形和简洁的结论为工程人员提供着解决问题的方案。数据挖掘成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大师/教授是大家最常用来称呼自己的字词。虽然还有不足,但自己已经由原来的一知半解,过渡到了驾轻就熟,书由薄读到厚,最后又由厚读到了薄。six sigma改变了自己,改变着周围,同时也在改变着整个公司。今年春节总结茶话会上,总载宣布全集团开始导入six sigma。自己和同事们两年的辛苦没有白费,花儿谢后结了果,一个新的美好的春天整在来临。
四年前随着自己在技术领域小有成功,自己也从原来对管理人员的鄙视逐渐转变为认同,进而意识到自己对管理知识的贫乏。随着当时工厂与GE的合作,six sigma这一新鲜的管理模式被第一管理者采纳并著手在工厂实施,首先是组织机构的建立,在经过了笔试面试计算机测试之后,02/04/12上午10:50,人事突然通知自己到质保部报到,并于13:00动身到上海某咨询机构接受six sigma BB训练,其实这次学习是该咨询机构为工厂实施内训的辅赠品,本来五个阶段的内容在这次培训中被压缩为三个阶段,而我们又是从第二个阶段开始的。因为第一个阶段没有学习,加之长期接受的国企管理模式熏陶,离校七年(其实在学校时也只是为了应服考试而已,真正也没有搞明白统计的作用,能学好才怪),令我在课堂上如缀云山雾海,同行的两个同事也不例外。为了赶课,我们要求该机构委派一名刚从华东师大研究生院统计系毕业的新人为我们补课,可想而知短短两个小时能起什么作用,我们缺的不仅仅是统计基础,更重要的是与沿海企业间管理文化的差异,课堂上讲师及学员不时冒出的E文简略词令我们呆若木鸡,回厂后在配合咨询机构的讲师做好训练的同时,自己也在恶补这些内容,毕竟,工厂与上海远隔一千多KM,再遇到问题,只能是电话来往了,效果吗?可想而知……时间一月月过去了,八个月后,所有的训练都结束了。理论上,30名BB,90名GB学员诞生了。接下的日子是项目建立和辅导,凭着网络和书本,自己总能略前于其他人几步,也跌跌撞撞辅导了二十多个项目,总体感觉,统计用的少,工具用的少,也难怪,怎么看都不象six sigma项目,倒象QC小组的发表报告。工厂一年的产量才不过6K左右,少的产品一种仅生产一件,多的也不过200-300台/月,30多年的工作积累让大家对现场都有了非常熟悉的认识,生产周期及产品的价值都容不得你去做统计和分析,即时处理是生产需要的,这是当时的想法,现在看来,其实还是不熟悉DMAIC所致。
持续在这里干了2年另3个月整,至自己离开时,感觉对six sigma极是一知半解,因为有许多的内容还是没有用上。和同事们讨论最多的就是six sigma的适用性问题,和领导讨论最多的,就是如何将six sigma推行起来。后来我们又考查了一些公司,甚至还做了几次大规模的内训和辅导,但最终还是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
2004年7月12日,自己辞别了工作9年的工厂,踏上了新的征程。在这个经济膨勃发城的沿海小城,一个被自己定义为人生支点的地方,一个被自己称为six sigma实验站的电子类产品制造公司,自己开始了新的工作和生活。还是six sigma,还是black belt,所面临的却是不同的人和事。首先是适应新环境,然后是寻找新起点,慢慢的,自己被上下左右接受了,并逐渐的站稳了脚根。因为six sigma在这里发挥了作用,DMAIC令自己这个知识架构与当前环境并不完全相符的人,成为了大家在碰到问题时所能想到的不多的求救者之一。统计知识+MTB使自己将多到千万计的数据转换为直观的图形和简洁的结论为工程人员提供着解决问题的方案。数据挖掘成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大师/教授是大家最常用来称呼自己的字词。虽然还有不足,但自己已经由原来的一知半解,过渡到了驾轻就熟,书由薄读到厚,最后又由厚读到了薄。six sigma改变了自己,改变着周围,同时也在改变着整个公司。今年春节总结茶话会上,总载宣布全集团开始导入six sigma。自己和同事们两年的辛苦没有白费,花儿谢后结了果,一个新的美好的春天整在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