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语
昨晚在逛论坛的时候突然冒出一个念头,想把自己工作中的点点滴滴的做一个总结.放在这里算是对从事将近四年质量工作的一个回顾吧.
从2006年元旦过后开始上班到今天,总共做过两个行业的质量方面,第一家公司是半导体封装行业的一家小的公司,投资方是美国公司,管理人员主要是台湾/马来人.第二家是一家生产汽车零部件的供应商,总公司是一家德国公司,管理人员基本上是本地人员. 比较下来就行业的成熟度来说,半导体行业还是领先于国内的汽车工业. 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半导体在台湾经过30年的发展,一些国外的理念已经成功的进行了本土化.在这些行业进入大陆的时候,就没有太大的文化差异.
而汽车行业,一般来讲都是从欧美,日本直接通过合资或者其他方式进入中国.这个行业一直还存在着由于文化冲突造成的理念不一致. 这点从上汽收购双龙/罗孚的失败的案例可以看的出来. 当然也与汽车这个行业本身的各自为政有很大的关系, 在电子行业有着强力的行业协会,比如IEC,AEC等等制定了翔实完整的行业规范和标准. 但在汽车这个行业,几大整车厂好不容易坐在一起完成了TS16949. 但是其还是被几大整车厂的特殊要求搞的零零散散.
闲言少叙, 以后我会总结下质量方面遇到的难点和大家讨论.希望大家捧场.另外感谢昨天被我强拉过来的五位朋友.
从2006年元旦过后开始上班到今天,总共做过两个行业的质量方面,第一家公司是半导体封装行业的一家小的公司,投资方是美国公司,管理人员主要是台湾/马来人.第二家是一家生产汽车零部件的供应商,总公司是一家德国公司,管理人员基本上是本地人员. 比较下来就行业的成熟度来说,半导体行业还是领先于国内的汽车工业. 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半导体在台湾经过30年的发展,一些国外的理念已经成功的进行了本土化.在这些行业进入大陆的时候,就没有太大的文化差异.
而汽车行业,一般来讲都是从欧美,日本直接通过合资或者其他方式进入中国.这个行业一直还存在着由于文化冲突造成的理念不一致. 这点从上汽收购双龙/罗孚的失败的案例可以看的出来. 当然也与汽车这个行业本身的各自为政有很大的关系, 在电子行业有着强力的行业协会,比如IEC,AEC等等制定了翔实完整的行业规范和标准. 但在汽车这个行业,几大整车厂好不容易坐在一起完成了TS16949. 但是其还是被几大整车厂的特殊要求搞的零零散散.
闲言少叙, 以后我会总结下质量方面遇到的难点和大家讨论.希望大家捧场.另外感谢昨天被我强拉过来的五位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