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没有绑定微信,更多功能请点击绑定

浅谈质量概念的演进和质量管理的发展

天气: 阴雨浅谈质量概念的演进和质量管理的发展
人类社会的质量活动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而现代意义上的质量管理活动则是从20世纪初开始的,随着质量管理、技术及市场的不断发展,质量的概念逐渐拓展、深化和完善。在ISO9000:2000标准中,质量被定义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质量概念的演进包括两个方面,主体的演进和客体的演进。质量概念中的主体指的是“什么的质量”,依照演进的顺序,可表达为:产品的质量——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产品、服务和过程的质量——产品、服务、过程和体系的质量,这是一个从“小”到“大”的演进过程。质量概念中的客体指的是“满足什么要求的质量”,依照演进的顺序可表达为:符合性质量,满足标准或规范要求即合格,反之则不合格;适用性质量,质量即是满足顾客要求的程度,质量好不好关键看对顾客是否适用;顾客及相关方综合满意的质量,此时的质量已经是产品、服务、过程和体系的“大质量”综合满足顾客、股东、员工、供应商及合作伙伴、社会等利益相关方的程度。
伴随着质量概念的演进,现代质量管理也在演进,从全球工业发达国家的情况看,质量管理经历了质量检验、统计质量控制和全面质量管理三大历史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可以看做第一阶段,通常称为质量检验阶段;20世纪40-50年代为第二阶段,通常称为统计质量控制阶段;第三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质量检验阶段主要是通过检验的方式来控制和保证产出或转入下道工序的产品质量,主要特点是事后把关。其倡导者是“科学管理运动”的奠基人泰勒,他首次将质量检验作为一种管理职能,从生产过程中分离出来,建立了专职检验部门和检验制度。同时大批量生产的产品技术标准的建立和公差界限的规定,也为质量检验奠定了基础。但当时质量检验主要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事后检验,无法在生产过程中进行预防和控制,而且属于非增值活动,是低质量的代价,因此人们也称之为“死后验尸”;二是全数检验,成本太高,特别是破坏性检验条件下更是无法进行。由此导致统计质量控制理论的诞生。
统计质量控制(SPC)阶段酝酿于20世纪20-30年代,形成于40-50年代。这一阶段的特征是数理统计方法与质量管理相结合,从单纯依靠质量检验的“事后把关”发展到过程控制,形成了质量预防与检验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在生产的推动下,统计学的应用有了很大发展。在20世纪20-30年代休哈特和道奇就分别提出了过程控制与抽样检验理论。统计方法的应用减少了不合格品,降低了生产费用,但统计质量控制过分强调统计方法,使人们误认为质量管理就是统计方法,而且在缺乏计算机和数理统计软件的情况下,许多人感觉难度大。随着现代大规模生产的演进,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越来越多,单纯依靠统计方法不可能解决一切质量问题,质量管理由此走上系统工程的道路。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发展,对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人们运用“系统工程”的概念,将质量问题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加以综合分析研究,实施全员、全过程、全企业的管理。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费根堡姆首先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TQC)的概念。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顾客需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把企业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一体的有效体系。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引进美国的质量管理方法后又对其进行了发展和创新。提出了全公司质量管理、首创了质量管理小组方法、田口方法、5S管理、全面生产维护、质量功能展开和丰田生产方式等,归纳了“老七种”、“新七种”质量工具并普遍用于质量改进和质量控制,使全面质量管理充实了大量新的内容。质量管理的手段不再局限于数理统计,而是全面地运用管理技术和方法。日本企业应用全面质量管理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全面质量管理的观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1979年美国质量管理专家克劳斯比出版了他的开山之作《质量免费——确定质量的艺术》,确立了“第一次就把事情作对”和“零缺陷”的理论。“零缺陷”的四项基本原则是:明确需求、做好预防、一次做对、科学衡量。1987年是质量管理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了第一套管理标准——ISO9000系列标准;摩托罗拉公司在总结70年代竞争失利的基础上提出了六西格玛方法并在公司正式实施;美国国会启动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评审,这是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重新审视和借鉴日本的发展将TQC(total qulity control)发展到TQM(total qulity management)以来的一个里程碑,为TQM建立了一个从过程到结果的卓越绩效评价框架。
由TQC向TQM的演进是质量管理由“全面的质量管理”向“全面质量的管理”的演进。国际标准化组织在ISO8402:1994中将TQM定义为“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视其为一种卓越经营的哲学和方法。但如何构建组织的TQM?如何评估TQM做到什么程度,成效如何?如何识别经营管理的优势和改进机会,并推动持续改进和创新,不断提高管理的成熟水平?于是卓越绩效(质量奖)模式应运而生。几乎所有经济发达和强劲发展的国家和地区均建立了各自的卓越绩效(质量奖)模式,以推动所在国家、地区的经营管理进步和竞争力提升。最经典的卓越绩效模式是三大质量奖: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欧洲质量奖、日本戴明奖。 为了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式,应对入世后激烈的挑战,在学习借鉴美国波多里奇奖和日本戴明奖的基础上,2001年中国质量协会启动了国家质量管理奖评审工作,从2005年起采用了新颁布的国家标准GB/T 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和GB/Z 19579《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
今天,卓越绩效模式已成为现代TQM的实施框架和评价准则,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事实上的国际标准。正如朱兰博士所言,卓越绩效模式的广泛传播,使其“成为关于TQM内容的最广为接受的定义。”

0 个评论

游客无法查看评论和回复, 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推荐文章

文章状态

  • 发布时间: 2008-06-20 10:57
  • 浏览: 4489
  • 评论: 0
  •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