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没有绑定微信,更多功能请点击绑定

如何钻出标准的牛角尖

天气: 晴朗心情: 高兴今天看了一篇关于ISO9000标准中“特殊过程”的讨论集,就“特殊过程”的确认这一个问题,几十个人争论了几十天,讨论的角度从标准条文、实际应用、审核经验等等不一而足,但最后还是没有得出一个大家都信服的结论。<?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特殊过程”这个词只是ISO9000标准中关于过程定义中的一个注释,对一个注释都能吵到这个程度,那对具体要求的条文的理解还不吵翻了天?!
在另一个论坛里,我也看到关于“返工”和“返修”定义的争论,硬是吵了一年。对于质量工作者这种咬文嚼字的牛角尖的精神,真实佩服得很。
标准以文字简练出名,读者基于不同的背景,对标准的理解,也可以有一些差异,但是我以为对标准的理解和实施要跳出文字的牛角尖,多考虑标准的实质性要求,考虑如何有效实施的问题,而不是在文字上下功夫。
标准原文是英文写的,翻译成中国字已经多了一层翻译者的理解,我们再来对中文条文咬文嚼字,岂不是有些意思?
当然,也有人会提出:对标准理解不清楚,如何谈实施?
我并不反对深入理解标准,我反对的是钻标准的牛角尖。
从最近接受几个国外厂商的第二方审核来看,我感觉我们的质量管理走入了两个死胡同,一是认证,二是统计工具,而对于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则关注甚少。其实现在国外第二方认证也好,第三方认证也好,已经逐渐跳出咬文嚼字的扣条文式审核,而是更关注体系运作的有效性,关注企业绩效的提升,关注持续改进。这就是所谓的绩效审核。
按照绩效的观点,返工、返修如何定义和区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于返工、返修是否有统计分析?返修、返工中暴露的问题是否得到识别并改进?“特殊过程”的界定也不重要,重要的企业是否识别出“关键流程”,并对关键流程采取了有效的控制。如果一个过程很特殊,但是它对质量特性的形成不起关键作用,及时界定出来这样的“特殊过程”,也没有实际的意义啊。

2 个评论

游客无法查看评论和回复, 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quality_chenpin
quality_chenpin

思考中的黑带,可与您讨论工作、学习生活中任何问题。政治免谈。

推荐文章

文章状态

  • 发布时间: 2006-03-31 13:40
  • 浏览: 1956
  • 评论: 2
  •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