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UL认证,UL认证公司
中外认证企业已加速合作步伐
10月31日,由中美两个检验认证业巨头合资成立的UL美华认证有限公司广州办事处举行开业典礼。11月1日就是中国第一部《认证认可条例》开始施行的日子。对于深谙市场的合作双方,北美第一、全球领先的安全测试和认证机构———美国安全检测实验室公司(UL)和中国最大的检验认证公司———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CCIC)来说,2003年确实是合作的最佳时机。
政府监管重新洗牌
今年是中国进出口检测认证体系发生巨大动荡的一年。过去由国家质检总局一手掌控的进出口检测认证业务,开始了新的分化组合。7月1日,中国检验认证集团(CCIC)在北京挂牌,其前身是从质检总局剥离出的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总公司;8月1日,中国第一个强制性产品认证———3C认证整合了原有的产品安全认证制度CCEE和进口安全质量许可制度CCIB标志,开始全面推行;11月1日,《认证认可条例》颁布施行,中国开始实行统一的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制度,为全面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和参与经济全球化打下了法制基础。中国认证认可体系开始了新的游戏规则:政府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标准,通过市场准入机制实现监管,获得认证认可资格的机构执行标准;允许设立外商投资的认证机构和境外认证机构的代表处。
与此同时,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已经成为国际贸易摩擦中的主要形式,通过相关的认证认可是跨越这种贸易壁垒的有效方式。在上月举行的第94届广交会上,无论是美的、科龙还是海尔,家电名企都不忘了在展位贴出一长串认证标志:国际电工CB、欧共体CE、美国UL、德国GS、加拿大CSA……中国的出口企业已经认识到,这些具有国际信用的认证是产品打进国际市场的“通行证”。而中国对外贸易近年的高速增长直接带来进出口产品巨大的认证需求,中外认证企业在其中窥到无限的商机。
正是在这种基础上,中国唯一的、综合性的检验认证公司CCIC确立其目标为———“建立以‘检验、鉴定、测试、认证’为主业的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国有控股企业集团”,而国际检测认证巨头则纷纷加速在华的市场开拓。
合作实现几何级拓展
实际上,UL美华在今年1月13日就已经在苏州注册成立,UL和CCIC共同投资1500万美元,各占50%的股权。中方代表副总经理李建军说,选择UL作为中检集团的合作伙伴是基于双方20多年的诚信关系。
从1980年开始,中检集团的前身就已经成为UL在中国的分包者,负责UL认证在国内的跟踪检验工作。此次合资,CCIC可以借助UL在全球的网络推广中国的3C认证。尽管CCIC在许多国家已设立了海外公司和代表处,但相比之下,UL仅去年一年就有超过170亿的标志被贴在进入市场的商品上,全球有6000名左右的雇员,发展了800多个UL安全标准;这个巨大的网络是CCIC今后走向世界的一个有力辅助。而UL美华是美国安全检测实验室公司在全球的第一个合资公司。有125个检测中心遍布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的UL,在进入中国市场时还是小心翼翼地选择合资作为桥梁。“中国是一个很特殊的市场。”UL美华的总经理钟正这样形容。因此与对中国客户、商业和法规都非常了解的CCIC合作,为UL在中国的业务发展扫清了很多政策障碍和公关障碍。
事实上,这种合作最实在的受益者还是本土企业。UL美华公司成立之前,许多中国企业必须将产品资料送往UL美国总部进行检测、认证,以获得出口美国市场的资格认定。这一过程所需周期长,为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带来了很大不便。随着新公司的建立,中国厂商不再需要把申请材料寄送到国外,还可以直接用人民币支付费用,极大地节省了时间和成本。除了瞄准中国企业,UL美华还挖掘对华出口企业的商机。今年5月UL美华获准成为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3C的代理申办机构。这使得UL美华在为中国客户提供国际认证服务的同时,还可以协助海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
在中国检测认证体系真正走向市场化,竞争日益激烈化的时候,中外合作的步伐日益加快。其实,无论是外资独资、中外合资还是中国企业大胆外拓,人们最希望看到的是:认证认可市场的秩序日益规范,并由此促进中国与世界更密切的贸易交往。
信息来源:《华南新闻》 2003年11月04日 第二版 张翼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