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46_以“ZD”之名,向“AQL”宣战
以“ZD”之名,向“AQL”宣战
ZD:Zero Defects;零缺陷
AQL:Accept Quality Leval;允收质量水平
顾名思义,AQL,可以允许不良存在。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这样的标准,让过程控制中,针对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免战牌;
AQL是否真的适合企业发展?
在进行质量控制的时候,有一个词汇是经常被提及的,“质量成本”,我们是否需要拿出足够的质量成本来进行质量管控呢?
在质量界,也有这样一段话:“质量达到客户要求就是好质量。”客户要求60分,如果我们做到80分,就要多出20分的努力,可能就意味着多出20分的成本。
成本,质量。这两个,真的是如此的不容调合吗?
可是,当问题摆在面前的时候,我们会如何处理?以AQL为准,安然接受。还是继续认真地加以解决?
上述的几个问题,今天一直围绕在我脑海中。
问题的存在,是否真的有其必然性?
30岁前,我觉得,问题还是存在一些的好,至少这样,才可以体现你的存在价值。30岁后发现,对于问题的容忍,却是在不断的挑战我的耐性。在奔四的年龄段,似乎已经不太可以容忍问题的存在。特别是一些问题,本不需要再多成本投入,只需要一些“认真”就可以解决的问题。问题的存在,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更像是对我的一种挑衅。问题的继续存在,似乎,只能证明自己的无能。
由此,带出了我对另一个问题的思考:“管理者的作用”(此话题,暂定为后续的文章中再详细解说)。
问题的解决,成本竟然会有多大?
这里,可以举例说明:
1) 当接手刚刚将组员全部开除的工程部底片组的时候,老大给了一个月“质量不问责”的承诺,首先自己直接深入到最前沿的岗位,包括将自己密闭在熏片房一天,直接在无保护的条件下观察底片在氨水中的变化特征,直到就餐时,见到吃的,就恶心、反胃。就是通过这样的亲密接触,直接抓取第一手的数据,并用了二周的时间,完善出当时公司里的第一套系统的培训教材“底片组培训教材”(包括工艺设计,问题点的因应对策等),将各组人员以工作岗位细分后,利用一个月的最后一周时间,将对应岗位的知识直接进行一对一的培训。最终实现一个月后,质量达到稳定。后期再通过四周时间,每周人员轮岗一次的方式,使全组人员达到底片全能的水平,再由每个人的技术特点,分成不同的班次,使得每一个班级,都具备底片组最强水平。从而进一点保证了底片组的质量稳定;【而对“全组新员工”,这个问题,不可谓不大,当时,只是凭着对几本管理小说的理解,特别是“目标”中的启示,直击现场,走动式管理,培训系统化,物尽其用,人员组合配置等,除了一个月的“质量不问责”外,几乎没有过多的成本投入,最为关键的是,当全组稳定运作后,后期的不良成本,大为下降。后期在全体组员的大力配合下,我们汇总出了一系统的理论成果:“底片缩涨探究”(此方法的总结,是当时PCB行业中停留在冰箱,烘箱等方式解决之外,第一次提出由设计端,通过定量补偿的方法加以解决),从而稳定了批量生产的稳定性,同时也延长了底片的使用寿命,继而也达到了节简成本的目的。】
2) 接手二厂的生产线时,针对一条没有设置中检的显影线,为了可以使2mil/2mil图形最终的CPK达到1.33以上,并做到一次过。我们对前段的曝光、药水配比、传输速度,每个压力表,都做了标准的验证,并做好最终的标识与说明(当时自己同时负责全厂的体系导入与建立),针对所有员工的培训,我们全部是直接在现场做出明确的要求,若有不符,当场就加以指正;【此处的问题点,将会更加的分散。她的问题,甚至分散到一支压力表中,如果对其中任何一点,任何一支压力仪表忽略的话,在这样没有中检的显影线中,将直接产生出批量的不良品。此处的“ZD”作用,将显示的更为重要】
如果上述的问题,我们采用了AQL的思路,结果又会如何?
要做到“ZD”,要求管理人员,不仅具有跨界的能力,同时,也要具备非常认真的态度。
对的,“认真”的态度。而对大多数的问题,我们需要付出的最大的成本,可能就是“认真”。
认真,意味着给自己找事;
认真,意味着多做了自己本不该做的事;
认真,意味着将承担更多的责任;
认真,意味着将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
多了认真,AQL对我们还有意义吗?
以“零缺陷”的目标,不断的去挑战AQL中的问题,让AQL失去她存在的意义;
注:此文并不是否决AQL,而是否决将AQL带入问题的解决中,否决那种将AQL中所容忍的问题视为正常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