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51.3-2002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st1\:*{behavior:url(#ieooui) }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普通表格;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fareas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0400;
mso-fareast-language:#0400;
mso-bidi-language:#0400;}
GB/T 451.3-2002
前言
本标准是对GB/T 451.3-1989《纸和纸板厚度的测定法》的修订。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 534:1988《纸和纸板— 厚度和层积紧度或单层紧度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T 451.3-1989,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造纸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曦、李兰芬、王华佳、宋川。
本标准委托全国造纸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Ga/T 451.3-2002
ISO 前言
ISO ( 国
际标准化组织)是国家标准团体(ISO成员)的一个世界性联合会。通常国际标准的制定工
作由ISO技术委员会进行。对某个技术委员会确定的项目感兴趣的每一成员都有权派代表参加该技术
委员会,无论是官方的和非官方的国际组织,只要与ISO有联系,同样可以参加该项工作。ISO与IEC
(国际电工委员会)在电工标准方面密切合作。
技术 委 员 会采纳的国际标准草案在ISO委员会承认为国际标准之前要经过各成员的投票,要求至
少有75%的成员投赞成票.
ISO 5 34 由ISO/TC6负责,第二版将代替ISO
438:1980和ISO 534:1980,并引人了紧度和层积紧
度的概念。
附录 A 是标准的一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纸和纸板厚度的测定
Paper and
board-Determination of thickness
GB /'r 4 51.3-2002
idt ISO 534:1988
代替GB/T 451.3-1989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纸和纸板厚度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单层或多层的纸和纸板,但不适用于瓦楞纸板。
2 引用标准
下列 标 准 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T 4 50-2002 纸和纸板试样的采取(eqvI SO 186:1994)
GB /T 4 51.2-2002 纸和纸板定量的测定(eqvI SO 536:1995)
GB /T 1 0739-2002 纸、纸板和纸浆试样处理和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eqvI SO 187:1990)
3 术语
本 标 准 采用下列定义。
3.1 厚度thickness
纸 或 纸板 在两测量面间承受一定压力,从而测量出的纸或纸板两表面间的距离,其结果以毫米或
微米表示。
3.2 单层厚度single sheet thickness
来用 标 准 试验方法,对单层试样施加静态负荷,从而测量出的纸或纸板的厚度。
3.3 层积厚度bulk thickness
采用 标 准 试验方法,对多层试样施加静态负荷,从而测量出多层纸页的厚度,再计算得出单层纸的
厚度。
3.4 单层紧度single sheet density
单位 体 积 纸或纸板的质量,由单层厚度计算得出,以克每立方厘米表示。
3.5 层积紧度bulk density
单位 体 积 纸或纸板的质量,由层积厚度计算得出,以克每立方厘米表示。
注 单 层 厚度常简称为厚度.单层紧度常简称为紧度。
4 原理
4.1 在规定的静态负荷下,用符合精度要求的厚度计,根据试验要求测量出单张纸页或一叠纸页的厚
度,分别以单层厚度或层积厚度来表示结果。
4.2 根据纸或纸板的定量和单层厚度或层积厚度,分别计算出单层紧度或层积紧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f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2-06-13批准2002一12一01实施
GB/T 451.3-2002
5 仪器测定要求
厚度 仪 装 有两个互相平行的圆形侧t面,将纸或纸板放人两测量面间进行侧量。测量过程中测盈面
间的压力应为(100士10)kPa,采用恒定荷重的方法,以确保两侧量面间的压力均匀,偏差应在规定范
围内。
特殊 纸 或 纸板按产品标准的规定.可采用不同压力进行测定。
两个 测 量 面组成厚度计的主体,即一个测量面被固定,另一个测量面能沿其垂直方向移动。
其 中一 个 测量面的直径为(16.。士。5)mm,另一个测量面的直径不应小于此值,这样在测童厚度
时受压测量面积通常为200 mm',
当厚 度 计 的读数为零时,较小的测量面的整个平面应与较大测量面完全接触。
厚度 计 的 性能要求,应按附录A指定的方法进行校准,厚度计应符合表1的规定。
弃 1 厚 1V 计
的
性
能
抓
宁
厚度计性能最大允许值
示 值 误 差
两侧t面间平行度误差
示 值 重 复性误差
士2.5 fm或士。.5%
5p m 或 1%
2.5 ”m或。.5%
注
I厚度计性能的最大允许值是在衷里两数值中的较大者。
2以百分数表示误差,是指试样厚度的百分数。
3对于非常薄的纸,储要使用性能更好的仪器进行侧定。
6 试样的采取
试样的采取应按GB/T 450的规定进行,平均样品的张数应不少于5张。
了试样处理
按GB/T 10739进行温湿处理。
8 厚度计的校验
常用 的 厚 度计濡定期校准其示值重复性误差、示值误差及两测量面间的压力和平行度。当测t薄型
纸时,应在测试温度下校对厚度计。
9 试脸步赚
9.1 单层厚度的测定
将五 张 样 品沿纵向对折,形成10层。然后沿横向切取两叠1/100M
E的试样,共计20片试样。用厚
度计分别测定每片试样的厚度值,每片试样应测定一个点。如果侧定单层紧度,应用天平称取20片试样
的质量,并按GB/T 451.2 计算出定量。
9.2 层积厚度的测定
从所 抽 取 的五张样品上切取40片试样,每10片一叠均正面朝上层叠起来,制备成四叠试样。用厚
度计分别测定四叠试样的厚度值,每一叠测定三个点。如果测定层积紧度,应用天平称取40片试样的质
量,并按GB/T 451.2计算出定量。
93 横幅厚度差的测定
随 机 抽 取一整张纸页,沿横向纸幅均匀切取不少于六片试样,用厚度计分别测定每片试样的厚度
值。每片试样测定三个点,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片试样的测定结果。
Gs/T 451.3-2002
9.4 测定过程
首先 调 好 仪器零点,将试样放人张开的侧I面间。测试时慢慢地以低于3m m/。的速度将另一测量
面轻轻地移到试样上,注惫应避免产生任何冲击作用。待指示值稳定后,但应在纸被“压陷”下去前读数,
通常在(2-5)。内完成读数,应避免人为地对厚度计施加任何压力。
10 结果的裹示
10.1 厚度
计算 每 片 试样的厚度平均值,得到单层厚度。计算多层厚度的平均值,再除以层数,得到层积厚度。
厚度均以毫米或微米表示,修约至三位有效数字(对于过薄的纸,可按产品标准取有效数字)。
10.2 横幅厚度差
绝对 横 幅 厚度差与相对横幅厚度差分别按式(1)和式(幻进行计算。
S, = T m.二
一 T m . “ ··
···
··”
··
·.· ··· ·· ··, ··.· ··
···
··? ? ( 1 )
Sz(%)= (T-‘一Tm;o)/T X 100
(2)
式中:S,— 绝对横幅厚度差,mm;
Sz —
相
对
横幅厚度差;
T、
二—
厚度最大值,mm;
了m 。— 厚度最小值,mm;
T—
厚
度
平
均值,mm,
10.3 紧度
按 式 (3 )计算紧度D,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
(3)
式中:G— 试样定量.H/m,;
S—
试
样
厚
度,/am,
报告 结 果 准确至二位小数。
如果 式 ( 3)中G为层积厚度试样的定量,S为层积厚度,则计算结果为层积紧度。
11 试脸报告
试验 报 告 应包括下列项目:
a) 本
标
准号;
b) 测
量
面间的压力;
c) 纸
或
纸板的单层厚度值或层积厚度,根据要求报告横幅厚度差
d) 纸
或
纸板的单层紧度或层积紧度;
e) 测
定层
积厚度试样的层数,
f) 与
本标
准方法不同的情况。
Gs/T 451.3-2002
附 最A
(标准的附录)
厚度计的校准
A1 受压测,面的平整性
仔细擦净受压测量面表面,并使他们稍微离开一些,对着明亮的光线能看到缝隙。当从两个相互垂
直的方向观察测量面时.该缝隙应是很均匀的。
A2 施加于侧f面的压力
任何适宜于校准施加压力精确度和均匀性的方法都可以使用。
A3 厚度块规
厚度 值 相 当于厚度计全量程的10肠,30%,50%,70%和90%的专用或标准块规,每个块规的厚度
误差不应超过士1 pm,
A4 侧f示值的,复性误差和示值误理
A4.1 当两个受压测量面相互接触时,厚度计的读数应为零,在随后的测量过程中不应重调零点。
A4.2 张开两个受压测量面的缝隙,然后重新让其相互接触上(见9-4),记录厚度计的读数,重复这一
步骤至少五次。
A4.3 取一块符合A3规定的厚度块规,置于两测量面之间,然后将测量面紧靠在块规上,记录厚度计
的读数,重复这一步骤至少五次。
A4.4 将其余块规逐一置于两测量面间,重复A4.3的操作步骤。
注 :块 规
应单个使用,不能组合使用.
A4.5 重复A4.2的操作步骤.
A4.6 在厚度计上读取每一块规的侧定数值并计算。
a) 测 t 示值的重复性误差即五个或更多个读数的标准偏差;
b) 示
值
误差即五个或更多个读数的平均值与厚度块规之间的差值。
A5 受压测.面的平行度
A5.1 将A3规定的厚度块规放人两个测量面间,并尽量使之接近一侧的边缘。然后将测且面紧靠块
规,记录厚度计的读数。
A5.2 将同一块规置于两测A面间,尽量使之接近与A5.1 正好相对的边缘。然后将测量面紧靠块规,
再次记录厚度计的读数。
A5.
A5.
在垂直通过A5.1 和A5.2测量点的直径边缘上,重复A5.1 和A5.2的操作步骤。
将其余厚度块规逐一重复A5. 1,A5.2和A5.3的操作步熟。,
J
月
q
注:厚度块规应单个使用,不能组合使用.
GB/T 451.3-2002
A5.5 按式(Al)计算使用每一块规时的平行度误差。
A= 0.5Vd.'+d22 ? ?
(A1)
式中:d,
d,
受压测量面直径两端测量值间的差值,MM;
与获得d;值时的受压测量面直径相垂直的直径两端测量值间的差值,m m .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st1\:*{behavior:url(#ieooui) }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普通表格;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fareas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0400;
mso-fareast-language:#0400;
mso-bidi-language:#0400;}
GB/T 451.3-2002
前言
本标准是对GB/T 451.3-1989《纸和纸板厚度的测定法》的修订。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 534:1988《纸和纸板— 厚度和层积紧度或单层紧度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T 451.3-1989,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造纸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曦、李兰芬、王华佳、宋川。
本标准委托全国造纸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Ga/T 451.3-2002
ISO 前言
ISO ( 国
际标准化组织)是国家标准团体(ISO成员)的一个世界性联合会。通常国际标准的制定工
作由ISO技术委员会进行。对某个技术委员会确定的项目感兴趣的每一成员都有权派代表参加该技术
委员会,无论是官方的和非官方的国际组织,只要与ISO有联系,同样可以参加该项工作。ISO与IEC
(国际电工委员会)在电工标准方面密切合作。
技术 委 员 会采纳的国际标准草案在ISO委员会承认为国际标准之前要经过各成员的投票,要求至
少有75%的成员投赞成票.
ISO 5 34 由ISO/TC6负责,第二版将代替ISO
438:1980和ISO 534:1980,并引人了紧度和层积紧
度的概念。
附录 A 是标准的一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纸和纸板厚度的测定
Paper and
board-Determination of thickness
GB /'r 4 51.3-2002
idt ISO 534:1988
代替GB/T 451.3-1989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纸和纸板厚度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单层或多层的纸和纸板,但不适用于瓦楞纸板。
2 引用标准
下列 标 准 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T 4 50-2002 纸和纸板试样的采取(eqvI SO 186:1994)
GB /T 4 51.2-2002 纸和纸板定量的测定(eqvI SO 536:1995)
GB /T 1 0739-2002 纸、纸板和纸浆试样处理和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eqvI SO 187:1990)
3 术语
本 标 准 采用下列定义。
3.1 厚度thickness
纸 或 纸板 在两测量面间承受一定压力,从而测量出的纸或纸板两表面间的距离,其结果以毫米或
微米表示。
3.2 单层厚度single sheet thickness
来用 标 准 试验方法,对单层试样施加静态负荷,从而测量出的纸或纸板的厚度。
3.3 层积厚度bulk thickness
采用 标 准 试验方法,对多层试样施加静态负荷,从而测量出多层纸页的厚度,再计算得出单层纸的
厚度。
3.4 单层紧度single sheet density
单位 体 积 纸或纸板的质量,由单层厚度计算得出,以克每立方厘米表示。
3.5 层积紧度bulk density
单位 体 积 纸或纸板的质量,由层积厚度计算得出,以克每立方厘米表示。
注 单 层 厚度常简称为厚度.单层紧度常简称为紧度。
4 原理
4.1 在规定的静态负荷下,用符合精度要求的厚度计,根据试验要求测量出单张纸页或一叠纸页的厚
度,分别以单层厚度或层积厚度来表示结果。
4.2 根据纸或纸板的定量和单层厚度或层积厚度,分别计算出单层紧度或层积紧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f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2-06-13批准2002一12一01实施
GB/T 451.3-2002
5 仪器测定要求
厚度 仪 装 有两个互相平行的圆形侧t面,将纸或纸板放人两测量面间进行侧量。测量过程中测盈面
间的压力应为(100士10)kPa,采用恒定荷重的方法,以确保两侧量面间的压力均匀,偏差应在规定范
围内。
特殊 纸 或 纸板按产品标准的规定.可采用不同压力进行测定。
两个 测 量 面组成厚度计的主体,即一个测量面被固定,另一个测量面能沿其垂直方向移动。
其 中一 个 测量面的直径为(16.。士。5)mm,另一个测量面的直径不应小于此值,这样在测童厚度
时受压测量面积通常为200 mm',
当厚 度 计 的读数为零时,较小的测量面的整个平面应与较大测量面完全接触。
厚度 计 的 性能要求,应按附录A指定的方法进行校准,厚度计应符合表1的规定。
弃 1 厚 1V 计
的
性
能
抓
宁
厚度计性能最大允许值
示 值 误 差
两侧t面间平行度误差
示 值 重 复性误差
士2.5 fm或士。.5%
5p m 或 1%
2.5 ”m或。.5%
注
I厚度计性能的最大允许值是在衷里两数值中的较大者。
2以百分数表示误差,是指试样厚度的百分数。
3对于非常薄的纸,储要使用性能更好的仪器进行侧定。
6 试样的采取
试样的采取应按GB/T 450的规定进行,平均样品的张数应不少于5张。
了试样处理
按GB/T 10739进行温湿处理。
8 厚度计的校验
常用 的 厚 度计濡定期校准其示值重复性误差、示值误差及两测量面间的压力和平行度。当测t薄型
纸时,应在测试温度下校对厚度计。
9 试脸步赚
9.1 单层厚度的测定
将五 张 样 品沿纵向对折,形成10层。然后沿横向切取两叠1/100M
E的试样,共计20片试样。用厚
度计分别测定每片试样的厚度值,每片试样应测定一个点。如果侧定单层紧度,应用天平称取20片试样
的质量,并按GB/T 451.2 计算出定量。
9.2 层积厚度的测定
从所 抽 取 的五张样品上切取40片试样,每10片一叠均正面朝上层叠起来,制备成四叠试样。用厚
度计分别测定四叠试样的厚度值,每一叠测定三个点。如果测定层积紧度,应用天平称取40片试样的质
量,并按GB/T 451.2计算出定量。
93 横幅厚度差的测定
随 机 抽 取一整张纸页,沿横向纸幅均匀切取不少于六片试样,用厚度计分别测定每片试样的厚度
值。每片试样测定三个点,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片试样的测定结果。
Gs/T 451.3-2002
9.4 测定过程
首先 调 好 仪器零点,将试样放人张开的侧I面间。测试时慢慢地以低于3m m/。的速度将另一测量
面轻轻地移到试样上,注惫应避免产生任何冲击作用。待指示值稳定后,但应在纸被“压陷”下去前读数,
通常在(2-5)。内完成读数,应避免人为地对厚度计施加任何压力。
10 结果的裹示
10.1 厚度
计算 每 片 试样的厚度平均值,得到单层厚度。计算多层厚度的平均值,再除以层数,得到层积厚度。
厚度均以毫米或微米表示,修约至三位有效数字(对于过薄的纸,可按产品标准取有效数字)。
10.2 横幅厚度差
绝对 横 幅 厚度差与相对横幅厚度差分别按式(1)和式(幻进行计算。
S, = T m.二
一 T m . “ ··
···
··”
··
·.· ··· ·· ··, ··.· ··
···
··? ? ( 1 )
Sz(%)= (T-‘一Tm;o)/T X 100
(2)
式中:S,— 绝对横幅厚度差,mm;
Sz —
相
对
横幅厚度差;
T、
二—
厚度最大值,mm;
了m 。— 厚度最小值,mm;
T—
厚
度
平
均值,mm,
10.3 紧度
按 式 (3 )计算紧度D,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
(3)
式中:G— 试样定量.H/m,;
S—
试
样
厚
度,/am,
报告 结 果 准确至二位小数。
如果 式 ( 3)中G为层积厚度试样的定量,S为层积厚度,则计算结果为层积紧度。
11 试脸报告
试验 报 告 应包括下列项目:
a) 本
标
准号;
b) 测
量
面间的压力;
c) 纸
或
纸板的单层厚度值或层积厚度,根据要求报告横幅厚度差
d) 纸
或
纸板的单层紧度或层积紧度;
e) 测
定层
积厚度试样的层数,
f) 与
本标
准方法不同的情况。
Gs/T 451.3-2002
附 最A
(标准的附录)
厚度计的校准
A1 受压测,面的平整性
仔细擦净受压测量面表面,并使他们稍微离开一些,对着明亮的光线能看到缝隙。当从两个相互垂
直的方向观察测量面时.该缝隙应是很均匀的。
A2 施加于侧f面的压力
任何适宜于校准施加压力精确度和均匀性的方法都可以使用。
A3 厚度块规
厚度 值 相 当于厚度计全量程的10肠,30%,50%,70%和90%的专用或标准块规,每个块规的厚度
误差不应超过士1 pm,
A4 侧f示值的,复性误差和示值误理
A4.1 当两个受压测量面相互接触时,厚度计的读数应为零,在随后的测量过程中不应重调零点。
A4.2 张开两个受压测量面的缝隙,然后重新让其相互接触上(见9-4),记录厚度计的读数,重复这一
步骤至少五次。
A4.3 取一块符合A3规定的厚度块规,置于两测量面之间,然后将测量面紧靠在块规上,记录厚度计
的读数,重复这一步骤至少五次。
A4.4 将其余块规逐一置于两测量面间,重复A4.3的操作步骤。
注 :块 规
应单个使用,不能组合使用.
A4.5 重复A4.2的操作步骤.
A4.6 在厚度计上读取每一块规的侧定数值并计算。
a) 测 t 示值的重复性误差即五个或更多个读数的标准偏差;
b) 示
值
误差即五个或更多个读数的平均值与厚度块规之间的差值。
A5 受压测.面的平行度
A5.1 将A3规定的厚度块规放人两个测量面间,并尽量使之接近一侧的边缘。然后将测且面紧靠块
规,记录厚度计的读数。
A5.2 将同一块规置于两测A面间,尽量使之接近与A5.1 正好相对的边缘。然后将测量面紧靠块规,
再次记录厚度计的读数。
A5.
A5.
在垂直通过A5.1 和A5.2测量点的直径边缘上,重复A5.1 和A5.2的操作步骤。
将其余厚度块规逐一重复A5. 1,A5.2和A5.3的操作步熟。,
J
月
q
注:厚度块规应单个使用,不能组合使用.
GB/T 451.3-2002
A5.5 按式(Al)计算使用每一块规时的平行度误差。
A= 0.5Vd.'+d22 ? ?
(A1)
式中:d,
d,
受压测量面直径两端测量值间的差值,MM;
与获得d;值时的受压测量面直径相垂直的直径两端测量值间的差值,m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