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没有绑定微信,更多功能请点击绑定

一个小沙弥从师父那里学到的管理学

文章有点长啊有点长……

寺院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在于,通过行为的规范保证集体生活、工作的井然有序,而又经由思维的训练,使僧人们的思维灵动而活跃。这就是“文明其行为,野蛮其思维”,文明其行为与野蛮其思维,也是寺院教育的两个主要目标。
通常来说,“野蛮其思维”比“文明其行为”更难理解,那么我们的讲解就从“野蛮其思维”——寺庙的思维训练开始。 凡是熟悉组织管理学的人,应该都知道彼得原理彼得原理: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的原理。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却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而无所作为。对一个组织而言,一旦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滞。 很多时候,作为管理者的出发点是非常好的:希望自己的下属能够尽快成长;以提拔作为对下属的奖励。但很多时候,你希望下属成为管理者,并不代表他就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多种,比如说提拔的时机不对;比如说提拔了不合适的人——有的人适合做管理工作,有的人不适合做管理工作等等。但我要说,最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对被提拔者的教育。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管理能力是可以培养的,管理思维是可以锻炼的。而培养与锻炼的关键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管理者是否有足够的耐心教育下属;二是被管理者是否真诚地愿意学习。如果缺乏这两方面的动力,就很容易陷入实用主义的泥潭——为提拔而提拔。 下面的例子,是我刚进寺庙成为一个小沙弥时,我的师父教我如何做管理工作的。从中可以看出寺庙教育的特色,以及寺庙是如何锻炼人的思维的。 “远古的时候,国家管理老百姓叫‘牧民’。《管子》的第一章就是《牧民篇》,你不是读过了吗?”万行师父坐在同光禅师舍利塔的塔基上,把割麦子的镰刀往边上一推,说。 “师父,我以后还用得着管庙吗?”我问。 “怎么就不用管庙呢?”师父问。 “我还是读书吧!”我靠在万行师父身边,看着他,师父已经七十多岁了,掉了几颗牙,还没有安假牙,腮帮子微微地往里瘪。 “光读书?哪能读一辈子书呢?读书是为了更好地做事情,不能为读书而读书。”万行师父转过头来看了我一眼,“要是只读书不做事,那读书有什么用!将来,国家政策放开了,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寺院要重建,要恢复讲经说法,寺院教育肯定要做的。还是要你们出来发大心、做事情,哪能为读书就躲起来自己享清闲呢?” “我喜欢读书,管寺院肯定不行!” “尽瞎说。管寺院哪有那么难?你们现在不是在学沙弥律吗?” “是!老法师说,过一段时间还要学习《禅林宝训》和《百丈清规》呢!” “好啊!老法师很慈悲,你们就好好学吧,将来要发心做事情。”万行师父拿起镰刀在塔基上敲了一下,而后接着说,“我们庙里有很多东西可以学习,寺庙管理不需要专门去学。你看,我们学习个人行持的规矩、学习常住的规则,还有各种《丛林清规》。这些都是做寺院管理时需要读的。寺庙里的管理,方方面面都有章可循。寺庙管理最重要的是发大心、放大心胸,要公正、公道,做事情要公开,做到了这三点,寺庙管起来就不会有大纰漏。” “很多事情,我不会做怎么办?”我有些担心地问师父。 “管理不是要你去什么事都自己做,如果是那样,就不叫管理了。”万行师父说。 “不做事还叫管理?”现在想起来,当时的这个问题有些傻气。 “傻孩子,管理就是自己想做更多的事情,但是在自己没有时间、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做的时候,请别人来帮忙。”师父说。 “他们愿意吗?”我问得更傻,“他们凭什么要帮我们做呢?” “凭什么?”师父说完,爽声大笑起来,“傻孩子一个嘛!不过,问得很直接。”说完,又是大笑,“问得很好。” 我看着万行师父在笑、在说,心里却在想着:“别人凭什么要帮我们做事情呢?”心里在想,眼睛只是望着师父。就听见师父说:“你没往深里面再想想?” 师父见我摇头,又接着说:“你看,寺庙里的师父们为什么都在尽心尽力地发心做事?从来不会因为个人得失而闹情绪。所有的人都在任劳任怨,为常住发心。社会上的人要工作,目的是要养家糊口;要多挣一点儿钱,过更好的日子。我们出家人不一样,我们是为了一个信念,要了脱生死,获得生命的解脱和安详。这是人生最高尚的追求,为了这个解脱,我们可以抛开一切,即使是生命,也不会吝惜。当然,出家人做这些事情,不光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更多的人。现在,社会发达了、进步了,但是,困惑也更多了。我们出家人能做的是什么?就是能帮助他们解脱内心的困惑。” “他们自己为什么不想办法解决呢?” “他们太忙,要么没时间去找,要么根本就没想到要彻底解脱,只是想吃些缓解的药。所以,他们更愿意到药店里去买现成的药。有时候,寺庙就像一个大药铺。我们一方面要自己健康,同时还要为普通的老百姓做药,好卖给他们。如果我们做的药效果越好,来买的人就越多。”师父很认真地说。说得让我想笑,又不敢笑,就坐在一边静静地听师父说,“药铺子大了,人手多、事情多,经常需要捋一捋、顺一顺,这就是管理。” “这就是管理呀?”我问。 “是!管理还是要分一分的,有管事情的,也有管‘管事情’的人的;而后再往上,还有管这些管更多人的。管人的事情,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管理。” “怎么管呢?” “管理就是做人!最糟糕的是用条条框框来管理,高尚的管理是管人心,让人自觉管理自己。” “要是人不自觉,怎么办?” “那是最基本的规约管理,现在叫制度化管理。你要记着,高尚的人心管理、自觉性的自我管理是要有完备的规约、制度做最基本的条件。要是连这个最基本的框架和共同遵守的规约都没有,就根本不要谈管理了。那些条条框框都是墙,总想出去的人,就总会碰上去;要是根本就没想越轨的人,那些墙对他们来说,就一点儿都不碍事,反倒成了安全的保障。管理最终要做的是关注人们的观念,导向他们的观念,改善他们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这就是管理人心。”师父静静地解释着。 “师父,你说的是大道理。”我站起身来,坐到师父身后,帮师父捶捶背,问师父,“您刚才说,管理就是叫别人来帮我们做事,我听得不太明白。您能说得好玩一点儿吗?” “谢谢!”师父伸过手来,拍了拍我的手臂,而后说,“行!我们刚才说到了,《管子》的头一篇是《牧民》,讲的就是管理民众的目的和方法。我昨天看见你在背贾谊贾夫子的《论积贮疏》,是吗?” “是!” “《论积贮疏》的开头有一句话,叫‘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是不是?” “是!” “《论积贮疏》引的这一句就出自《管子》头一篇《牧民》。原话是‘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说的是,老百姓丰衣足食后才能守礼节、知荣辱。其实,《管子》的立意,更重要的在后面一段,他说: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逸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能逸乐之,则民为之忧劳。能富贵之,则民为之贫贱。能存安之,则民为之危坠。能生育之,则民为之灭绝。故刑罚不足以畏其意,杀戮不足以服其心。故刑罚繁而意不恐,则令不行矣。杀戮众而心不服,则上位危矣。故从其四欲,则远者自亲;行其四恶,则近者叛之,故‘知予之为取者,政之宝也’。 “管子的意思是,管理时要充分了解被管理者的需求,以及他们在想什么,之后再把给予当做获取。这就是管理的根本核心。如果理解了这一层含义,管理就是技术;如果不了解,管理就复杂了,因为纠葛到了错综复杂的人情世故之中而不能自拔。” 师父的记性真好,几十年前背的东西,到现在还能记得住。 “如果单纯是技术,是不是就容易了呢?”我问。 “当然,纯粹的技术问题,相比较于复杂的关系、人情世故而言,就要简单多了。” “技术怎么管?” “就拿西墙外李惊喜家的羊来说吧!你知道惊喜现在放了多少只羊吗?” “知道。他放的羊很少,才十几只。” “是,真少。”师父附和道,“要是现在给你50只羊,你能放得过来吗?” “能!” “100只羊呢?” “也行!” “再多一些呢?” “太多了就忙不过来了!” “真好!如果庙里给你150只羊让你放,你可能就管不过来了。是吗?” “那么多,肯定不行!” “怎么办?” “叫道海师跟我一起放,行吗?” “不行,他有别的事情要做。你想想看,还有别的办法吗?” “我可以带后院的狗去吗?” “行!但是,你想过没有,后院的狗会看羊吗?要是没有经过训练的狗,会不会把羊咬死呢?” 那怎么办?” “你会教狗吗?训练它帮你照顾羊,不让羊乱跑,又不会把羊咬死。你能行吗?”师父问。 “行!我会教它,让它帮我赶羊,不让羊乱跑。” “过了两年,羊下了很多小羊,我们庙里的羊多了,有400只,或者500只羊。怎么办?”师父耐心地启发我,“是不是要再盖几个羊圈?一只狗不够了,要不要再养几只狗?如果再多了呢?” “狗太多了,我也管不过来。可以叫道海来帮忙吗?” “行!”师父说,“道海来帮你做什么?” “帮我一起养狗,照顾羊!” “真好。你知道道海该怎么做吗?狗该怎么做吗?还有,羊的任务是什么吗?” “我跟道海商量一下,定一个规矩。狗也要定规矩,还有羊。”我望着师父,“师父,我说的对吗?” “对,一点儿都不错。记着,养羊的目的是要挤奶、剪羊毛。养狗的目的是帮你照顾羊。请道海来,是帮你一起养狗、看羊。要是道海不尽责怎么办?狗贪玩不负责怎么办?羊受了委屈,来找你诉苦,怎么办?狗又来讨好、告状,怎么办?你可要好好想想。这就是管理。” “谢谢师父!我想一下吧!谢谢师父!”谢完了师父,我的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对于现在来说显得很浅薄的问题,但是在当时,我却不能不问,“师父,要是找不到人帮忙,怎么办?有本事的人可能不愿意受人管!” “哦!想得有道理,但是,又多虑了,你要知道,管理不会缺人的,缺的只是善待被管理的人。你回去好好读读《管子》吧!还是在《牧民篇》里,管子说,‘天下不患无臣,患无君以使之;天下不患无财,患无人以分之。’他说得多好。对于管理人员来说,不要担心没有人用。那些有本事、有能力的人,也正在那里等着呢!等着能用他们的人去找他,而后任用、善待他们!” 读完这个故事,我们回到上面的讨论中——管理能力培养与管理思维训练的两个关键点:管理者的耐心与被管理者的意愿。近几年来,学习型企业的提法甚嚣尘上,可是有多少企业是真心实意在这方面下过功夫?也许有人会说我这样下结论不太负责。的确,我没有做过精确的调查;但这并不代表我是乱下结论。我曾多次问过企业家朋友下面这组问题,得到的结果让我震惊。 “您的企业是否有完善的员工晋升和培养机制?”这是我的第一个问题,回答“是”的大概可以占到三分之二。 “您的企业是如何对员工进行培养的?”这是第二个问题,上述三分之二的人中有大约一半的人(相当于全部被问者的三分之一)回答“既有外部培训也有内部培训”。 “您自己是否亲自培训员工?或者你们公司有很好的师徒帮带体制?”这是第三个问题,也是我最想问的一个问题,回答是或有的可能只有上述三分之一的三分之一。 如果你是企业的老总,你的回答是什么呢? 很多的老总——特别是很多处于创业期的老总——根本就没有时间来教育员工,更谈不上有耐心了;还有的老总是在出了问题之后才想起来需要对员工进行教育,但这个时候往往不是教育员工,而是教训员工。 在一个企业内部,总会有能力与经验的强弱之分。如果我们认可孔子所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那么对员工最好的教育就是让他们互相学习。当然,上级一般而言要比下属强。因为,他们之所以能成为上级,是因为能力与经验被验证过了。所以,作为下属,一定要有虚心学习的意愿。 柳传志曾经讲过一个鸵鸟理论,他的原话是:“鸵鸟理论是为提醒自己应有自知之明,提醒我们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当两只鸡一样大的时候,人家肯定觉得你比他小;当你是只火鸡,人家是只小鸡,你觉得自己大得不行了吧,小鸡会觉得咱俩一样大;只有当你是只鸵鸟的时候,小鸡才会承认你大。所以,千万不要把自己的力量估计得过高,你一定要站在人家角度的去想。你想取得优势,你就要比别人有非常明显的优势才行。所以,当我们还不是鸵鸟时候,说话口气不要太大。” 之所以要在这儿讲这个理论,是为了提醒那些“小鸡”,“火鸡”之所以成为“火鸡”是有道理的;不要因为错误的估计而丧失了成长的机会。

1 个评论

游客无法查看评论和回复, 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推荐文章

文章状态

  • 发布时间: 2010-11-19 11:36
  • 浏览: 1829
  • 评论: 1
  •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