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进步者》--一封来自公司内部邮件善意的提醒
前段时间公司行政部安排日系客户销售人员给大家做日语的培训,为期三个月。大家报名的热情都很高,公司负责培训的人员也很高兴,但是总结去年的经验和教训,企业文化管理部的主管(文采超级好,培训从不用稿子)向全公司发了一封邮件提醒,为的是让我们大家坚持,不要图新鲜!以下是公司内部发的邮件内容
--------------------------------------------------------------------------------------------------------------
随着公司战略的逐步清晰,接下来非常重要的事情是将战略恰当的分解为各个岗位上的任务,交给真正胜任这些任务的人来将战略变成现实,这就是战略的“执行”。战略的分解是一项偏重书面的事情,有限的人力、时间投入即可完成,因此执行中最重要的问题是能力与岗位匹配。据此不难想象,接下来执行战略的过程中,一定会越来越多的听到“能力”这个词。此时不妨让我们仔细梳理一下,原本看来相差无几的人,为什么有人在时间的历练下脱颖而出,有人却仍然在原地踏步——
怎样进步?
谁是上进的?
公司在2009年开设过两期日语培训班,但真正坚持到最后考试的好像只有张X军和赵X军两位,浩浩荡荡七八十人的学习队伍,经过40个课时的洗礼,居然只有寥寥数人坚持到最后,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两军”能在近年来异军突起。
很多人在最近的培训规划中提出了外语培训的要求,以我的一管之见,我对这种事情的结果不抱多少正面期待。杜总(公司副总)自进入公司逢场合必说“外语重要”,坚持学习外语也很简单——茶余饭后的空闲,找点声音听一听,找点资料看看,时间一长,就有不少积累,辅之以必要时的强化,一定能有所成就。他老人家就是用这样的方法,由俄语背景,啃下了书面的英语、日语,在工作中受益良多。问题是,几年过去了,几个人真正坚持到底?没有了日常的积累,有几个人可以仰仗“突击”突破外语水平的?
坚持的背后有人说是强烈的目标感使然,但我更认为是强烈的“上进心”的作用。这种出于对完美人生的追求,在条件不足的时候创造条件发展自己的做法,事实上是许多人成就的基础。被下放为图书管理员的厉以宁,如果就此甘心认命,恐怕决没有日后的成就;当今活跃国内外的一拨学术、思想精英,如果在当年的知识青年下乡活动中甘于沉沦,绝不会有日后上大学、出国留学、成名成家的成就。
放在稍微大一点的范围来看,我们偏居一隅,条件并不突出,但正是许多人发自骨子里的上进心带来了公司的成长,甚至以此打动了不少客户。正是看到这样的成长机制,公司极其重视培训,重视每个人的成长,但没有发自内心的上进心,再好的政策也会被浪费。
什么叫“责任心”?
人是社会性动物,融入人群就是天性。如果一个人以自己为某个组织做了某些有意义的事情而感到光荣的话,他就对组织产生了责任感。责任感是内在的心理状态,直接决定着行为,实际上一流的成绩背后,往往都有强烈的“责任感”的作用。宗教以上帝、佛祖、安拉的名义,召唤责任感、使命感(本质含义上二者是接近乃至一致的),军队以严明的纪律和思想引导来激发人的责任感,学校则以远大理想激励责任感的形成。公司呢?
严格意义上讲,责任感是一个人的价值观的一部分,很大程度上是家庭教育的结果,后天很难再施加影响。所以,你就能看到有些人做事情指挥一下、动一下;有人碰到一点点困难就停下,等待“援助”;有人看在眼睛里的活就是不愿意动手,有人热衷于找各式各样的借口……这样的做派之下,哪里来的成长呢?
谁能像从陈总(董事长下面的总经理)开始的历届电子生管那样坚守岗位到最后,解决问题冲在最前面?除了这种解释,我们还能找出什么原因来解释在公司规模扩张迅速,生产日益庞大的情形下能从容应付?资质吗?高学历的人有几个?高科技的方法吗?他们在用什么先进工具?过人的天分?恐怕都不是吧。他们其实就一招——“死缠烂打”、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正是这一招,让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这种方法的背后,除了责任心还能找到其他动因吗?
起点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责任心的欠缺。没有责任心,事情自然一团糟,没有事迹,哪来的成就?没有成就,谈何成功?有了责任心,进步的方法就在你的脑海中,进步的路子就在眼前。只有自己看到的进步方向,才会造就真正的进步。
怎样“专心”?
世界很大,人很小;世界很繁华,单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小猴子下山似的行走在繁华世界中,指望在机会中寻找成就,成果难免寥寥。您现在看到的这篇文章,不出意外的话会在2个小时内完成。但您也许不会想到的是,仅仅在3年前,叫我完成一篇千字以上的文章都是困难,而今每小时千字的创作状态保持3-4个小时应该不是什么问题。期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家里的书架,最初加上自己收集的报纸、杂志,图书都装不满。而今把报纸、杂志统统清理出去,书架都不够。正是在大量到贪婪的阅读中,自己的眼界开了,原本互不关联的知识点之间变成了知识的网络,看问题有了一定的深度、高度,下笔更有内容、条理和信心。为了有充足的时间看书,我的电脑包中天天放本书,但有时间便拿出来翻阅。等待上菜的间歇看,工作的间歇看,去丈母娘家哪次不是至少要读完一本书的?为了保证充足的看书、学习时间,咱放弃了从5岁多便建立的饮酒习惯(有人将此归结为内人规劝有方,现将真正原因坦诚相见)。一路走来,从刚进公司的懵懂,到今天基本理清了“企业文化”、“培训”是怎么回事,逐渐有了自己在行业中的一定影响力。说一句略显自夸的话,没有一定的专心程度,那些的懵懂的问题一定会让自己现在仍然是个呆子。
选一个方向,真正深入下去吧!学问是一通百通的,所以才有科学家出身的英特尔退休CEO安迪·格鲁夫自行决定癌症治疗方案的事情(见《游向彼岸》的后记)。没有一定的专业根基,任何的成功恐怕都是单薄的。
还要“热心”
我在2005年下半年对培训是怎么回事、应该怎么组织培训算是开窍了,2006年下半年对文化、企业文化是什么算是开窍了。但转瞬就进入一个“孤独”的境界:既然别人都不如我精通这件事情,咱就不必搭理别人了吧?既然公司、同事的做法距离自己认为的专业程度有如此差距,碰到事情的事情除了生气、发脾气,好像再没有其他什么事情了吧……颇有一番“独孤求败”的寂寞高手的味道。但问题旋即产生,就是心灵被分割的痛苦。明明自己是生活中的热心肠,为什么工作中就要跟人家“拧”呢?
书籍中寻找到的答案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结尾,韦伯早就预见了这种追求“专业化”发展可能造成的问题。知道了这是职业的通病之一,主动克服起来也就简单:看到自己的工作一定要通过别人身上的成果才能体现出来的职业特点,主动接近同事、伙伴,寻找更好的共同成效中,寻找更融洽的人际氛围,工作是生活态度的延续,岂不是幸事一桩?
我观察那些沉闷的人和部门,其实很多人都是该部门乃至公司中一等一的高手,如果我的这段心路历程具有共性的话,大家还是完全可以再往前走一步——放下“专家”的身段,回到人群中来,拥有快乐的心境,走向更大的成功。专家的影响力不是靠严肃的面孔迫使人家认可的,而是人家自发的从内心认可的。有人会说,自己的职业在公司走到头了,其实走出来看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不进坟墓,能力发展就不会有尽头。公司发展起来的许多人不是靠着边边角角的工作一路走到今天的位置?你有更好的基础和位置,为什么不能发展的更好呢?除了自我设限,没有人能给我们设限。
“上进心”、“责任心”、“专心”、“热心”是获致能力的基本态度,真正的能力产生还需要艰苦的付出,共同努力啊!
--------------------------------------------------------------------------------------------------------------
随着公司战略的逐步清晰,接下来非常重要的事情是将战略恰当的分解为各个岗位上的任务,交给真正胜任这些任务的人来将战略变成现实,这就是战略的“执行”。战略的分解是一项偏重书面的事情,有限的人力、时间投入即可完成,因此执行中最重要的问题是能力与岗位匹配。据此不难想象,接下来执行战略的过程中,一定会越来越多的听到“能力”这个词。此时不妨让我们仔细梳理一下,原本看来相差无几的人,为什么有人在时间的历练下脱颖而出,有人却仍然在原地踏步——
怎样进步?
谁是上进的?
公司在2009年开设过两期日语培训班,但真正坚持到最后考试的好像只有张X军和赵X军两位,浩浩荡荡七八十人的学习队伍,经过40个课时的洗礼,居然只有寥寥数人坚持到最后,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两军”能在近年来异军突起。
很多人在最近的培训规划中提出了外语培训的要求,以我的一管之见,我对这种事情的结果不抱多少正面期待。杜总(公司副总)自进入公司逢场合必说“外语重要”,坚持学习外语也很简单——茶余饭后的空闲,找点声音听一听,找点资料看看,时间一长,就有不少积累,辅之以必要时的强化,一定能有所成就。他老人家就是用这样的方法,由俄语背景,啃下了书面的英语、日语,在工作中受益良多。问题是,几年过去了,几个人真正坚持到底?没有了日常的积累,有几个人可以仰仗“突击”突破外语水平的?
坚持的背后有人说是强烈的目标感使然,但我更认为是强烈的“上进心”的作用。这种出于对完美人生的追求,在条件不足的时候创造条件发展自己的做法,事实上是许多人成就的基础。被下放为图书管理员的厉以宁,如果就此甘心认命,恐怕决没有日后的成就;当今活跃国内外的一拨学术、思想精英,如果在当年的知识青年下乡活动中甘于沉沦,绝不会有日后上大学、出国留学、成名成家的成就。
放在稍微大一点的范围来看,我们偏居一隅,条件并不突出,但正是许多人发自骨子里的上进心带来了公司的成长,甚至以此打动了不少客户。正是看到这样的成长机制,公司极其重视培训,重视每个人的成长,但没有发自内心的上进心,再好的政策也会被浪费。
什么叫“责任心”?
人是社会性动物,融入人群就是天性。如果一个人以自己为某个组织做了某些有意义的事情而感到光荣的话,他就对组织产生了责任感。责任感是内在的心理状态,直接决定着行为,实际上一流的成绩背后,往往都有强烈的“责任感”的作用。宗教以上帝、佛祖、安拉的名义,召唤责任感、使命感(本质含义上二者是接近乃至一致的),军队以严明的纪律和思想引导来激发人的责任感,学校则以远大理想激励责任感的形成。公司呢?
严格意义上讲,责任感是一个人的价值观的一部分,很大程度上是家庭教育的结果,后天很难再施加影响。所以,你就能看到有些人做事情指挥一下、动一下;有人碰到一点点困难就停下,等待“援助”;有人看在眼睛里的活就是不愿意动手,有人热衷于找各式各样的借口……这样的做派之下,哪里来的成长呢?
谁能像从陈总(董事长下面的总经理)开始的历届电子生管那样坚守岗位到最后,解决问题冲在最前面?除了这种解释,我们还能找出什么原因来解释在公司规模扩张迅速,生产日益庞大的情形下能从容应付?资质吗?高学历的人有几个?高科技的方法吗?他们在用什么先进工具?过人的天分?恐怕都不是吧。他们其实就一招——“死缠烂打”、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正是这一招,让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这种方法的背后,除了责任心还能找到其他动因吗?
起点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责任心的欠缺。没有责任心,事情自然一团糟,没有事迹,哪来的成就?没有成就,谈何成功?有了责任心,进步的方法就在你的脑海中,进步的路子就在眼前。只有自己看到的进步方向,才会造就真正的进步。
怎样“专心”?
世界很大,人很小;世界很繁华,单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小猴子下山似的行走在繁华世界中,指望在机会中寻找成就,成果难免寥寥。您现在看到的这篇文章,不出意外的话会在2个小时内完成。但您也许不会想到的是,仅仅在3年前,叫我完成一篇千字以上的文章都是困难,而今每小时千字的创作状态保持3-4个小时应该不是什么问题。期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家里的书架,最初加上自己收集的报纸、杂志,图书都装不满。而今把报纸、杂志统统清理出去,书架都不够。正是在大量到贪婪的阅读中,自己的眼界开了,原本互不关联的知识点之间变成了知识的网络,看问题有了一定的深度、高度,下笔更有内容、条理和信心。为了有充足的时间看书,我的电脑包中天天放本书,但有时间便拿出来翻阅。等待上菜的间歇看,工作的间歇看,去丈母娘家哪次不是至少要读完一本书的?为了保证充足的看书、学习时间,咱放弃了从5岁多便建立的饮酒习惯(有人将此归结为内人规劝有方,现将真正原因坦诚相见)。一路走来,从刚进公司的懵懂,到今天基本理清了“企业文化”、“培训”是怎么回事,逐渐有了自己在行业中的一定影响力。说一句略显自夸的话,没有一定的专心程度,那些的懵懂的问题一定会让自己现在仍然是个呆子。
选一个方向,真正深入下去吧!学问是一通百通的,所以才有科学家出身的英特尔退休CEO安迪·格鲁夫自行决定癌症治疗方案的事情(见《游向彼岸》的后记)。没有一定的专业根基,任何的成功恐怕都是单薄的。
还要“热心”
我在2005年下半年对培训是怎么回事、应该怎么组织培训算是开窍了,2006年下半年对文化、企业文化是什么算是开窍了。但转瞬就进入一个“孤独”的境界:既然别人都不如我精通这件事情,咱就不必搭理别人了吧?既然公司、同事的做法距离自己认为的专业程度有如此差距,碰到事情的事情除了生气、发脾气,好像再没有其他什么事情了吧……颇有一番“独孤求败”的寂寞高手的味道。但问题旋即产生,就是心灵被分割的痛苦。明明自己是生活中的热心肠,为什么工作中就要跟人家“拧”呢?
书籍中寻找到的答案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结尾,韦伯早就预见了这种追求“专业化”发展可能造成的问题。知道了这是职业的通病之一,主动克服起来也就简单:看到自己的工作一定要通过别人身上的成果才能体现出来的职业特点,主动接近同事、伙伴,寻找更好的共同成效中,寻找更融洽的人际氛围,工作是生活态度的延续,岂不是幸事一桩?
我观察那些沉闷的人和部门,其实很多人都是该部门乃至公司中一等一的高手,如果我的这段心路历程具有共性的话,大家还是完全可以再往前走一步——放下“专家”的身段,回到人群中来,拥有快乐的心境,走向更大的成功。专家的影响力不是靠严肃的面孔迫使人家认可的,而是人家自发的从内心认可的。有人会说,自己的职业在公司走到头了,其实走出来看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不进坟墓,能力发展就不会有尽头。公司发展起来的许多人不是靠着边边角角的工作一路走到今天的位置?你有更好的基础和位置,为什么不能发展的更好呢?除了自我设限,没有人能给我们设限。
“上进心”、“责任心”、“专心”、“热心”是获致能力的基本态度,真正的能力产生还需要艰苦的付出,共同努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