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没有绑定微信,更多功能请点击绑定

2012-6-17 身处高科技公司的困惑

工厂概况:首先这是一家做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工厂,与半导体行业息息相关,总项目投资10几亿,厂房占地面积很大,长500米,宽300米。厂房里的机器设备价值超过5亿元RMB。整个产线设计成自动化,只有最后进出高压釜需要人工搬运,及装接线盒需要人工辅助粘贴外,基本上都是机械操作。整个公司人员当前为240人,直接生产人员80人左右。年产量定位60MW,按当前国际电价0.8美元一瓦算(具体多少不是很清楚,只知道不会高于这个数值),如果全部销售出去,年产值为3亿元RMB。这是一家新工厂,整线设备上个月已安装完毕,当前处于试产阶段,而我,作为一名外来户,来协助这家工厂建立ISO9000、建立可靠性实验室、通过TUV产品认证、设计过程控制方案、新材料的验证。作为一名协助角色,我感觉我做了很多,又发现我什么都没做。这时常让我感觉很恍惚,身处这家所谓的高科技企业,一名质量人员的价值该如何体现? 质量进展:1、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老板只看结果,不关注过程,所以,不管通过什么方式,只要能获取到9000证书就行。这样老板对外宣传的时候,又多了一个宣传的筹码。现在负责体系推展的老余(该工厂质量管理部经理)整天搞的是焦头乱额,时常跟我抱怨,不知道当初是哪个领导头脑发热,一定要选择SGS做体系认证,就算选SGS也没所谓,却要在当前混乱的局面下强行推行认证。当前无订单、无生产计划、无良品产出、 无入库记录的状况下,伪造订单状况、生产计划、良品产出、入库记录去应付SGS审核,老余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拿人钱财与人消灾。如果这样也能通过认证,那也算是一个奇迹了。站在我的立场,作为协助方,我也只能尽我所能,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范围也只限于质量管理部了,其他部门属于禁区,很难介入进去。很快,7月初就要请SGS来审厂了,作为局外人,我也只能祝愿他们顺利通过了。在这一环节,我发现我是打酱油的。 2、产品认证。在这一点上,老板的观点是一样的,只要顺利获取证书就行。对于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认证,颇为繁琐,认证费用高,认证周期长,涉及的理化范围广,这也是导致产品认证难过的一些主要因素。当前认证遵循的两个标准是IEC61646和IEC61730,前面是对性能进行验证,后面是对安全进行验证。之前找TUV莱茵和TUV南德交流的结果,认证周期为6个半月,这么长的认证周期,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成本都是很高的。当前选择的是TUV北德进行产品认证,周期为3个半月,这么短的时间就要完成那么复杂的认证项目,我个人认为是对客户不负责的表现,不过在这个利益至上的年代,谁有把顾客利益当回事呢。这次选择TUV北德认证,我认为就是花钱走形式,不过这也算是符合双方利益。你想快点拿证,而我也想快点赚钱,一拍即合,何乐而不为呢? 3、可靠性实验室。原本规划是做成一家国家认证实验室,不过当地成立了一家光伏检测中心,所以这个计划由于多出这么一个竞争对手,已宣告流产。但是产品可靠性验证最基本的一些仪器设备还是具备的,有测试环境方面的、测试机械性能方面的、测试光性能方面的。到现在为止也小具规模了,但是买这些设备都花了几百万,却不肯买卡尺内校用的标准量块,不肯将万用表送到外面去做外校。这让我感觉很像旧社会的财主,家里装潢的是金碧辉煌,却不肯修葺浓烟四滤的灶炉。现在像直尺、钢卷尺、卡尺、千分尺、万用表的校准方式采用比对。至于怎么比,就是先将每种仪器送外校,其它未送外校的仪器与这些送外校的仪器进行比对,如果比对值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内,就判定为合格。当我问及这些外校的检测仪器如果出了问题,那不是所有的仪器都会出问题?校准是字下而上的溯源行为,经过外校的这些仪器能作为“源”吗?还得到一种让我哭笑不得的回答,我们有内校资格证书?据我了解,确实获取到长度和电气类的职业资格证书,但是这就说明可以任意去校准检测仪器吗? 4、过程控制。按照传统行业的分布方式,现在设计的过程控制包含几大块。进料检验、制程巡检、最终检验(包含成品全检&包装检验)。进料检验相对好做,最终产品包含的物料总计才10几种,并且产品形式单一,也可以说当前的成品只有一种类型,区分良品和次品的方式是通过整个组件的最终测试功率。进料检验也许是当前做的最顺的一块,主要原因是当前选用的原料基本上是行业内最好的供应商,所以整体质量水平相对较高,省去了我们不少的精力。其次是制程巡检,由于是自动化产线,对制程的巡检点不容易把握,这也是导致当前处于纸上谈兵的阶段,虽然检验点及检验项目确定下来,但是实际的生产状况不具备检验条件,这需要后续批量生产时进行验证。最后是成品全检和包装检验,至于为什么定义为全检,主要是领导的意思,完全把质量人员当成搬运工人,主要检验项目是外观,只要保证外观OK就行。从整个产品的价值上考虑,我对此并无异议,只是怕最终流于形式,质量人员转变为搬运人员。 5、新产品验证。上面也提到原材料检验很舒心,主要是选择的优质供应商,但是优质不优价,所以刚接到的一个新活就是验证新材料,说白了就是选择便宜的厂商,然后通过试验材料来评估相应风险,我的理解基本上是一个变相的可靠性试验。对于这块我还没有什么想法,相应的流程、程序仍然处于不确定阶段。需要花时间去磨合这一块。 个人想法:我作为合作方的质量管理代表,很多时候只有建议权,没有决策权。相关事项跟进的只是进度,在长达半年的磨合当中,眼看着事项一点一点的在推进,我却产生了一种恍惚,我发现我只是尾随着他人的脚步在前进。事情圆满完成,是别人的功劳,事情出现问题,我要帮忙擦屁股。所以,感觉做了很多方面的工作,却发现什么也没做。 也许你能从此文中了解到一些光伏企业的现状,也号称高科技企业、新能源企业,身处其中,如何能体现出质量管理的价值???

39 个评论

游客无法查看评论和回复, 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推荐文章

文章状态

  • 发布时间: 2012-06-17 13:58
  • 浏览: 2146
  • 评论: 39
  •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