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一民营企业的小小质量管理者
我现在是一民营企业的质量管理者,我认为作为一位质量的管理者必须是一位懂技术的人,为什么呢?因为现在我们很多的企业管理并不规范,要么没有管理的规章制度,要么现有的规章制度与现有的生产脱节太严重。做为一管理者就是制定制度、推行制度、修订制度保证整个系统的流畅运行!
我刚刚接手质量管理工作之初,内检质检员通报,说车间一批阀体加工发现阀体有砂眼,(阀件是锻件,我们的要求不允许有砂眼,有砂眼必须退货处理)我通知车间添写复检报告,由内检质量人员确认后,交物流中心退货处理!但车间人员因为没有办理过此手续,也不知何处理,本来此批物料领用了60件,可是现场不合格有88件,因为车间人员从来没有办理过不合格品的退货处理,有不合格,就重新领用新的,满足生产需要就行,谁也不盘点这些不合格品,谁也不去处理这些合格品。按着流程我配合车间让他们走了所有的手续。对供应商进行了质量异常反馈单通知,并进行了质量索赔。这一供应商还不配合,下一批又出现砂眼,我就发出质量异常索赔并停止了其供货资格,重新选择了合格供应商。
外购不合格品处理的流程在我担任质量管理者之前一直是有的,但以前从来没有人推行过他,因些很多人就不知道不合格品如何处理。自从这行外协外购不合格品按流程执行了一次以后,大家知道流程了,也就知道如何处理了这类事情了。
还有一件事,我们的外购产品中有一种带座轴承,每次来货后都要对轴承孔进行扩孔,内检的质检员还振振有词地说:“以前都这么干,来一批轴承,扩一批孔。”因为刚来不久,也不好说什么。我查了查图纸,发现轴承选用没什么问题,查了查来货的轴承也没发现什么问题,但装配车间就是反映装配时干涉需要扩孔。我让质量员量了量装配的螺纹孔的位置,将数据记录下来,回来一查看图纸,原来我们自制加工的装轴承的螺纹孔的孔距位置超差,我又到加工车间与质检员量了一下钻孔工装,我的天,我们的钻模已严重超差。我立即通知车间停止使用此钻模,必须重新投入新工装。新工装验收投入使用后,从来没有出现过带座轴承到货后还有扩孔的现象。这种现象说起来非常好笑,可是他就实实在在地存在着。我想不会就这么一个,有可能也不单单我公司会出现也这样的问题。
虽然说管理就是按照规矩办事,但是有的地方,是需要您去制定一个规矩,做为加工行业,这与技术有关,遵守的规矩必须有一些是合乎技术要求规范的。所以我认为,从目前大多数的企业来说,质量管理者必须是一个懂技术的人。
做为一个质量管理者就是要推行制度。外来物料,有的时候由于技术疏忽将一些物料的规格型号写错,到供货商采购时,供货时就会按应该是某某型号,采购员与技术人员一沟通就将正确的物料采购到位了。可是送检时还是按照原来的物料型号送检,虽然货没有问题,但送检的东西与送检的单据不一致,我就通知外检员,技术人员或者采购人员不将送检单据型号与实物型号改为一致,我们有权判为不合格,或者拒检。为什么非得要这样呢?因为现在大家可能都知道,货是我们想要的,我们只是单据上的规格型号错误。可是物流保管人员怎么入帐呢?怎么做标签保管呢?如果时间一长,谁能记得是货采购错了,还是规格型号有问题呢?
我在公司内部推行:发现上道工序有质量问题,上报有奖的制度。如果发现上道工序有问题而不通报,而由别人发现问题,发现上道工序不报者被处罚的力度比生产出质量问题处罚的力度还要大;比如上道工序孔距加工错装配不上,背地里通知上道工序的人整改的,就按这种方式处罚。而如果及时通报的,得到奖励!由生产出质量问题零部件的工序人员承担。
除了加大抽检和巡检力度,我还很喜欢接受售后服务人员的反馈来的信息。因为我们在家能自己发现的质量问题都会尽力去改正与避免,但是在安装现场与调试阶段或者客户在使用阶段有什么质量缺陷或问题,我们还是从售后人员反馈得到的信息居多。虽然他们的反馈直接反映我和我部门工作的不足与缺陷,但也正是这些信息告诉我工作中应该再注意哪些环节与细节!
我希望我买得馒头是可以放心食用的,我希望我买到水果是可以放心食用的,我希望我买到家装家居是不含有甲醛的…… 这些我都不能保证,我希望我公司生产的产品是可以放心地交到用户手里的,这是我希望能做到的,我愿意做到的和我争取做到的。我也这样向我的本部门战友们这样灌输与要求。
我是一民营企业的小小质量管理者,我知道中国有很多很多我们这样的企业,如果我们这些小小质量管理者都尽自己微小力量,我想我们将不会担心馒头的质量、水果的质量、家装家居的质量……
我刚刚接手质量管理工作之初,内检质检员通报,说车间一批阀体加工发现阀体有砂眼,(阀件是锻件,我们的要求不允许有砂眼,有砂眼必须退货处理)我通知车间添写复检报告,由内检质量人员确认后,交物流中心退货处理!但车间人员因为没有办理过此手续,也不知何处理,本来此批物料领用了60件,可是现场不合格有88件,因为车间人员从来没有办理过不合格品的退货处理,有不合格,就重新领用新的,满足生产需要就行,谁也不盘点这些不合格品,谁也不去处理这些合格品。按着流程我配合车间让他们走了所有的手续。对供应商进行了质量异常反馈单通知,并进行了质量索赔。这一供应商还不配合,下一批又出现砂眼,我就发出质量异常索赔并停止了其供货资格,重新选择了合格供应商。
外购不合格品处理的流程在我担任质量管理者之前一直是有的,但以前从来没有人推行过他,因些很多人就不知道不合格品如何处理。自从这行外协外购不合格品按流程执行了一次以后,大家知道流程了,也就知道如何处理了这类事情了。
还有一件事,我们的外购产品中有一种带座轴承,每次来货后都要对轴承孔进行扩孔,内检的质检员还振振有词地说:“以前都这么干,来一批轴承,扩一批孔。”因为刚来不久,也不好说什么。我查了查图纸,发现轴承选用没什么问题,查了查来货的轴承也没发现什么问题,但装配车间就是反映装配时干涉需要扩孔。我让质量员量了量装配的螺纹孔的位置,将数据记录下来,回来一查看图纸,原来我们自制加工的装轴承的螺纹孔的孔距位置超差,我又到加工车间与质检员量了一下钻孔工装,我的天,我们的钻模已严重超差。我立即通知车间停止使用此钻模,必须重新投入新工装。新工装验收投入使用后,从来没有出现过带座轴承到货后还有扩孔的现象。这种现象说起来非常好笑,可是他就实实在在地存在着。我想不会就这么一个,有可能也不单单我公司会出现也这样的问题。
虽然说管理就是按照规矩办事,但是有的地方,是需要您去制定一个规矩,做为加工行业,这与技术有关,遵守的规矩必须有一些是合乎技术要求规范的。所以我认为,从目前大多数的企业来说,质量管理者必须是一个懂技术的人。
做为一个质量管理者就是要推行制度。外来物料,有的时候由于技术疏忽将一些物料的规格型号写错,到供货商采购时,供货时就会按应该是某某型号,采购员与技术人员一沟通就将正确的物料采购到位了。可是送检时还是按照原来的物料型号送检,虽然货没有问题,但送检的东西与送检的单据不一致,我就通知外检员,技术人员或者采购人员不将送检单据型号与实物型号改为一致,我们有权判为不合格,或者拒检。为什么非得要这样呢?因为现在大家可能都知道,货是我们想要的,我们只是单据上的规格型号错误。可是物流保管人员怎么入帐呢?怎么做标签保管呢?如果时间一长,谁能记得是货采购错了,还是规格型号有问题呢?
我在公司内部推行:发现上道工序有质量问题,上报有奖的制度。如果发现上道工序有问题而不通报,而由别人发现问题,发现上道工序不报者被处罚的力度比生产出质量问题处罚的力度还要大;比如上道工序孔距加工错装配不上,背地里通知上道工序的人整改的,就按这种方式处罚。而如果及时通报的,得到奖励!由生产出质量问题零部件的工序人员承担。
除了加大抽检和巡检力度,我还很喜欢接受售后服务人员的反馈来的信息。因为我们在家能自己发现的质量问题都会尽力去改正与避免,但是在安装现场与调试阶段或者客户在使用阶段有什么质量缺陷或问题,我们还是从售后人员反馈得到的信息居多。虽然他们的反馈直接反映我和我部门工作的不足与缺陷,但也正是这些信息告诉我工作中应该再注意哪些环节与细节!
我希望我买得馒头是可以放心食用的,我希望我买到水果是可以放心食用的,我希望我买到家装家居是不含有甲醛的…… 这些我都不能保证,我希望我公司生产的产品是可以放心地交到用户手里的,这是我希望能做到的,我愿意做到的和我争取做到的。我也这样向我的本部门战友们这样灌输与要求。
我是一民营企业的小小质量管理者,我知道中国有很多很多我们这样的企业,如果我们这些小小质量管理者都尽自己微小力量,我想我们将不会担心馒头的质量、水果的质量、家装家居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