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浅议培训
培训,在TS汽车及其零部件行业技术规范中已将其列为7个必须建立并保持形成文件的程序之一,可见培训的重要性。质量管理始于教育,终于教育,管理效果的好坏还是依靠教育培训工作哦。
如今培训存在一种怪象,有的受训者听前心动、听时激动、听完被动、听后不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怪象呢?产生这种怪象与受训者的心态不正有很大关系,同时培训方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所有一切都是幸福的模样”,这种培训的策划似乎宣传过了头,培训活动就要抓重点给学员提供适用性的信息,而不能偏离了方向。我受邀参加了2次新拓企管举办的培训活动,培训活动都选在装潢精美的大酒店会议厅内,培训内容还不错,有拓展训练和精彩演讲,但培训举办方每次一天的活动都花了5万元左右的费用,费用开销在哪呢?活动场所-过高的场租费用,餐饮-过于丰盛(每桌餐饮后剩下很多,约浪费2/5,怪不得德国客人说培训浪费太厉害,大家是来参加培训活动的,不是来学习如何浪费的),讲师-邀请了培训界的知名专家授课(而受训者是70位左右的中小型私企老板及干部)。培训活动目的是给中小企业老板及干部提供一些管理思路和方法,而不是让受训者来享受生活,听一些与实际工作关联不大的信息。我觉得质量论坛举办的聚会式培训很不错,投资少,同时可以给受训者提供一些有益的信息。“少投入、多产出”,这也是组织培训活动的一个策略吧。
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不是培训老师想上的课程,学员就能接受。培训老师要了解学员的培训需求,培训市场不再是老师讲什么,学员就听什么,学员可以说“No”。对学员的培训需求进行调查后,根据他们“点的菜”来“下厨做菜”,做到合学员胃口,这样培训则不致产生“对牛弹琴,牛耳不闻”的现象。
“是谁在唱歌,温暖了寂寞,一路的方向,照耀我心上,伴着我去远方,在你的心上,自由的飞翔”,这是唱一首好歌产生的魔力,培训呢?也是要力求课程有趣,把握培训技巧。记得大学历史课上,老教授在讲台前讲的口干舌燥,台下“鼾声一片”,两个班大班课大多数同学都趴在课桌上睡觉了,没睡觉的几个同学在记大学英语单词。Why?因为大家觉得老教授讲的课枯燥无味。同样的历史课,在初中时,我们的一位历史老师上课时绘声绘色地讲述一场场历史经典战役,历史老师上课把上历史课变成了讲故事课,大家听得津津有味,感觉一节课45分的时间太短,同时大家在听故事时把历史书上描述的一些内容听进去了。
培训要有新意,要有闪光点,现在培训活动也在不断创新,投影片用上了,有的还适当插播一段视频资料,或在培训活动中搞一些游戏互动,这也是为了提升学员学习的兴趣,同时提升了培训效果。我们是电气工程系工业自动化专业的,上非专业课历史课时“鼾声一片”,而上非专业课机械原理却是“聚精会神”,Why?因为这里有闪关点,我们两个班的学生大多时候看的不是黑板上老师写的字,而是我们年轻貌美的机械原理老师,当时堪称“国色天香”。培训活动要想有闪光点,就需要培训方在讲义和培训活动中做相关创新,培训过程中有闪光点,就不会产生“鼾声一片”。
培训是一个双向过程,培训信息的传播者和培训信息的接受者,受训方的心态很重要。上课时要持“空杯”心态,清除已有的记忆,抱着学习探讨的态度参加培训活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长处,在培训过程中去发现别人的优点、长处,吸收为己所用。“狼爱上了羊,它不是荒唐,因为他们有了爱就有了方向”,有了爱就有了方向,我们持“空杯”心态参加培训活动,就一定会在培训过程中吸收到一些有用的信息。“一句话,一辈子”,这种培训效果不要去奢求,每次培训活动中能吸收到一些有用的信息,即便通过培训活动去和老朋友见个面也是一种收获。
听课要适当做笔记,做总结,有的公司要求受训者参加一次培训后要写培训心得,就是为了巩固培训知识。你在培训中学到什么呢?学到了某些工具、方法、技巧、知识点,还是培训聚会中结识了一些朋友,拓宽了自己的人脉呢?
培训活动结束后,我们接受的一些理论知识,要想办法运用在工作、生活中,理论结合实际,才能将理论知识落地生根发芽。“叶子绿了,什么时候开花?花儿红了,什么时候会结果?”,我们要像这样多问几个为什么,将培训知识进行过滤消化,取其有益和精华点,充分运用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实践来提升个人或团队技能。
你迷上培训了吗?我们要抱着痴迷培训的心态去做好培训工作。欢迎各位参加宁波的各项培训聚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