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没有绑定微信,更多功能请点击绑定

那些年,被误读的那些话.


在中国崇尚权威的文化氛围中,名人名言占的地位是很重的,很多名家说的话,往往被人民当成指导自己人生观世界观的不二准则,但这些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名言中,也有一些话被人刻意或无知地曲解,背离了话语者本身的意旨与初衷,迷惑了天下万千受众。影不才,试举数例解析一二,以还世情真相与大众…… 1、以德报怨 原句:“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 宪问》 歪曲程度:8 反面影响:9 2、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原句:。“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秦伯》 歪曲程度:7 反面影响:9 3、无毒不丈夫 原句: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民间谚语联对 歪曲程度:9 反面影响:5 4、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原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论语?阳货》 歪曲程度:6 反面影响:9 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原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庄子?养生主》 歪曲程度:8 反面影响:3 6、相濡以沫 原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大宗师》 歪曲程度:-- 反面影响:-- 7: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原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
1.有些话曾被我们误读
以德报怨:是说别人欺负你了,你要忍,被打碎牙齿也要往肚子里吞,别人来欺负你,你反而应该对他更好,要用你的爱心去感化他,用你的胸怀去感动他。这就让人感觉很有点肃然了。想想看,如果我一巴掌呼过去那个被打的人还笑笑说打得好啊,你越打我我就要对你越好……遇到这种情况我也会感动到傻眼,这多好一孩子,多伟大的情操啊…… 而《论语》中孔子教育我们要“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抱怨”,拿起板砖飞他!看!就因为被人故意省略了一句话,刚烈如火的孔老夫子一下就被扭曲成了现在这个温婉的受气包形象。 小2的话~~~~~~~~~断章取义误死人啊!
2.有些话曾被我们误读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是说,国家统治人民,指使驱赶他们去做事就行了,不要让他们明白他们在做什么。 孔子的整句话就是说,诗、礼、乐这三样东西是教育民众的基础,一定要抓好,如果人民掌握了诗礼乐,好,让他们自由发挥,如果人民还玩不来这些东东,我们就要去教化他们,让他们知道和明白这些东西。”你看,这才是“有教无类”的大教育家孔老先生的本意嘛。 从前文来看,我们孔老先生前边一直在讨论诗礼乐这三种东东的教育问题,可怎么后边一下子就变成去教帝王权术的训诫了呢? 小2的话~~~~~~古人没有标点,现在我们有了,就应该学一下“句读”
3.有些话曾被我们误读
“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这本来是个很好的句子,里边充分运用了对仗。显示出了一份阳刚有力的气魄,一个胸怀坦荡的男人形象就跃然于纸上。“度”是“大度”的度。 问题出在毒与度,“度”为仄声字,犯了孤平,念着别扭,很容易读为平声字“毒”。 小2的话~~~~~~~~~~~~~好听的并不一定都是好话。
4.有些话曾被我们误读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明白这句话的意思,首先要知道孔子是在什么情况下,对谁说的。 《史记.孔子世家》里,提到了孔子之前的卫国之行,孔子“居卫月余,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于是丑之,去卫。” 孔子骂的人是那种“被养”的女人和小人。话也是对卫灵公说的。 小2的话~~~~~~~没事的时候多读点正史,小看野史。电视剧?看了就看了,全当是玩吧。
5.有些话曾被我们误读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作为一个励志的句子我们经常看到。 意思是说,我的生命可以有尽头,但知识没有。所以我们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多学一点知识。 但这句话是谁说的?庄子。 庄子是一个追崇顺其自然,清净无为的洒脱人物,他认为人吃个饭,饱了就行,没什么必要追求奢华,穿个衣,别冻着就行,实在不需与什么人攀比。当然读书也一样。 全话的意思是:生命是有限的,但我面对的知识是无限的,要我以本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那种永远看不到边的尽头,你当我有神经病不成吗? 小2的话~~~~掌握一定的知识也是必须的,但咱们要记得自己把握好,有个度。够用就行,想想看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里学的东东有些你用过吗?
6.有些话曾被我们误读
相濡以沫 有一天,一眼泉水干了,两条小鱼被困在了一个小水洼,为了生存下去,它们彼此从嘴中吐出泡泡,用自己的湿气来湿润对方的身体,互相扶持,互相依赖。多美的情景,虽然这并不是爱情最理想的状态。 但如果你读了全句,就会对它有更深的理解(后半句)……与其在死亡边缘才这样互相扶持,还不如大家找到一条水路,开开心心地回到广阔的江河湖海,回到各自的天地,彼此相忘,自由自在。 就象我们有些夫妻,明明不幸福,为什么明明知道知道自己有更好的未来,却要把双方都绑在一起,不开心地继续过下去呢? 小2的话~~~~~~~叹息一声,我们都没曾想到,除了一句相濡以沫,原来后边,还可以相忘于江湖。
7.有些话曾被我们误读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一般人的理解:“天地残暴不仁,把万物都当成低贱的猪狗来看待,而那些高高在上的所谓圣人们也没两样,还不是把我们老百姓也当成猪狗不如的东西!” 其实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说,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不情感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 小2的话~~~~~~~俺理解是原话省略了“如果……,就会……”:“如果天地残暴不仁的话,就会把万物都当成低贱的猪狗来看待,如果而圣人们不仁的话,就会把我们老百姓也当成猪狗不如的东西!”现在没有,说明天地和圣人都是仁的。
8.有些话曾被我们误读
还有一条: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爱迪生 爱迪生原话: 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 详解: 我们都以为是“天才那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当然,这句话本身并没有被偷梁换柱,但教材偏偏每次都漏掉后面那关键的一句话:“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大家可以看到,没有后面的这句话,全句的意义就完全改变了。爱迪生当然是个天才,他也是相信天才的(他曾经多次把福特叫做“天才”);他对天才持一种“有条件的承认”的态度,即天才是最重要的,但天才也需要努力。爱迪生承认努力,但他归根结底更重视灵感。而中国的教材上从来只有这第一句,这等于全面否定灵感的意义。 这句话和政治没有任何联系,不会犯中国人的忌讳,为什么会一直遭到篡改,搞的残缺不全呢?我想可能与中国的教育制度精神有关。中国的教育一向是“学海无涯苦做舟”、“题海战术”、“一切行动听指挥”,这种教育本身的目的就是制造“整齐划一”的“听话的人才”,它不需要天才,也不承认灵感。政治课本甚至从根本上否定人的天赋的重要性,片面强调后天努力;当然,我不是说努力不重要,努力是必不可少的,但无论如何也不能抹杀天赋。教材给人灌输一种极端的观念,轻视中国有天赋的人才,实在是对中国青少年的一种摧残

0 个评论

游客无法查看评论和回复, 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推荐文章

文章状态

  • 发布时间: 2013-04-19 17:14
  • 浏览: 1645
  • 评论: 0
  •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