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没有绑定微信,更多功能请点击绑定

贫二代有感


石述思对穷二代的定义是:那些在改革开放中没有致富的产业工人或者农民,他们的子女如今有很多仍属于弱势群体,他们广泛地存在于城市和农村之中。他说:“如果符合其中部分标准,那就需要高度警惕,努力鼓起生活的风帆,最终还要靠你的努力。”据《华商报》
石述思博文中“穷二代”的18个标准:
1.在各种“拼爹”(注:比拼老爹,指学得好不如有个好爸爸)游戏中失败。
2.感到当农民工和大学生区别不大,于是勇敢地放弃高考。
3.别人说:家里钱不是问题;你说:问题是家里没钱。
4.寒暑假,经常需要到田里收庄稼或在城里打工挣学费。
5.有当城管的冲动,能罩着天天被驱逐的父母。
6.经常有扼住命运喉咙的冲动,但每次喉咙都被命运扼住。
7.如果读过《红楼梦》,最受触动的应该是晴雯的判词: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8.对“宁当富人三奶,不嫁穷人”的说法强烈认同。
9.从不思考“永远有多远”这样的蠢问题,却经常为明天发愁。
10.在城市经常被取笑甚至欺负,熟悉各种人的白眼。
11.从迷恋个人奋斗到觉得奋斗根本改变不了命运。
12.最熟悉的交通工具是农用车、火车和长途大巴。
13.熟悉人民币分币的购买力。
14.家里往往有没有户口的兄弟姐妹。
15.有仇富心理,并十分痛恨贪官,觉得他们不仅夺取了你父辈的财富,更夺取了你翻身的机会。
16.害怕自己尤其是家人生病,特别是慢性病,因为没医保。
17.经常看《读者》之类的“心灵鸡汤”,但好多姐妹为生活选择了“出卖自己”的方式。
18.大体认同这样一种说法:生活中的一切事情,都要靠自己的双手解决,无法反抗就要学会接受。
随着某些“富二代”最近一次又一次地表演着疯狂的为富不仁,网络上流行起“贫二代的18条标准”,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8月21日《华商报》)
这可以看作某些阶层在心理上的一种集结。如果贫穷不会世袭,穷人可以凭自己的努力和汗水改变命运,那不会有这种现象;如果贫穷能够忍受,穷人的美德可以为自己赢得尊重和安全,也不会有这种现象;如果这个社会没有让穷人自暴自弃,根本不会有这种现象;如果富人们的成功让人心服口服,成功后的表现让人交口称赞,穷人更不会针对所谓的“富二代”,在心理上进行这种无奈而又激愤的集结。
富人们谨慎而有威仪,穷人们善良而有尊严。这也许不管对富人,还是对管理者,都是一种理想的状态,甚至对穷人,也不失为可以接受的局面。但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富人毫无谨慎之心,更是威而无仪,穷人有心善良,却连自尊、住房、医疗,甚至基本的安全都岌岌可危。贫富分化之始,让贫富阶层融洽相处、各得其乐的最佳时机,应该说已经丧失了。现在可以说贫富之间的关系,让穷人一方觉得难以忍受。如果他们的生活还有希望,那绝不是作为穷人的乐趣,而是向富人阶层流动的机会。
但是,两个阶层间的流动已经出现障碍。怎么办,难道要中国当代的穷人在如此恶劣的贫富关系中,接受财富和社会地位的世袭?那根本就是妄想。中国当代的穷人不同于以前的穷人,他们相信人人平等,懂得劳动的剩余价值,懂得财富的来源之一在于剥削,知道自己的权益究竟损失了多少,是怎么失去的,他们知道这一切是人为,不是命,他们更长年接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教育,相信“均贫富”的天然正义。所以,他们不可能就此认命。“贫二代”的集结,是一种认同,更是一种试探,在过去10几年经过了一系列失望之后,这也许还是整个阶层心理意义上最后的试探。也许穷人们想最后再问一次,目前的社会主流是不是真的允许,或者打算让他们贫一代,贫二代,贫三代贫四代这样的贫下去,世世代代处在恶劣的贫富关系中的弱势?穷人们得到答案后,必然对自己的社会价值观和行为选择作出相应的调整,这些调整恐怕会远远大于前面的几波,并将影响中国的前途和命运。
教育富人看来已经来不及,那些新闻中的二世祖们如果能够回头是岸,恐怕母猪都会上树了。是放任贫富阶层继续隔离而彼此世袭,关系继续恶化,还是打通上下阶层流动的渠道,让“贫二代”看到在目前体制下,至少下一代还有出人头地的机会?选择前者,就必须有控制贫一代贫二代不断反弹的准备和自信,选择后者,则必须有能力遏制目前许多地方媚商媚钱的冲动。两种选择都是艰难的,但这个课题,随着“贫二代”的提出,已经摆在思想者、制度设计者和管理者的面前,不容回避

0 个评论

游客无法查看评论和回复, 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推荐文章

文章状态

  • 发布时间: 2009-08-27 19:58
  • 浏览: 1492
  • 评论: 0
  •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