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没有绑定微信,更多功能请点击绑定

一花一世界


谈“深刻”与“担当”
  我常想,这个时代最缺乏的是“深度”,最需要的是“担当”。有人就有问:到底什么是深度、什么是担当?如何增加自己的深度与担当?
  第二个问题容易回答些,多读读中国老祖宗的智慧,多读读《四书》、《道德经》、《庄子》等等,多读读历史。中国有许许多多的智慧,讲起来俯摭皆是,过去刚入学的孩子读的《三字经》都告诉我们许许多多的道理与方法: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名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经既明,方读子。…经子通,读诸史。…读史书,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古人“经史不分”,从“经”里学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然后从历史上去学验证与应用。不能应用的道理,那只是装饰品,不值得花那么大的工夫去认真。要学习应用,历史是最好的素材。否则,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亲身经历过才学得到,那就太慢、太没方向,太没把握了。
  我在北京知名大学,在中国知名公司演讲,提到一些历史故事,觉得好像是跟外国人在讲故事似的,令我不胜唏嘘,也让我了解到中国需要加强历史教育,也了解到,自己还有一个跟人讲故事的任务。
  言归正传。读经、读史,是让自己增加深度与担当最好的入手处。但是,最有效的方法是去寻找自己的师父。师父很可能也是跟你说读经、读史,但是他可以更细致地告诉你,读那部经,从他引用历史数据与解读,弟子可以很实际地学到方法与精髓。更重要地,师父会在实际生活里,磨练弟子的担当与深度。这担当与深度可不只是脑筋认识上的题目而已,必须以生命去力行与实践。师父太重要了,我随时随地都跟人讲这件事情,因为我是深有体会。这里,只说这么多,以后有机会再聊。
  至于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深度与担当?深入不就是一层一层深入,不会只看到目前的利益,而同时可以看到长期而相反的利害;不会只看到个人的利益,同时会看到会不会伤害到其它人的利益;不会只看到目前的坏处,而同时可以看到表面背后相反而重要的道理。担当不就是敢于承担事情么?我在想,若是深度可以做简单的定义性回答,大概也就没那么深刻了,是不?担当,担当什么事情,什么该担当,什么不该担当,什么时候担当,什么时候不需要你担当,这种种问题,正是古圣先贤想教育我们的道理,不是一两句定义的阐述就可以说的好的。我们可以用些例子来表述。
  在这里,我们用《论语》里面一个故事来讨论。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颜渊第十二)
  孔子周游列国曾经过叶国。叶国的诸侯叶公对孔子说:“我们国家有非常正直的人,他父亲偷了人家的羊,他到官府去告发。”孔子说:“我们家乡的正直跟这不一样:父亲会为儿子犯的错误对外隐瞒,儿子会为父亲犯的错误对外隐瞒,在这隐瞒中间,存在了他们的正直。”
  偷羊就是不对,为什么孔子会反而赞成隐瞒呢?难道孔子就没有了是非?还是在单纯的是非之上,有更大的是非?
  在中国经过文化大革命的人应该对“红卫兵”的可怕有深刻的体会。红卫兵岂非对单位报告了家里父母不应该有的谈话?结果是什么?结果是父母对孩子的不信任,孩子对父母的不信任。连父母子女之间都不能相信,还有什么可以相信的?当时社会的冷酷、孤独、与恐惧岂非就是建立在红卫兵对同志单位的“正直”与“忠诚”上?红卫兵们没有判断能力,不能真正地了解对错不是重点,对父母的怀疑才是问题之所在。红卫兵对父母的告发,岂非就是叶公所谓的“其子证之”?
  《三字经》里说:“养不教,父之过。”孩子没教养好,不是父母的过失,难道都可以推给老师?自己毫无责任?是的,“教不严,师之惰。”老师不好,换个学校,换一位老师,无论如何,教养孩子,包括找好老师,都是父母的责任。孩子不好,当然那全是自己的过失,当然“父为子隐”,不但父为子隐,同时挺身而出,为子承担过失。一副义正严词地对外告发自己的孩子,那只是逃避自己的责任,那只是一个毫无担当、毫不负责的社会。一个“其子证之”有法律正确,但无信任的社会,和一个“父不为子隐”有法律正确,但毫无担当、毫不负责的社会,会是多么可怕的社会?
  是叶公肤浅?还是孔子深刻?
  什么叫担当?看看下面这一章:
  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子张第十九)
  当时鲁国的一位权臣孟孙氏要让阳肤要去做法官,阳肤先去请教曾子如何才能做一位好法官。曾子说:“现在的社会,当政者没做到他们该做的,社会是一片散乱太久了。若是老百姓的过失在你判案的时候,被你抓到了,别高兴,反而要怜悯他们。”这是何等的担当?法官不是当政者,无法扭转社会的许多错误,但是,孔子的大弟子曾子叫人要有担当,要心在天下,要怜悯这些人,设法尽量帮助这些人,让他们改过迁善。很多错误,是犯案者不知不觉被混乱的社会所影响、所伤害、所拖累,凡是度量大,以天下为己任的人,都会惭愧自己不能对乡梓有所贡献,焉敢见到乡人犯案为自己所识破而沾沾自喜?这担当、这气度,正是读古圣贤书的风骨与深刻。学子其有所悟乎?
  再看看下面这一章: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公冶长第五)
  这一张许多人都解释错了,完全望文生义,解释地恰恰相反了。连杨伯峻的《论语注译》都不对。所有关于《四书》的批注,还是只有朱熹的《四书集注》最好。朱熹一辈子用力在《四书集注》上,虽然他有些论点可以讨论,但是他对《四书》的考证功夫,无人能及。
  按朱熹《论语集注》:“宁武子,卫大夫,名俞。按春秋传,武子仕卫,当文公、成公之时。文公有道,而武子无事可见,此其知之可及也。成公无道,至于失国,而武子周旋其间,尽心竭力,不避艰险。凡其所处,皆智巧之士所深避而不肯为者,而能卒保其身以济其君,此其愚之不可及也。”
  在治世的时候,国家清平,凡是有能力的人皆可循渠道而得以发挥他的才智。宁武子在卫文公清平之世,没看到他有什么建树和功绩,可见他的智能是一般人能达得到的。在乱世的时候,大部分的人都只求自保,不愿出头以免祸患。卫文公之后,卫成公接位,宁武子仍然作卫国大夫。卫成公无道,终于失掉了卫国,而宁武子在卫成公最困难的时候,挺身而出,周旋其间,尽心竭力,不避艰险。对大部分的人来说,这是傻。所以孔子说,宁武子的傻,却是一般人做不到、赶不上的。
  能力和担当是两回事,作为一个领袖,不见得要有能力,但一定得有担当。有担当的人,别人愿意往他那儿靠。有担当的人,必然能负责。有担当的人,总有一种深沉的魅力。人要有担当,才可能深刻。人要有担当,这个世界才多了一些支柱。人要有担当,才可能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生命。
  这有担当还有一个很好的故事和借鉴,就是春秋五贤相之一的百里奚。大家趁着还年轻的时候,赶快多读读中国的章回小说。《东周列国志》是本很好、很有趣味、也非常重要的书。除了里面的故事本身就吸引人外,有了那些故事的基础,再读《四书》、《孙子兵法》、《韩非子》、《战国策》等等才有概念,才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事。没有那些历史背景,读当时的书,经常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譬如说,《论语、宪问第十四》里有这么两章:
  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不知道晋文公、齐桓公的故事,不知道子产、子西、和管仲的故事,如何从孔子那儿学习他的价值观,他对人品、气度、和功勋的看法?
  回到百里奚吧!百里奚是虞国人,到了四十岁还穷途潦倒,在家乡活不下去了,就出来碰运气。到齐国想谋得一官半职,无人引见,终至于乞讨度日。当时遇见了一位名叫“骞叔”的人。这骞叔很有识人之才,知道百里奚是怀才不遇,就请他到他家里一起过日子。骞叔也是个穷光蛋,但总有个地方可栖身。后来百里奚几次想出来做事,几次让骞叔看了要服务的主人,都认为不行,百里奚听他的话,果然,逃过几劫。后来,骞叔把百里奚介绍给在虞国任丞相的宫之奇,宫之奇又把百里奚推荐给虞君。骞叔看看虞君,也说他“亦非可与有为之主。”但是百里奚说他像一条在陆地上的鱼,急着要点水就好了。这次谏阻不住了,就留下他以后会隐居的地方离开了。后来,就发生晋献公“假途灭虢”那有名的“唇亡齿寒”的故事。虞国灭了,大家都作鸟兽散,各自保命。但是百里奚在虞君身边周旋不舍。百里奚说:“吾既不智矣,敢不忠乎?”到后来,弄得百里奚竟然作为晋国公主的陪嫁奴仆,要嫁到秦国的秦穆公。后面一大段故事就不说了。
  在这里,只讲百里奚“吾既不智矣,敢不忠乎?”这就是担当。这就是“其愚不可及也”的气度。骞叔在百里奚最初出来找事的时候就说过:“丈夫不可轻失身于人。仕而弃之,则不忠,与同患难,则不智。此行弟其慎之!”结果,百里奚真是没看凖人,真是“失身于人”。既然错了,他就承担他的错,既然当初不智,看错了虞君,现在怎能再错下去,弃虞君而去而不忠呢?我相信当时会有很多的人劝百里奚,既然错了第一步,失身于虞君,怎不赶紧逃走,还要一错再错?我也相信,有不少人会劝百里奚,他未负虞君,是虞君负他,何必继续糟蹋自己的身体和前程?这就是深度,这就是担当。百里奚成为春秋五贤相,可不是他当初牧牛、牧马学出来的。他事奉虞君那一段短时间也无大建树,只有他在虞国灭了以后的周旋不舍,才是真正的磨练。百里奚的才智,在他四十岁离乡的时候就有了。但他的才智能承担大事,则不经过那“其愚不可及也”的磨练,是无法可用的。
  百里奚最罗曼蒂克的故事是后来他成为秦国丞相,跟妻子相认那一段。那一段故事,读来愉快、高兴。很多人也只记得那一段。但是真正让人学到深刻的,却是这一段不为人注意的细节。  每个人都有他的痛苦。但痛苦本身并不见得就一定让人深刻。需要平常的好学深思,痛苦时的动心忍性,才可能让人深刻。需要平时的好学深思,需要良师的提携带领、鞭策锤炼,痛苦时的动心忍性,才可能让人有担当!

0 个评论

游客无法查看评论和回复, 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tanjun900
tanjun900

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

推荐文章

文章状态

  • 发布时间: 2009-03-11 16:01
  • 浏览: 2215
  • 评论: 0
  •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