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谈谈FMEA工具的局限性
“FMEA是个好东西”,“FMEA很重要”,“FMEA是APQP中的核心”,这些说法听得耳朵都起老茧了,但做的好的“FMEA”却太少了。为什么会这样?
FMEA的本质是一个风险评估的工具,目的是先期的质量预防和后期持续改进的优先顺序。它的标准的格式化为顾客和供应商的沟通提供一个公共的语言平台,但问题也就在这里:“标准化和格式化”意味着亦步亦趋,不可越矩。
这是FMEA的第一个局限性:死板。
回想一下FMEA建立的过程:是通过一个多方认证的小组,采取头脑风暴的方法,再加上历史的经验数据,小组完成。头脑风暴意味着创造性,而标准化的格式会破坏人们自由思考的环境。
我的经验是:在会议讨论中,大家花在“如何填写”的时间上多过“分析问题”。
FMEA的格式中有很多列,但最重要的一列没有单独分离出来(第四版有改进),这就是“要求”。
复杂的结构容易让人忽略最本源的东西,这是第二个局限性。
FMEA是控制计划的输入,识别产品/过程中的质量风险控制点是非常重要的。
这一个局限性的后果是,FMEA过程中对产品/过程的要求识别不充分,导致很多FMEA案例中该说的没说,不该说的说了一堆,甚至和现场控制不一致。
FMEA的格式尽管较复杂,其中有“失效模式起因/机理”的描述栏,但这么复杂的结构仍然不能满足描述一个复杂的生产过程的要求。要知道,很多失效模式起因/机理是交互作用的,有些机理对于制造过程来说,不需要弄明白,制造工厂更关注“如何做对”而不是“为什么做错“。
FMEA的第三个局限性:繁琐的格式企图覆盖所有信息,但很多时候因为技术的复杂性而说不清楚,换来的只是审核员或顾客的NG。
言而总之,我认为FMEA对形式强调太重,导致人们忽略了一些本来很本质的基本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