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我的质量路】: 十年一剑
十年一剑
2001年,对我的职业生涯来说是一个特殊的一年,在那年转行做了质量人,转眼已经快十年了。大专毕业后,去东莞一家台资厂做设计员,从自学CAD到Per-E,短短二年时间,我就能够独立负责英业达的一个小项目。因为工作关系,当时接触到一个改变我职业生涯的人:张正男先生,XX公司质量总监。白白的皮肤,金丝边眼睛,文质彬彬,不开口真看不出是台湾人。他的那段谈论,这辈子我都忘不了:……做设计有啥好,设计的职业发展太狭窄,会设计电脑机架(铁件)的,不会设计电脑面板(塑件)……….质量的发展就宽广,不管是铁件,塑件,还是电子件,质量管理的套路不变,而且除了制造业,其它各行各业都在开始推行ISO,质量人才很欠缺啊……..别犹豫了,到我们品保部来吧…….. 从此开始了我的质量修行路。
从注塑机台巡检开始,IPQC,QC组长,QC工程师,一干就是3年,对注塑,喷涂,组装的质量进行管控。接着就开始调槽,2年跳了3家公司,从电子制造业到汽车行业,从事过IQC日常管理及供应商质量管理,而且参加过新项目开发,对先期质量进行规划。其间开始自学质量相关知识,QC新旧7手法,ISO9001标准,ISO14000标准,ISO13485标准,QS9000及后来的TS16949标准,TQM推进,拜读讲过戴明,朱兰,克劳士比大师的质量著作等。 其中,台湾质量管理大师林荣瑞的《品质管理》,简直就是我的葵花宝典,每次我遇到工作问题,或者制做质量报表,都要在他的书中拷贝(可惜从来没见过他的真容,呵呵)。2006年开始,由于婚后家庭压力,我越来越发现,自已的工作能力增长与工资增长差距太大,我开始把工作瞄准的欧美外资企业。由于长期在台湾企业和私营企业工作,英语基本荒废,我从ABCD开始自学,后来进行一家新家坡企业,老板是新家坡人,华语不太好,我开始大胆用英语沟通,而且开始尝试与老外客户说。工作时不管是邮件,还是质量报告,强迫自已用英文表达。每天上下班路中及空闲时间,坚持听慢速英语,渐渐的我发现,老外讲的我能听懂了,再大胆的把自已的想法讲出来,英语沟通基本没问题。英语的突破,使我7年的质量工程师划个句号,职务提升到质量主管,及质量经理的发展空间。2010年,参加了公司组织的六西格玛黑带培训,并成功带出一个黑带项目,使自已的质量生涯迈出实质性的提升。
回首想想,十年时间过的真快啊!我把我的质量经历划分为4块:制程质量管理,供应商质量管理,项目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刚入行前3年,主要是厂内生产质量管控,天天和生产那帮‘’野蛮人’’打交道,经常为了产品放行和报废吵架,锤炼了几身好功夫:一是对厂内制程和质量管控很熟悉;二是越是出货压力大,越能顶住质量压力;三是开会吵架不怯场,不比声音大小咱比道理多少,少说费说切入要害。有了3年扎实的质量基础,进入供应商管理链就好多了,把厂内的质量工具运用起来,直方图管理来料质量,控制图监控生产中异常,8D报告回复所有质量问题,建立SRS(Supplier rating system),每月质量评分,直接传给公司老总,并要求较差的供应商老总来开会等等。后来,又转到NPD(New product department ),参与新项目开发,接解汽车质量体系,TS及5大手册虽然很繁琐,但老外的严谨的工作思路很佩服。运用DOE分析复杂问题,并找到合理条件参数;把厂内外以前发生的质量问题,运用FMEA分析,建立Control plan,系统性地防止质量问题发生。参与新项目开期间,我对质量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学习,更靠进客户和消费者,更能了解质量管控的重点,标准的界定,及无形的质量要求。08年开始,进入质量部门管理阶段,把管理的技巧和质量专业知识有效结合,从供应商送货,到厂内生产,再到客户端使用,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客户反馈为导向,持续不断的改善质量系统。
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最先进的系统都是从国外传入中国,汽车产业制造强国德国,和电子产业制造强国日本,在质量管理方面都探索出自已一套方案。但是质量管理许多精华的东西,没有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运用起来,造成中国制造业质量发展较慢,这是我们这代质量人的责任。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