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摸爬滚打的日子
老爸搞了一辈子设备,和机器打了一辈子交到,后来当了设备课长,仍然会亲自去修机器,退了休被返聘,说不干了,徒弟还到家里来请教。老妈的专业是原子物理,应该去搞核武器之类的高能物理应用,是她们那个时代的骄女,可惜65届的大学生命运多舛,先被分到制药厂去搞化学,后来好不容回到北京到了一家仪表厂,做过技术,搞过可靠性,做过总工厂长,但我母亲却认为自己一无所长,还不如我父亲那样踏实。他们二老是铁了心让我学好数理化,要学工科,要到工厂去,最好能练出独步江湖的绝技,这辈子就靠着一招鲜去抱一个铁饭碗。92年我进了模具厂的设计室当了一名塑料模具设计,我父母是心满意足,觉得我选择的工作是特别靠谱的事儿,完全符合他们对我的人生规划。告诉我好好干,多向老设计,老工艺,老工程师去请教,人要勤快,要有眼力见儿,能帮人家的一定要帮助人家做,有了问题要虚心请教云云,听得我耳朵都快磨出了茧子。随着和这些尊敬的老工程师,高工们接触多了,我发现他们对带我们这些年轻人是完全没兴趣,他们需要我们帮助他们去算那些平面或立体几何,如圆弧包角,拔模斜度等等,对于我们提出的一些问题,不是建议我们去看书,就是说,这需要你们自己长经验,自己去摸索,没少吃闭门羹。我也对父母发牢骚和这些人沟通很累,玩,吃,扯淡都聊得挺欢,一到关键的时候,譬如几套进料方案,自己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哪种最佳的时候,他们就都不会给我建议,基本上是听听我的意见,然后说这个方案行,那个也行,该用哪个你自己琢磨着办。老爸听到我的抱怨就说:“都怕教会了徒弟饿死师傅,谁不留一手?即便以后不用了,写书,写论文也用得上,人家是不会轻易告诉你的,求人不如求自己。”应该是在94年,随着老的挤出模具的专家退休,他带出来的徒弟下海去了广东,厂内再没有能画机头(挤出模具)的人了。我当时还是小字辈儿,总工拍着我的肩膀一阵捧,我就晕晕乎乎地同意我来试一试。老专家那个时候已经成了宝贝,一退休就不见了人影,挣大钱去了。我硬着头皮接了第一个任务,一个1米宽,(厚度忘了)一个板机头的设计。我翻开教科书,其中分流锥的角度是这样写的,建议的角度是从15度到60度,我靠,这差一度就可能让塑料分解的关键参数怎么可能有这么大的选择范围哪?这是超级的大忽悠,这书居然还是教材!我翻了几本参考书也没找出个所以然,于是我就去查找就旧图纸,我读了近40套板机头的图纸,我忽然一下子开窍了,我记得冷冲压模具设计模柄位置的时候,关键是找到重心,一个平衡点,而挤出模具如果保证各项流量基本一致的话,关键也是在重心,于是我就开始狂算了一段时间,终于找到一个近似的方程。我忐忑不安地出了我的第一套板机头的图纸,结果一次试模成功。后来我就成了机头专业户,板型,原型,异形,我是来者不拒。后来我辞职去了外企,临走的时候,我的哥们儿问我,设计这个有什么诀窍,我笑了:“诀窍就是一句话,说出来一钱不值,设计分流锥的时候,看看冷冲压求重心的章节,用力矩平衡公式即可,这东西哪里有什么玄妙的?”哥们儿很感动说:“你可真傻。”我的所作所为在那个时代看起来是挺傻气的,但是中国不就是因为聪敏人太多了,结果我们的活,我们的工作就越做越差吗?通过我的亲身经历,我就特别重视记录这个特殊的文件。教科书,参考书,都可能会忽悠你,但真实的记录不会,你可以从一堆真实的数据中找到公式,但如果你要验证一个参考书中的模糊的公式是否正确,却需要你摔无数次跟头,摔倒开窍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