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重视质量”说起
在地理位置上,日本是离我国最近的先进的国家。80年代,我们的好家电,几乎全是日本货,因为日本家电质量好。日本特别重视质量管理,以前说过,我干质量管理,看的第一本书就是日本质量管理,看完以后,心里很是佩服。书中有个例子,印象深刻,就是日本从美国引进一条彩电生产线,引进时质量水平是100多个/百台缺陷,日本企业用了三年,缺陷降低到个位数几个/百台。后来看朱兰质量手册,里面也提到了这个案例,确定了这个案例不是故事,是事实。那么日本是如何做好质量管理的?其实网上许多资料都揭示了原因,这不是我要说的重点,我想说的是,我们的质量管理落后,我们身边就有一个先进的国家,质量管理搞得比美国都好(指理论转化操作层面),我们为什么不认识地向其学习,学其长,改己短呢?一个在美国无所作为的质量学家戴明,到了日本从事质量管理,就能取得世人瞩目的成绩,这方面成绩不应该仅仅算在这个老师身上吧,那一定是日本质量管理做对了什么!而我们应该从中学习到什么?
讲了上面这些,与”不重视质量“有何关系呢?其实我想说的是,作为质量管理人员,要深入思考我们所在的企业为什么质量管差。要找到与先进企业对比的标杆,全面对比,才会知道如何改进。当然,质量管理差有很多原因,既使找全了,还有如何解决的措施问题,还是有个先后实施次序问题。但是首先应该找全吧。找全了以后,找出最关键的原因,然后制订措施解决。这种原因分析不是光在脑中想就行了,而是要用数据和事实去论证的,其实在原因分析阶段,我们有些人的思路就有些主观了。拿着假设当事实,坐在屋里出对策。当然这有民族的历史传承原因:古人说过“运筹帷幔之中,决定千里之外”,是不是暗示着不用到现场就能解决问题?其实解决问题是质量管理人员的基本功,如果解决不了问题,那领导如何尊重你呢?为什么要把资源提供给你挥霍呢?而要解决问题,就要找准原因,要想找准原因,日本质量管理给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办法:三现:现场、现物、现实。而我们质量落后的企业这方面做的如何呢?相信自己会有答案。
90年代初,兴起学习日本的风潮,全面质量管理大行其道,老七种工具走进了工厂,面对这些简单有效的质管工具,就是我这个大学毕业的技术人员,对这些工具也并不熟悉,一是不会用,二是觉得没有用。结果那些管理工具并没有实行起来,最后不了了之。现在回想当时的状况,全面质量管理为什么没有推动下去,后来匆匆地走上了9000体系认证之路?一家之言,就是全面质量管理那些量化的方法,我们不知道为什么要使用,其实那些方法可以解决90%的现场问题,而应用起来却是费时间,需要大家一起合作,而不是一个人靠“经验”、想象,就能解决问题。当时我心里嘲笑树图:分析一个问题为什么要人、机、料、法、环、测,我知道采取什么措施呀!可是我想到的那个措施是解决重复问题的,就是一个已经知道的“答案”,不是用于解决未知问题的,解决未知问题,当然要全面考虑了。结果那老七种工具推广不下去,没有到基层。后来,到国内一个日资企业,终于听到了一些老七种工具的应用实情,其实在一线,也不是员工都会老七种工具,有时也是有“干”的,有说的,再有技术人员整理"画出来“图表。即使是合理化建议,也有老师傅口里那么一说,有文化的徒弟形成书面意见上报的,可是八十年代,我们以为日本工人太厉害了,我们大学程度的都难以应对的老七种工具,人家用起来那么的自然,当然这是一种误解了,是文化人在抽象总结过程中一种提炼吧。
回到上面不重视质量的话题,产生不重视质量的想法的前提是质量管理不好,产品质量不好,过程控制不好,而质量管理人员出的道道领导又不听。这种情况,如果按照日本质量管理的思路,也许是变态的思路,要树立这种态度,就是一些错误是”我“造成的,也就是从自身找原因,掌握质量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起码新老七种工具得懂得用吧,结合实际解决了一些问题吧。然后就是用事实说话,用数据给领导看质量损失减少了多少,百分比。质量人员最好掌握技术,不然就与技术人员、操作者关系良好(指可以很好地沟通),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取得好的成绩,而不是慨叹领导不重视质量。
另外,日本质量管理为什么在我们这儿没有推行起来(打击面有点大,大多数企业吧),甚至有意不提日本质量管理,那是因为,日本对质量管理人员的要求比较高,做的工作比较深,承担的责任比较大,也就是说,解决不了问题要自行承担责任,不是责任都落实到质量管理人员身上了嘛,这个哪行。还有日本的质量管理要求掌握的质量管理工具太多,也就是起点太高,而且要求有丰富的现场经验,而这些正是我们的弱项,在我们这儿质量管理不是最受重视的岗位,所以最优秀的人力资源也不大可能投在这。因而,从事质量管理人员也不必太过在意了。领导不重视质量管理,还是质量管理人员发挥作用不够,能力有限?哪个是因,哪个是果,其实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以上说法,只是自己胡思乱想的东东,只是个体的东东,是否具有普遍性,不得而知。
讲了上面这些,与”不重视质量“有何关系呢?其实我想说的是,作为质量管理人员,要深入思考我们所在的企业为什么质量管差。要找到与先进企业对比的标杆,全面对比,才会知道如何改进。当然,质量管理差有很多原因,既使找全了,还有如何解决的措施问题,还是有个先后实施次序问题。但是首先应该找全吧。找全了以后,找出最关键的原因,然后制订措施解决。这种原因分析不是光在脑中想就行了,而是要用数据和事实去论证的,其实在原因分析阶段,我们有些人的思路就有些主观了。拿着假设当事实,坐在屋里出对策。当然这有民族的历史传承原因:古人说过“运筹帷幔之中,决定千里之外”,是不是暗示着不用到现场就能解决问题?其实解决问题是质量管理人员的基本功,如果解决不了问题,那领导如何尊重你呢?为什么要把资源提供给你挥霍呢?而要解决问题,就要找准原因,要想找准原因,日本质量管理给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办法:三现:现场、现物、现实。而我们质量落后的企业这方面做的如何呢?相信自己会有答案。
90年代初,兴起学习日本的风潮,全面质量管理大行其道,老七种工具走进了工厂,面对这些简单有效的质管工具,就是我这个大学毕业的技术人员,对这些工具也并不熟悉,一是不会用,二是觉得没有用。结果那些管理工具并没有实行起来,最后不了了之。现在回想当时的状况,全面质量管理为什么没有推动下去,后来匆匆地走上了9000体系认证之路?一家之言,就是全面质量管理那些量化的方法,我们不知道为什么要使用,其实那些方法可以解决90%的现场问题,而应用起来却是费时间,需要大家一起合作,而不是一个人靠“经验”、想象,就能解决问题。当时我心里嘲笑树图:分析一个问题为什么要人、机、料、法、环、测,我知道采取什么措施呀!可是我想到的那个措施是解决重复问题的,就是一个已经知道的“答案”,不是用于解决未知问题的,解决未知问题,当然要全面考虑了。结果那老七种工具推广不下去,没有到基层。后来,到国内一个日资企业,终于听到了一些老七种工具的应用实情,其实在一线,也不是员工都会老七种工具,有时也是有“干”的,有说的,再有技术人员整理"画出来“图表。即使是合理化建议,也有老师傅口里那么一说,有文化的徒弟形成书面意见上报的,可是八十年代,我们以为日本工人太厉害了,我们大学程度的都难以应对的老七种工具,人家用起来那么的自然,当然这是一种误解了,是文化人在抽象总结过程中一种提炼吧。
回到上面不重视质量的话题,产生不重视质量的想法的前提是质量管理不好,产品质量不好,过程控制不好,而质量管理人员出的道道领导又不听。这种情况,如果按照日本质量管理的思路,也许是变态的思路,要树立这种态度,就是一些错误是”我“造成的,也就是从自身找原因,掌握质量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起码新老七种工具得懂得用吧,结合实际解决了一些问题吧。然后就是用事实说话,用数据给领导看质量损失减少了多少,百分比。质量人员最好掌握技术,不然就与技术人员、操作者关系良好(指可以很好地沟通),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取得好的成绩,而不是慨叹领导不重视质量。
另外,日本质量管理为什么在我们这儿没有推行起来(打击面有点大,大多数企业吧),甚至有意不提日本质量管理,那是因为,日本对质量管理人员的要求比较高,做的工作比较深,承担的责任比较大,也就是说,解决不了问题要自行承担责任,不是责任都落实到质量管理人员身上了嘛,这个哪行。还有日本的质量管理要求掌握的质量管理工具太多,也就是起点太高,而且要求有丰富的现场经验,而这些正是我们的弱项,在我们这儿质量管理不是最受重视的岗位,所以最优秀的人力资源也不大可能投在这。因而,从事质量管理人员也不必太过在意了。领导不重视质量管理,还是质量管理人员发挥作用不够,能力有限?哪个是因,哪个是果,其实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以上说法,只是自己胡思乱想的东东,只是个体的东东,是否具有普遍性,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