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开咨询公司:说来容易做起难
有人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也有人说:“工作之余,请为自己挖上一口井”。
还有人说:“请及早为自己栽上一颗小树苗,慢慢去精心培育”。
从事咨询以来,总有人问我:“你们开公司了吗?”、“你们什么时候开公司”,类似的声音不绝于耳……
说句实话,我又何尝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一直以来,我都自诩为生意人,但从来不敢号称商人,因为我当前做的只是小生意,营业执照写的清清楚楚——个体户。对此,我一直都耿耿于怀!无时无刻不再指望着为自己正名,但我也有自知知明。商人!好歹也得有个自己的公司啊!
话说咨询公司,我也挂靠服务过好几家,他们的发家之道我也作过研究。A老板从业时间较早、成名也很早,称得上咨询行业的元老。这些年累积下来做的单量很多,早些年还做了很多的大企业,包括主机厂、一级供应商之类。虽然照本宣科、教条僵化有余,灵活性和创造性不足,但做的都是实实在在的服务。成立公司以后咨询业务的主要来源都是以前服务过的客户以及客户介绍的新客户。走的是一条看似最远、却是最近的咨询发展道路。B老板则很有意思!刚开始出道的时候跟A老板提包包、打下手。但其成长却像是坐过山车,先做了一段时间的咨询助理,正要大展拳脚的时候,不料公司却关门转向。俗话说:“祸兮福所依”。他正服务着的一家大型企业正好把他挖了过去出任体系主管,因为业绩突击,很快晋升为质量总监。由于这家伙本身很有悟性、也很努力,工作一年以后,不但掌握了企业的运作规律,还开发出了制造型企业的管理模型。最后有幸进入了一家全国性的培训公司,开始巡讲公开课。这家伙颇有心计,私下成立了一家咨询公司,凡是学员提出的咨询需求就以自己公司的名义去承接。说完A、B老板,就该说C老板。C老板曾工作于一家大型国企,此人深得公司老板的信任。有一天,他向老板提议整合公司现有资源和人才开设一家咨询公司,并建议公司老板参股,这其中的玄机不言自明,两人当即一拍即合。咨询公司成立以后,便以它的老东家作为试验场,一边试验、一边总结,试点以后便以成功案例的方式向全国推广。当然,前期的很多业务也来自于老东家的资源。还有一个D老板,他也很具代表性,D老板没有多少文化,属于先知先觉、下海很早的那一批人,但他商海沉浮几年,最终亏得一塌糊涂,连死的心都有了。恰恰就在这时,中央宣布重庆直辖,D老板眼前一亮,他感觉幸运之神再次驾临,毅然作出挺进大西南的决定!用身上仅存的300多元买了一张到重庆的火车票。到重庆以后立马寻找商机,身材单薄肯定不能从武,没有本钱肯定没法投资,思来想去,也就从文这一条道。此时,他想起有一同乡在重庆发展不错,资产过亿。便打定主意、前去拜访,借由同乡的举荐,他被介绍进了所在省的重庆商会,扮演跑腿打杂的角色。如此,借用商会的资源获得了很多的业务和荣誉。相对前面的A、B、C、D老板,最后的E老板就起点更低、发展也要艰难得多。他没有任何资源和门道,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成立了一家公司、栽下一颗树苗再说。寄望于网络推广来获得业务。再加上省吃俭用,慢慢地也积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最近,E老板开始和主机厂和政界、商界都有了一些深入接触,事业逐渐步入正轨。
至此,五个咨询老板一一介绍完毕,大家不难发现,每个老板都代表一种发家经历、一种商业模式。第一种走政府官员、商界领袖路线;第二种走大厂路线,以主机厂、大型配套厂作为靠山、后台;第三种就是作网络推广;第四种就是走公开课巡讲路线;最后一种就是客户累积型。
说到这里,我得盘点一下当前所具备的资源和条件,看看自己到底属于其中的哪一种。开与不开尚且不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开咨询公司:说来容易做起难!或许,从生意人转型为商人,我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