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司绩效考核之我见
关于公司绩效考核之我见
公司绩效考核自今年4月份开始推行以来,已经半年多了,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果能把这些问题很好的落实,相信局面比现在要更好,不过也仅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如有不妥,请胡总批评指正。
一 、检查机制不健全。目前公司的工作计划和各部门目标都由徐佳佳一人来检查完成否,并且根据各部门报上来的实际完成结果来打分,乃至计算出各个部门的分数,但真实的情况如何?不知道,应为没有一个人来逐项核对。我们知道工作要做到位,要做结果而不是做形式,有些工作虽然做了,但效果如何,不知道。不是不知道那么简单,而是要深入检查,需要一个懂行的人去检查,哪怕不是100%检查到位,从而保证所做的工作都有效,80%的成效也可以,对整个被考核团队也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很显然,徐的工作只是一个文秘所做的工作而已。
二、绩效考核是一个团队的体现。如果一个部门连续好几个月落后甚至垫底,那就有问题了。因为理想化的考核状态是各个部门轮流交替充当领先者或落后者,这说明工作绩效是正常的波动,而装配部连续好几个月排名殿后,就有异常了,要么是指标定得太高了,要么就是部门内部出现了问题,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旁部门拖了他们的后腿,而这个罪魁祸首的旁部门却考核不到或考核得太松。出现这种问题我们必须直面矛盾,有矛盾才有进步,而不应该回避或无视矛盾,任由他发展。须知这样,对那个绩效考核差的部门而言无异于把他们推向了深渊。
三、绩效考核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动态表现在有时需要修订目标,修订KPI指标,要本土化,符合工作实际和公司实际,并且要符合SMART原则,不能实现的目标宁愿不列,如果说10分最多只能做到6分,还不如定个7分,让它努把力做到8分。宁愿要打折扣的计划,也不要打折扣的结果。但这种修订只是局部的修订,建议每个月开一次会,针对绩效考核的方方面面,讨论一下,这样能够发现考核中容易出现或遗漏的问题,我总感觉透明度不足。只有这样连续的推动,持续的改进,绩效考核才能贴近工作的真实,符合工作的战略。
四、针对各部门的计划和总结我想说一下,部门的工作计划应该跟部门目标相匹配,为部门目标而逐步展开,否则工作计划就失去了意义。从推行到现在已经六七个月,这六七个月各个部门都做了哪些工作,是到了汇总分析的时候了,就像昨晚何老师说的那样,不能看一步,走一步,而是要看到目标,统筹安排,打好基础,在这个统筹基础上不断完善,各部门的计划我相信诸多是上月发生了什么,下月就列入计划(我也不能幸免),这样好是好,但却忽略了目标的实现,或许短期内难以看到影响,就长期而言,危害就大了。只有到了那时候,才会发现做的事情离目标甚远,悔之晚矣。何老师说的我们去做重要紧急事情的时候,还应该做一些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以未雨绸缪,越来越做规范系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五、考核更应该要有狼性。布置或计划的工作,必须不折不扣的完成,不能讲任何借口,工作关乎企业发展,要把它看得很重。而从我个人感觉来看,还是觉得太过怀柔(也许我个人视野偏窄)。发现问题,出现困难就推,往上捅。把绣球抛给上级是不对的做法。这些事情该哪一层解决就应该哪一层解决。不要推卸转嫁。举个例子,我的上级是姜凌总监,我原则上就只对他负责,不能越权向你胡总汇报或请求支援,当然工作以外的事情除外。只有形成这样一个氛围,大家才会遵守游戏规则。各自做好各自的事情,各自去寻找自己的支持部门或资源,团队才能更有凝聚力。我自己有幸曾在台资企业做过,他们推行日本的做法,一般自己的事情自己要完成解决,不能轻易麻烦上级,你要上级支援或帮忙解决的时候,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否则很可能挨一顿臭骂。
六、部门之间的沟通不是很顺畅。公司还是要通过搞一些培训或活动来加强推动,特别是办公大楼与生产系统之间的沟通不是很理想,举个例子,销售部作为外部客户的直接沟通者,对交期和品质很关注,从开年,从来没有邀请我们开会去讨论如何提升品质,在会上表示全力支持我们的工作。虽然品质工作很大程度上是品质系统的工作,但针对客诉、品质异常等问题,也有必要,由销售部牵头,大家共同探讨,哪怕开个诸葛亮会也好。再就是包装资料的错误那么多,难道就没有改进的空间了?质检部针对需要返工的事宜,经常延误开出返工单,难道就不能开个会来讨论一个本质的解决办法?有道是哪个部门影响了我部门的绩效,我就要跟它较真。我就要参与进来,共同商讨一个解决方案,只有这样,公司的整体绩效才能上去。
上述只是我一个人的看法,这些都是基于我以前的经验,包括工作经验和学习经验(更多的是培训并和老师的交流),涉及到部门和个人只是举个例子而已,非对他或他们有成见或另眼相看。我本人的举例也是如此,非自夸。说得不对的地方还请总经理有空时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