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禧事件和昆山事件的背后:中国制造业、物流业和市场地位在中国和美/日/越战略性对抗中的作用
一般说来,外资企业,如美资、日资和台资企业的企业管理普遍做的较好。福禧事件和昆山事件表明,****在利益面前,企业的质量管理、安全管理、供应链管理等都是不起作用的。
福禧事件和昆山事件还表明,为了追求利润,国际知名品牌在供应链层次上成为不良质量安全事件的帮凶而绝不(仅仅)是受害者。
质量管理八项原则之一的“与供方互利的关系”,现在看来更多的是指和供方共同追求利润。而选择一家供应商独家供货尽管可以赚到更多的钱,但风险要大于选用多家供应商供货。
今年5月,在越南发生了严重的反华暴力事件。背后有美日围堵中国的国际背景。
福禧事件和随后出现的昆山事件,显示出中国的制造业、物流业和市场地位在中国和美/日/越战略性对抗中的作用。
福禧是一家美国企业,其顾客也不乏美国知名品牌,中国的市场规模和制造业的优势使得这些美国商家在华拥有巨大的商业利益。昆山事件涉事企业是台资,但其汽车供应链上的客户也很可能有美系和日系汽车主机厂。这些美资、日资企业之所以能有巨额利润,与中国的市场,以及中国工人的辛苦劳动密不可分。从本质上说,由于工作条件的艰苦和劳动力的工资水平,美资和日资企业已经不可能再剥削本国产业工人的剩余价值了。苹果的制造已经回不了美国了。
也许有人会说,既然越南的背后是美国和日本,美国和日本企业可以到越南开设工厂,那里的工人更便宜。事实上不可能。因为越南没有中国这么大的市场。麦当劳、肯德基、日系车、美系车在中国的市场规模是无与伦比的。
中越关系好的时候,越南可以加入中国的供应链。利用中国的原材料、设备、设备维护人员,以及市场。越南发生反华暴力事件后,越南就失去了利用中国市场发展的机会。
试想如果一个美系车或日系车的关键零配件由越南制造到中国装配销售,一旦供应中断将导致美系车或日系车停在流水线上不能下线,4S店里的车辆不能修理。美系车和日系车在华销售就会受影响,而马上就有德系车、法系车还有不断壮大的国产品牌填补。美资企业和日资企业是要中国还是要越南(的市场)?中国千年的发展机遇,一旦失去可就找不回来了!
而且,中国的自主研发能力也越来越强。加上中国的优势市场地位,发达的物流业,以及中国工人的辛苦劳动,还有中国社会制度的效率,都构成了中国和美/日/越战略性对抗中的优势。高铁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前述原因也是印度暂时无法替代中国市场的理由。印度就不可能在短期内发展高铁。这要归因于印度的社会制度。美日资本要在印度培养一个和中国一样的市场和产业大军需要一个过程。
最近,越南的荔枝滞销了(菲律宾的香蕉也曾有同样遭遇)。到越南旅游的中国游客也少了。中国的一些游客或许不怎么爱国(现在还去日本大把消费的中国游客仍然不少),但他们确实怕死(谁都一样)。在越南发生的反华骚乱中,真有中国人被打死了。这足以震慑中国的游客和商家。而越南滞销的水果,即使日本和美国有人要,也不及中国的需求量大,且市场近。
越南现在指望着美国和日本的武器和巡逻船。然而中国有独立、完整和规模庞大的军工研发和制造体系,而且中国的钢铁业和造船业的规模世界第一。一个河北省的钢铁产量就超过美国。只要需要,中国的海军舰船和海警船,以及各种适用对峙武器要多少有多少。中国最近的多地海上和陆上演习就是在显示中国有在多方向上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的能力。
中国的短板在于能源和原材料。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因为乌克兰危机,此时此刻由美国主导、日本参与的制裁俄罗斯的行动,逼着俄罗斯将能源和原材料以优惠价格卖给唯一的大客户--中国。中俄还在考虑共同研发武器。美国和盟国肩并肩,中国和俄罗斯背靠背。美国在经济实力下降的时候想要率领盟国同时围堵中俄这两个军事实力世界第二、第三,国土幅员辽阔,且经济规模庞大、又有很大互补性的核大国,根本办不到。之所以没人敢跟俄罗斯叫板,就是因为俄罗斯的核武器。这一周,中国试射东风导弹,俄罗斯战略轰炸机在北美防空识别区巡逻。和其他的演习相比,这应该是最有说服力的。
另外,美国、中国、俄罗斯还是有共同的利益的,如反恐。到头来,战略性对抗和局部冲突还是要限制在可控的范围内,战略性对抗和经济上的合作并存。而越南等对抗中国的马前卒,除了一些二手的武器和巡逻船(需要自己花钱维护)外,什么也得不到。
中国背靠俄罗斯,靠自己的努力,坚持韬光养晦,做好自己的事情,耐心地和美/日/越等进行针锋相对而又保持战略定力的长期对抗。由量变到质变,将会不断壮大,越来越强。
从整体上来说,未来中国的质量人,一定能够改变未来的中国。
未来只有中国适合做制造业,理由是:
1、制造业规模、配套体系、大量人才(也是就业人口)、资金、以及庞大市场同时存在;
2、中国社会的相对安定;
3、劳动力成本相比发达国家还是很低。
只要制造业存在,质量人就永远存在。
只要中国按照预期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的转换,中国的质量人,必将在其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从整体上来说,未来中国的质量人,一定能够改变未来的中国。
福禧事件和昆山事件还表明,为了追求利润,国际知名品牌在供应链层次上成为不良质量安全事件的帮凶而绝不(仅仅)是受害者。
质量管理八项原则之一的“与供方互利的关系”,现在看来更多的是指和供方共同追求利润。而选择一家供应商独家供货尽管可以赚到更多的钱,但风险要大于选用多家供应商供货。
今年5月,在越南发生了严重的反华暴力事件。背后有美日围堵中国的国际背景。
福禧事件和随后出现的昆山事件,显示出中国的制造业、物流业和市场地位在中国和美/日/越战略性对抗中的作用。
福禧是一家美国企业,其顾客也不乏美国知名品牌,中国的市场规模和制造业的优势使得这些美国商家在华拥有巨大的商业利益。昆山事件涉事企业是台资,但其汽车供应链上的客户也很可能有美系和日系汽车主机厂。这些美资、日资企业之所以能有巨额利润,与中国的市场,以及中国工人的辛苦劳动密不可分。从本质上说,由于工作条件的艰苦和劳动力的工资水平,美资和日资企业已经不可能再剥削本国产业工人的剩余价值了。苹果的制造已经回不了美国了。
也许有人会说,既然越南的背后是美国和日本,美国和日本企业可以到越南开设工厂,那里的工人更便宜。事实上不可能。因为越南没有中国这么大的市场。麦当劳、肯德基、日系车、美系车在中国的市场规模是无与伦比的。
中越关系好的时候,越南可以加入中国的供应链。利用中国的原材料、设备、设备维护人员,以及市场。越南发生反华暴力事件后,越南就失去了利用中国市场发展的机会。
试想如果一个美系车或日系车的关键零配件由越南制造到中国装配销售,一旦供应中断将导致美系车或日系车停在流水线上不能下线,4S店里的车辆不能修理。美系车和日系车在华销售就会受影响,而马上就有德系车、法系车还有不断壮大的国产品牌填补。美资企业和日资企业是要中国还是要越南(的市场)?中国千年的发展机遇,一旦失去可就找不回来了!
而且,中国的自主研发能力也越来越强。加上中国的优势市场地位,发达的物流业,以及中国工人的辛苦劳动,还有中国社会制度的效率,都构成了中国和美/日/越战略性对抗中的优势。高铁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前述原因也是印度暂时无法替代中国市场的理由。印度就不可能在短期内发展高铁。这要归因于印度的社会制度。美日资本要在印度培养一个和中国一样的市场和产业大军需要一个过程。
最近,越南的荔枝滞销了(菲律宾的香蕉也曾有同样遭遇)。到越南旅游的中国游客也少了。中国的一些游客或许不怎么爱国(现在还去日本大把消费的中国游客仍然不少),但他们确实怕死(谁都一样)。在越南发生的反华骚乱中,真有中国人被打死了。这足以震慑中国的游客和商家。而越南滞销的水果,即使日本和美国有人要,也不及中国的需求量大,且市场近。
越南现在指望着美国和日本的武器和巡逻船。然而中国有独立、完整和规模庞大的军工研发和制造体系,而且中国的钢铁业和造船业的规模世界第一。一个河北省的钢铁产量就超过美国。只要需要,中国的海军舰船和海警船,以及各种适用对峙武器要多少有多少。中国最近的多地海上和陆上演习就是在显示中国有在多方向上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的能力。
中国的短板在于能源和原材料。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因为乌克兰危机,此时此刻由美国主导、日本参与的制裁俄罗斯的行动,逼着俄罗斯将能源和原材料以优惠价格卖给唯一的大客户--中国。中俄还在考虑共同研发武器。美国和盟国肩并肩,中国和俄罗斯背靠背。美国在经济实力下降的时候想要率领盟国同时围堵中俄这两个军事实力世界第二、第三,国土幅员辽阔,且经济规模庞大、又有很大互补性的核大国,根本办不到。之所以没人敢跟俄罗斯叫板,就是因为俄罗斯的核武器。这一周,中国试射东风导弹,俄罗斯战略轰炸机在北美防空识别区巡逻。和其他的演习相比,这应该是最有说服力的。
另外,美国、中国、俄罗斯还是有共同的利益的,如反恐。到头来,战略性对抗和局部冲突还是要限制在可控的范围内,战略性对抗和经济上的合作并存。而越南等对抗中国的马前卒,除了一些二手的武器和巡逻船(需要自己花钱维护)外,什么也得不到。
中国背靠俄罗斯,靠自己的努力,坚持韬光养晦,做好自己的事情,耐心地和美/日/越等进行针锋相对而又保持战略定力的长期对抗。由量变到质变,将会不断壮大,越来越强。
从整体上来说,未来中国的质量人,一定能够改变未来的中国。
未来只有中国适合做制造业,理由是:
1、制造业规模、配套体系、大量人才(也是就业人口)、资金、以及庞大市场同时存在;
2、中国社会的相对安定;
3、劳动力成本相比发达国家还是很低。
只要制造业存在,质量人就永远存在。
只要中国按照预期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的转换,中国的质量人,必将在其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从整体上来说,未来中国的质量人,一定能够改变未来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