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没有绑定微信,更多功能请点击绑定

我所理解的婚姻生活与家族文化观念的差异

我个人认为,文化不一定只指书面的理解,是各人对生活世事的认知程度与处理方式或者各地不同的民俗风情等。因此标题出现了文化这个词。是的,每个家庭有各自的文化,也就是对生活的理解与对事务的认知,这里面可能重点就是生活习俗上的区别了。
我们历来认为婚姻以后的婆媳关系不好处,也最尴尬。但普遍认为岳婿之间会很融洽。其实也不尽其然。产生这样的认知是封建遗留下来的并且根深蒂固的思想在作怪。自古以来,都是把女方娶到男方家里面,并且与公公婆婆住到一起。家族里面添了一个新人,肯定会对这个家族里面的生活习惯与传统的文化习俗产生影响。要么是媳妇不习惯目前的这种文化,要么是家族里面接受不了媳妇所带来的新的生活习惯或风俗。刚刚入门,还是可以理解并且是很客气的,婆婆认为会有一个习惯的过程。因为对生活的认知不一样,因此产生的行为言语肯定不一样,不一样的结果在双方之间必然会产生矛盾与抵触。通俗地讲是你看不惯我,我也看不惯你,常此以往,不闹才怪。除非真正在所谓“门当户对”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地理区域较近,并且生活条件相近。如果条件优越的家族娶了条件不好的媳妇,或者条件优越的媳妇到了条件不好的婆婆家,理解与行为上的分歧不言而喻。这是其一。

其二:婆婆家总认为媳妇应该像儿子那样孝顺与照顾自己,但往往媳妇自认为做到了,却难入婆婆法眼。总感觉比不上自己的儿子。有些媳妇认为我对我的爹妈都没有这样过,我在家也没有像在这儿做的家务多,我在家还不是要跟我的爹妈拌几回嘴,我在家还没有给我的爹妈端过几回碗呢!我已经做得够好了。但婆婆们就是不买帐。如果以上都做对了,但感觉媳妇对自己的儿子不好,要么就是媳妇生了个儿子没有生女儿,或者生了个丫头片子没有生儿子,或者干脆不生。媳妇们其实做得可以了,但婆婆们的确太挑剔了。尤其是那些自认为儿子还有点出息或成就的婆婆,媳妇做起来就更难。

为什么岳婿之间好处呢。首先一条就是没有天天在一起生活。总以为女儿嫁给了你,还托你好生照顾。看在这个份儿上,岳母的度量当然要比婆婆的度量大得多,而且也没有婆婆与媳妇之间的那些日常鸡毛蒜皮。但岳婿之间也不是像我们平常理解的那样真正地就好相处得很。

重点要说一下那些上门女婿或者在岳母家里面暂住的(只有一个女儿时,舍不得女儿远走吃苦,除非女婿娶得一定的成就或是成绩时)。这类情况其实与媳妇的处境是一样的。这样的女婿本身是不服气的,特别是下一代的姓氏问题上面。日前看到很多新闻因为小儿姓氏的问题闹得不可开交。如果没有一方让步后果不堪设想。要么离婚,要么就闹到底。

女婿是住到老婆家里面了,这女婿就得压低身段过日子(特别是还没有出息的),有些时候不得聪明,还得装傻充愣。如果不这样,总感觉到这女婿太强了,女儿肯定后面要吃亏。没出息的女婿更不好过,不但对老婆要客客气气的,对老婆他妈更是小心谨慎。但你越是这样,老婆他妈越是看不顺眼,越觉得你不成器,越觉得你不可靠,正因为不可靠,所以才不让女儿不跟你走。有些事物一旦主观上面形成某种意识,无论如何感化与表现,是很难改变其思想的。

做人难,做男人难,做住在老婆家里的男人——难。男人的男,上面是块田,下面是个力,意思是就是在田里面干蛮的,你说难还是不难。我个人认为,男人应该难,应该出力干蛮养家,这是天经地义,但应得到应有的理解与尊重。

......此处省略若干字。

重归正传。上述两种说法的关键问题是住在一起了。这就是传统的说法,一旦与父母住在一起,问题是层出不穷,不期而至。不管女方住男方家还是男方住女方家,各自的主观意识与家族观念是难以改变的,进而所形成的思维习惯与行为语言更是不可磨灭。总认为自己是对的,自个儿是好的,自己是有理的。因此,一旦产生家庭纠纷,就成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清官难断家务事”是也!

当然现代社会好多了,大家都各自住各自的,谁也不相干。婆婆不知媳妇到底哪儿不好,岳丈不知女婿到底哪儿不对,混混炖炖,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夫知妻的不好,妻知夫的不好,但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在床上大家好都是好的(说得文明点儿就是人们常说的:夫妻吵架是床头吵架床尾合),一笑抿恩仇了。因此,夫妻的问题尽量在夫妻内部解决,不可让第三方参与,不然有些事就不是事也是事,非要闹个满堂红不可。夫妻之间其实是好磨合的,既然大家从相识走到一起了,那么在习俗观念与行为语言上面是得到了对方认可的。因此不存在文化上面的差异。即便是闹过了也是不记仇的。

2 个评论

游客无法查看评论和回复, 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苟德坤
苟德坤

对品质管理很感兴趣

推荐文章

文章状态

  • 发布时间: 2015-01-14 16:21
  • 浏览: 2259
  • 评论: 2
  •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