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质量管理(TQM)简介
全面质量管理的英文简称为 TQM,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的是费根堡姆,他给全面质量管理所下的定义: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制造和售后服务,把企业内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的体系。
全面质量管理过程的全面性,决定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应当包括设计过程、制造过程、辅助过程、使用过程等四个过程的质量。
一、设计过程质量管理的内容
产品设计过程的质量管理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首要环节。这里所指设计过程,包括着市场调查、产品设计、工艺准备、试制和鉴定等过程(即产品正式投产前的全部技术准备过程)。主要工作内容有:
1、通过市场调查研究,根据用户要求、科技情报与企业的经营目标,制定产品质量目标。产品质量的设计目标,应来自于市场的需要(包括潜在的需要),应同用户的要求保持一致;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在可能的条件理,尽量采用国际先进标准。
2、组织有销售、使用、科研、设计、工艺、制度和质管等部门参加的"三结合"审查和验证,确定适合的设计方案。不同的设计方案,反映着同一产品的不同的质量水平或称设计等级。不同质量水平的产品,必将引起成本和价格上的不同。而任何产品的价格,通常总是有限度的,当价格超过一定限度,用户就会减少;为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设计等级),成本的上升趋势几乎是无限的。因此选定一个适合的设计方案,从经济角度看,就有一个产品质量最佳水平的问题。
3、保证技术文件的质量。这里讲的技术文件包括设计图纸、产品配方、工艺规程和技术资料等,它们是设计过程的成果,是制造过程生产技术活动的依据,也是质量管理的依据。这就是要求技术文件本身也要保证质量。技术文件的质量要求是:正确、完整、统一、清晰。为了保证技术文件的质量,技术文件的登记,保管,复制,发放,收回,修改和注销等工作,都应按规定的程序和制度办理;必须把技术文件的修改权集中起来,建立严格的修改审批和会签制度;应当建立技术的科学分类和保管制度;对交付使用的技术文件实行"借用制"和以旧换新。
4、做好标准化的审查工作。产品设计的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不仅有利于减少零部件的种类,扩大生产批量,提高制造过程质量,保证产品质量;而且有利于设计工作量,大大简化生产技术准备工作。因此,做好标准化的审查,也应是设计过程质量管理的一项工作内容。
5,督促遵守设计试制的工作程序。搞好新产品设计试制,应当按照科学的设计试制程序进行。一般这种工作程序是:研究,试验,产品设计,样品试制试验和有关工艺准备,样品鉴定,定型,小批试制和有关工艺准备,小批鉴定,定工艺。企业应当在确保前一段工作完成和确认的情况下,再进行下一阶段。任意违反这种工作程序,搞什么跨越阶段的边设计,边试制,边生产的做法是十分有害的。
二、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的内容
这里制造过程,是指对产品直接进行加工的过程。它是产品质量形成的基础,是企业质量管理的基本环节。它的基本任务是保证产品的制造质量,建立一个能够稳定生产合格品和优质品的生产系统。主要工作内容有:
1、组织质量检验工作。要求严格把好各工序的质量关,保证按质量标准进行生产,防止不合格品转入下道工序和出产。它一般包括有原材料进厂检验,工序间检验和产品出厂检验。
2、组织和促进文明生产。组织和促进文明生产,是科学组织现代化生产,加强制造过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条件。它要求:应按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客观规律,提高生产的节奏性,实现均衡生产;应有严明的工艺纪律,养成自觉遵守的习惯;在制品码放整齐,储运安全;设备整洁完好;工具存放井然有序;工作地布置合理,空气清新,照明良好,四周颜色明快和谐,噪音适度。
3、组织质量分析,掌握质量动态。分析应包括废品(或不合格品)分析和成品分析。分析废品,是为找出造成的原因和责任,发现和掌握产生废品的规律性,以便采取措施,加以防止和消除。分析成品,是为了全面掌握产品达到质量标准的动态,以便改进和提高产品质量。质量分析,一般可以从规定的某些质量指标入手,逐步深入,这些指标有两类:一类是产品质量指标,如产品等级率,产品寿命等;另一类是工作质量指标,如废品率,不合格品率等。
4、组织工序的质量控制,建立管理点。工序质量控制的保证制造过程中产品质量稳定性的重要手段。它要求在不合格品发生之前,就能予以发现和预报,并能及时地加以处理和控制,有效地减少和防止不合格品的产生。组织工序质量控制应当建立管理点。管理点,是指在生产过程各工序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把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需要特别加强和控制的重点工序或重点部位,明确为质量管理的重点对象。对它应使用各种必要的手段和方法,加强管理。建立管理点的目的,是为了使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工作明确重点,有的放矢,使生产处于一定的作业标准的管理状态中,保证工序质量的稳定良好。
通常,下列情况之一的工序应作为管理点:A)关键工序或关键部位,即影响产品主要性能和使用安全的工序或部位。B)质量不稳定的工序。C)出现不合格品较多的工序。D)工艺本身有特殊要求的工序。E)对以后工序加工或装配有重大影响的工序。F)用户普遍反映或经过试验后,反馈的不良项目。
组织工序质量控制还应当严格贯彻执行工艺纪律,强调文明生产。在实践中,控制图等统计方法的采用是进行工序质量控制的常见方法。
三、辅助过程质量管理的内容
这里指的辅助过程,是指为保证制造过程正常进行而提供各种物资技术条件的过程。它包括物资采购供应,动力生产,设备维修,工具制造,仓库保管,运输服务等。制造过程的许多质量问题,往往同这些部门的工作质量有关。辅助过程质量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提供优质服务和良好的物质技术条件,以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它主要内容有:做好物资采购供应(包括外协准备)的质量管理,保证采购质量,严格入库物资的检查验收,按质,按量,按期地提供生产所需要的各种物资(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等);组织好设备维修工作,保持设备良好的技术状态;做好工具制造和供应的质量管理工作等。另一方面,企业物资采购的质量管理也将日益显得重要,因为,原材料,外购件的质量状况,明显地影响本企业的产品质量。特别是在电子行业,这种影响将对最终产品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工企业的产品成本中,一般原材料,零配件等所占的比重很大,机械产品一般占50%,化工产品一般占到60%,钢铁产品占到70%。因此,外购原材料,零部件的价格高低,以及能否按时交货,也都会直接影响到本企业的经济效益。
所以,企业应当重视这一辅助过程的质量管理,物资采购质量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有:
A)制定采购政策。
B)确定货源,“货比三家”,择优选购。
C)进行供应厂商的资格鉴定。
D)与供应厂商协调规格要求。
E)制定检验计划,选定抽样方案,进行入厂检验。
F)建立与供应厂商的沟通联络制度。
G)制定不合格品处理程序。
H)对供应厂商进行质量评级等。
四、使用过程质量管理的内容
使用过程是考验产品实际质量的过程,它是企业内部质量管理的继续,也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过程质量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提高服务质量(包括售前服务和售后服务),保证产品的实际使用效果,不断促使企业研究和改进产品质量。它主要的工作内容有:开展技术服务工作,处理出厂产品质量问题;调查产品使用效果和用户要求。
1、开展技术服务工作。为了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国内外一些企业从过去的"货物也门,概不退换"变成了现在的"货物出门,服务到家"。为了突出服务质量,他们纷纷改变了一些说法,如过去说"我卖给你",现在换成了"我为你生产",甚至提出"一切为了用户",用户是上帝"的口号。这些说法虽然带有一定的夸张,但也说明他们对用户的意见,特别是对质量方面的意见是十分重视的。企业把用户是否满意,看作是自已生存发展的决定因素。
2、认真处理出厂产品的质量问题。当用户对本企业产品质量提出异议时,不少企业不是推托,而是认真及时地处理,这样既可以消除用户的不满情绪,又可以挽回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对用户提出的产品质量问题,这些企业首先是热情对待,及时进行调查,如属于不会使用或使用不当所造成的,则耐心帮助用户掌握使用技术和操作要领;如属于制造原因造成的,则及时负责包修,包换或包退。由于制造原因造成的重大质量事故,往往是企业负责人亲自到现场调查了解,妥善处理;对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企业还应主动负责经济赔偿。
3、调查产品使用效果和用户要求。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和收集下列情况的资料:A)出门的产品尽管经过检验合格,在实际使用中是否真正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B)产品在使用中虽然也达到质量标准,但是否实现了设计所预期的质量目标。C)除了原先预期达到的质量目标外,使用中还有哪些要求是原先没有考虑到的。D)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预计用户今后可能提出哪些新的要求。
调查的方法可采用典型调查,也可彩普遍调查。调查形式有:a)由企业领导带队有计划定期地进行用户访问,听取用户的意见和要求。B)在产品说明书中,随附质量调查表,请用户填写寄回。C)与专业维修部门建立经常联系,如耐用家电维修部门,请他们提供本企业产品的质量情况和使用中的损坏规律。D)与重点使用单位建立长期的使用记录。E)在使用地进行。
关注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好文
Young6668
全面质量管理过程的全面性,决定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应当包括设计过程、制造过程、辅助过程、使用过程等四个过程的质量。
一、设计过程质量管理的内容
产品设计过程的质量管理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首要环节。这里所指设计过程,包括着市场调查、产品设计、工艺准备、试制和鉴定等过程(即产品正式投产前的全部技术准备过程)。主要工作内容有:
1、通过市场调查研究,根据用户要求、科技情报与企业的经营目标,制定产品质量目标。产品质量的设计目标,应来自于市场的需要(包括潜在的需要),应同用户的要求保持一致;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在可能的条件理,尽量采用国际先进标准。
2、组织有销售、使用、科研、设计、工艺、制度和质管等部门参加的"三结合"审查和验证,确定适合的设计方案。不同的设计方案,反映着同一产品的不同的质量水平或称设计等级。不同质量水平的产品,必将引起成本和价格上的不同。而任何产品的价格,通常总是有限度的,当价格超过一定限度,用户就会减少;为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设计等级),成本的上升趋势几乎是无限的。因此选定一个适合的设计方案,从经济角度看,就有一个产品质量最佳水平的问题。
3、保证技术文件的质量。这里讲的技术文件包括设计图纸、产品配方、工艺规程和技术资料等,它们是设计过程的成果,是制造过程生产技术活动的依据,也是质量管理的依据。这就是要求技术文件本身也要保证质量。技术文件的质量要求是:正确、完整、统一、清晰。为了保证技术文件的质量,技术文件的登记,保管,复制,发放,收回,修改和注销等工作,都应按规定的程序和制度办理;必须把技术文件的修改权集中起来,建立严格的修改审批和会签制度;应当建立技术的科学分类和保管制度;对交付使用的技术文件实行"借用制"和以旧换新。
4、做好标准化的审查工作。产品设计的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不仅有利于减少零部件的种类,扩大生产批量,提高制造过程质量,保证产品质量;而且有利于设计工作量,大大简化生产技术准备工作。因此,做好标准化的审查,也应是设计过程质量管理的一项工作内容。
5,督促遵守设计试制的工作程序。搞好新产品设计试制,应当按照科学的设计试制程序进行。一般这种工作程序是:研究,试验,产品设计,样品试制试验和有关工艺准备,样品鉴定,定型,小批试制和有关工艺准备,小批鉴定,定工艺。企业应当在确保前一段工作完成和确认的情况下,再进行下一阶段。任意违反这种工作程序,搞什么跨越阶段的边设计,边试制,边生产的做法是十分有害的。
二、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的内容
这里制造过程,是指对产品直接进行加工的过程。它是产品质量形成的基础,是企业质量管理的基本环节。它的基本任务是保证产品的制造质量,建立一个能够稳定生产合格品和优质品的生产系统。主要工作内容有:
1、组织质量检验工作。要求严格把好各工序的质量关,保证按质量标准进行生产,防止不合格品转入下道工序和出产。它一般包括有原材料进厂检验,工序间检验和产品出厂检验。
2、组织和促进文明生产。组织和促进文明生产,是科学组织现代化生产,加强制造过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条件。它要求:应按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客观规律,提高生产的节奏性,实现均衡生产;应有严明的工艺纪律,养成自觉遵守的习惯;在制品码放整齐,储运安全;设备整洁完好;工具存放井然有序;工作地布置合理,空气清新,照明良好,四周颜色明快和谐,噪音适度。
3、组织质量分析,掌握质量动态。分析应包括废品(或不合格品)分析和成品分析。分析废品,是为找出造成的原因和责任,发现和掌握产生废品的规律性,以便采取措施,加以防止和消除。分析成品,是为了全面掌握产品达到质量标准的动态,以便改进和提高产品质量。质量分析,一般可以从规定的某些质量指标入手,逐步深入,这些指标有两类:一类是产品质量指标,如产品等级率,产品寿命等;另一类是工作质量指标,如废品率,不合格品率等。
4、组织工序的质量控制,建立管理点。工序质量控制的保证制造过程中产品质量稳定性的重要手段。它要求在不合格品发生之前,就能予以发现和预报,并能及时地加以处理和控制,有效地减少和防止不合格品的产生。组织工序质量控制应当建立管理点。管理点,是指在生产过程各工序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把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需要特别加强和控制的重点工序或重点部位,明确为质量管理的重点对象。对它应使用各种必要的手段和方法,加强管理。建立管理点的目的,是为了使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工作明确重点,有的放矢,使生产处于一定的作业标准的管理状态中,保证工序质量的稳定良好。
通常,下列情况之一的工序应作为管理点:A)关键工序或关键部位,即影响产品主要性能和使用安全的工序或部位。B)质量不稳定的工序。C)出现不合格品较多的工序。D)工艺本身有特殊要求的工序。E)对以后工序加工或装配有重大影响的工序。F)用户普遍反映或经过试验后,反馈的不良项目。
组织工序质量控制还应当严格贯彻执行工艺纪律,强调文明生产。在实践中,控制图等统计方法的采用是进行工序质量控制的常见方法。
三、辅助过程质量管理的内容
这里指的辅助过程,是指为保证制造过程正常进行而提供各种物资技术条件的过程。它包括物资采购供应,动力生产,设备维修,工具制造,仓库保管,运输服务等。制造过程的许多质量问题,往往同这些部门的工作质量有关。辅助过程质量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提供优质服务和良好的物质技术条件,以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它主要内容有:做好物资采购供应(包括外协准备)的质量管理,保证采购质量,严格入库物资的检查验收,按质,按量,按期地提供生产所需要的各种物资(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等);组织好设备维修工作,保持设备良好的技术状态;做好工具制造和供应的质量管理工作等。另一方面,企业物资采购的质量管理也将日益显得重要,因为,原材料,外购件的质量状况,明显地影响本企业的产品质量。特别是在电子行业,这种影响将对最终产品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工企业的产品成本中,一般原材料,零配件等所占的比重很大,机械产品一般占50%,化工产品一般占到60%,钢铁产品占到70%。因此,外购原材料,零部件的价格高低,以及能否按时交货,也都会直接影响到本企业的经济效益。
所以,企业应当重视这一辅助过程的质量管理,物资采购质量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有:
A)制定采购政策。
B)确定货源,“货比三家”,择优选购。
C)进行供应厂商的资格鉴定。
D)与供应厂商协调规格要求。
E)制定检验计划,选定抽样方案,进行入厂检验。
F)建立与供应厂商的沟通联络制度。
G)制定不合格品处理程序。
H)对供应厂商进行质量评级等。
四、使用过程质量管理的内容
使用过程是考验产品实际质量的过程,它是企业内部质量管理的继续,也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过程质量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提高服务质量(包括售前服务和售后服务),保证产品的实际使用效果,不断促使企业研究和改进产品质量。它主要的工作内容有:开展技术服务工作,处理出厂产品质量问题;调查产品使用效果和用户要求。
1、开展技术服务工作。为了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国内外一些企业从过去的"货物也门,概不退换"变成了现在的"货物出门,服务到家"。为了突出服务质量,他们纷纷改变了一些说法,如过去说"我卖给你",现在换成了"我为你生产",甚至提出"一切为了用户",用户是上帝"的口号。这些说法虽然带有一定的夸张,但也说明他们对用户的意见,特别是对质量方面的意见是十分重视的。企业把用户是否满意,看作是自已生存发展的决定因素。
2、认真处理出厂产品的质量问题。当用户对本企业产品质量提出异议时,不少企业不是推托,而是认真及时地处理,这样既可以消除用户的不满情绪,又可以挽回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对用户提出的产品质量问题,这些企业首先是热情对待,及时进行调查,如属于不会使用或使用不当所造成的,则耐心帮助用户掌握使用技术和操作要领;如属于制造原因造成的,则及时负责包修,包换或包退。由于制造原因造成的重大质量事故,往往是企业负责人亲自到现场调查了解,妥善处理;对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企业还应主动负责经济赔偿。
3、调查产品使用效果和用户要求。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和收集下列情况的资料:A)出门的产品尽管经过检验合格,在实际使用中是否真正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B)产品在使用中虽然也达到质量标准,但是否实现了设计所预期的质量目标。C)除了原先预期达到的质量目标外,使用中还有哪些要求是原先没有考虑到的。D)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预计用户今后可能提出哪些新的要求。
调查的方法可采用典型调查,也可彩普遍调查。调查形式有:a)由企业领导带队有计划定期地进行用户访问,听取用户的意见和要求。B)在产品说明书中,随附质量调查表,请用户填写寄回。C)与专业维修部门建立经常联系,如耐用家电维修部门,请他们提供本企业产品的质量情况和使用中的损坏规律。D)与重点使用单位建立长期的使用记录。E)在使用地进行。
关注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好文
Young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