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没有绑定微信,更多功能请点击绑定

工匠精神|除了一丝不苟,没有更好的办法做好制造

一家美国知名电表制造商有一个长久的难题:放眼全球,他们都找不到能达到其测试要求的变压器,最后只能放低标准采购。

厦门赛特勒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特勒电子)。最后为这个难题找到了答案。这家公司花了整整两年时间反复实验,最终发明了一种新的结构,不仅成功制造出客户满意的变压器,还为此申请了专利。产品投产后,其项目团队还根据品质分析手法对其不断优化,量产一年多来,产品出货达到百分之百合格。

创立于德国的赛特勒集团,拥有一百多年的继电器制造经验和世界领先的精密工程制造技术,虽然总部搬到美国加州多年,但依然跳动着一颗“德国心”。而赛特勒电子作为集团在中国的重要分支,也已将工匠精神刻入了骨子。赛特勒电子总经理冯锦根说:“要制造出质量过硬的好产品就要沉迷其中,不放弃每个细节”。

逐道工序自动化

冯锦根对工匠精神的理解是:“一件事如果一分钟能做好,花两分钟应该能做得更好。我们追求的是在1分钟内把事情做到跟2分钟一样好。”赛特勒电子践行这种工匠精神的手段是“自动化”。


赛特勒电子总经理冯锦根

厦门的地皮很贵,人工成本也不断上涨,作为拥有德国百年品牌DNA的生产企业,赛特勒电子不断思考如何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倒逼着从工艺工程、流程方面的优化,来扩大产能提升竞争力。从2009年第一条灌封生产线开始,赛特勒电子一直持续在做生产线的自动化改造,冯锦根介绍说:“我们把40米长的生产线通过U型设计优化到100平方米的小空间里,从一个工序的无人,再到一个车间的无人,再到整个工厂的自动化,是一个不断的再积累、再沉淀的过程。目前我们80%的定单是通过自动化生产线完成。”

因为不是一次性投入一条生产线,而是由生产人员、技术人员和外部供应商三方人员从头到尾共同研究设备的设计,用精益的方式不断改善,一个工序一个工序上完成自动化。慢工出细活,有足够长的时间磨合,所有的参与人员把整体工艺特征理解得非常透彻,产品的价格逐步降下来,质量和交货期有保证,让客户看到了三方面改善。


在自动化改造的过程中,不仅管理团队要参加精益生产的培训,把工时下降带来的节约以奖金的形式分享给生产团队,而且通过分享改善成果的方式激励全员参与,加强了团队的凝聚力。

许多企业在推行智能化之前,工业工程管理不到位,甚至连IE工程师都没有,工时管理差,容易失控。制造业管理专家指出,生产工序需要先标准化并简化,实现分步自动化后再做智能化。赛特勒电子在自动化过程做得非常到位,为今后智能化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专家还建议企业在生产线智能化改造过程中,一定要自主开发跟核心技术相关的关键设备,以提高技术壁垒。此外,实现自动化生产后,设备维护和配件管理就变得尤为重要,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再好的设备如果维护跟不上,不仅生产效率受影响,设备的寿命也有可能大大缩短。

跟上快消的节奏

2008年以前,赛特勒电子的市场主要在国外,金融危机后由于外销量锐减。公司开始积极开拓国内市场,产品也从工业品转向白色家电的核心零部件,先后开发出应对南北各种气候环境的防潮、防水、防腐蚀的变压器,目前产品已占中国洗衣机变压器市场50%以上的份额。

这两年冯锦根明显感觉到,跟国外家电行业不同,中国的家电正从耐用型产品逐渐转变成功能化、新款化的快速消费品,当产品出现问题,消费者已经懒得去修理而是选择更换一台新的,如洗衣机企业就必须每半年推出一款新品,每款产品大概只有两年的生命周期。

传统意义上慢工出细活的工匠精神,在这个快速消费时代要如何自处?赛特勒电子的答案是:只能紧跟这个节奏来提供产品和服务。为此,这家公司在供应链上做了很多功课。

供应链物理层面产品流的改善是有限的,很难优化太多,但信息流改善的空间较大。以往的模式是客户需求通过销售人员反馈给研发人员,中途信息衰减得很厉害。调整后他们通过内部资源调配,让双方项目组技术人员之间直接对接,时效性和准确性提升很多。

此外,因为家电企业客户的部分产品外包出去,家电客户只给外包商2周时间完成生产,如果等到外包商下单后才备货就会浪费整整4天时间。为此,赛特勒电子的一线销售人员努力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家电客户的制造需求,在外包商下单前就分解好定单需求,采购部分根据历年数据分析、定单波动的情况,提前备货。等真正下单过来时原材料已经备好生产了,甚至多数情况下50%的产品已经备好了。

德国企业对供应链管理非常重视,要求80%的供应商按他们的模式来生产,甚至对零配件的包装方式都有严格的对口管理,光这一项就能节约很多成本。今天的制造业在充分竞争的环境之中,所有的客户都对价格、品质、交货期非常敏感,哪一项有短板都不行。冯锦根提到,“其实只要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质量管理体系落实到位,严格按照国际标准去执行,产品的质量就不会差。现在国内众多制造企业都很浮躁,为了快速完成任务而降低了质量标准,导致整个中国制造的整体质量和口碑不好。其实只要把每个细节做好,过程正确了,结果99%会正确的。”
德日工匠精神的追求是精益求精,讲求慢工出细活。中国制造业更需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营造匠心文化。

关注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好文
Young6668

3 个评论

游客无法查看评论和回复, 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扬智
扬智

销售

推荐文章

文章状态

  • 发布时间: 2016-04-25 15:29
  • 浏览: 1868
  • 评论: 3
  • 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