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ny_jing(UID:211997) 初级会员
天津 质量/质量相关 主页访问 : 7761 次
发问
1815 次浏览 • 1 个关注 • 2018-04-05 11:29
9273 次浏览 • 4 个关注 • 2015-03-15 13:04
2006 次浏览 • 0 个关注 • 2013-07-12 06:17
2543 次浏览 • 0 个关注 • 2013-07-12 05:24
3315 次浏览 • 0 个关注 • 2013-07-12 03:36
2213 次浏览 • 0 个关注 • 2013-07-12 03:27
4885 次浏览 • 0 个关注 • 2013-07-12 02:55
3226 次浏览 • 0 个关注 • 2013-07-12 02:55
6805 次浏览 • 0 个关注 • 2013-07-12 02:43
2435 次浏览 • 0 个关注 • 2013-07-12 02:07
2671 次浏览 • 0 个关注 • 2013-07-12 02:04
4726 次浏览 • 0 个关注 • 2013-07-12 01:32
2034 次浏览 • 0 个关注 • 2013-07-12 01:19
3837 次浏览 • 0 个关注 • 2013-07-12 00:57
2882 次浏览 • 0 个关注 • 2013-07-12 00:45
回复
可能有两种原因可能导致结果的差异: 1. 1.41对应的数值是根号2,导致的差异应该不会很大; 2. GRR数值计算时取5.15 和 6的差异
2017-03-15 16:36
第一点:数据非正态分布,休哈特控制图的基础在于正态分布。觉得你的数据好像不太合适采取正态转换,因为数据看着很奇怪的感觉。 第二点:CPK和PPK数值的差异来自于计算公式的标准差:CPK用的组内标准差,而PPK用的是全部数据的标准差。正常情况两者会有些差异,比如...
2017-03-10 15:53
建议LZ把垫片、该工序的作业流程和好/坏产品拍个对比照片发上来。
2017-02-15 09:58
主机厂应该有相关的试验要求和标准
2017-02-15 09:52
没明白是怎么回事,想分析什么问题。 就是试了一下,把X/Y offset数据按5个ID拆分之后都是符合正态分布。
2016-12-21 15:48
可以跟供应商还有采购一起看看: 1.跟产品某缺陷直接相关的供方产品的质量改善; 2.交付周期; 3.质量水平最差的几位的质量整改; 如果供方降本项目都不认,以上也可能都不认。 既然公司内的项目都被人挑走了,实在不行就找个黑带项目做做吧
2016-12-21 15:39
没做过。 应该就是不确定度验证吧,可以用标尺试一试。
2016-12-21 15:31
可以做成计量型GRR,跟其他一样做。 GRR可以只针对特殊特性清单中的项目进行分析,实在没必要对所有的质量特性的量检具来确认。
2016-12-21 15:25
召集研发、采购、供应商对供方的分供方变更进行确认。 如果分供方变更,按道理应该先过OTS再来PPAP
2016-12-21 14:52
检验有增值的吗? 没有来料检验,供应商的管理根据什么来管?就看看商务状况、供应商的内部的质量报告? 建议综合考虑物料重要性和供应商质量保证能力及自己的检测能力,制定相应的来料检验质量控制计划,该松的可以松,但是该严的就得严,周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去设定。 来料检...
2016-12-21 14:44
可以采取相应的奖罚措施,比如针对客户端的质量状况、投诉次数及外部质量损失设定目标值,好于目标应该是奖,高于目标则应该是罚,可以一定程度地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 但是公司的损失全部由员工来承担肯定是不对的,不可采取的。
2016-12-16 09:20
一起讨论讨论: 1.内审:产品审核、过程审核发现的与质量相关的问题; 2.生产线报废率:设定目标,相对评分; 3.生产线质量问题:及时反馈及应对结果; 4.后序(客户)的质量:内部(外部)的质量问题造成的成本损失; 5.持续改进:参与质量持续改进的程度,比如改...
2016-12-14 11:30
顶1楼。从数值分布图能比较明显的看出数据组之间的间隔是按照0.0013/0.0014交替变化的,可能是系统程序造成的差异。 LZ用设备测量的数据应该是通过设备自身的程序进行调整了。举个例子:0.2567,给我们的感觉是精确到小数点后4位,能满足1/10原则,也...
2016-12-14 11:20
计算公式跟CP差不多,只是把σ替换为(σ2+(μ-m)2)1/2
2016-12-14 10:06
建议先按DMAIC做几个项目练练,直接做DFSS有点难度。
2016-12-14 09:57
以前有人问:只看MSA报告,你能不能找出测量系统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改善。我说,只能看看可能是哪儿出了问题,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分析。我觉得说的没啥问题,可提问的觉得比较低级。 从LZ的数据来看: 1.EV值比较大,AV为0或相对较小; 2.四轮定位的取样范围相对偏...
2016-12-13 09:44
购买标准块,然后内部用标准块进行周期性测量结果确认,频次根据设备的使用频次和环境及特性重要度决定。
2016-12-09 09:59
领导还是有想法的,出发点也不错,赋予了质量很大的职责和职能,这得是多大一个质检团队才能完成这方方面面的事。 你们公司有程序文件吗?程序文件里面有没有明确的职责划分? 跟品质相关的事情太多太多了,举几个不缺当的例子:班车的空调温度会影响员工身体和思想情绪,工作餐...
2016-12-09 09:56
第一感:这是要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IPQC干啥去? QE不是不可以巡线,但是拴在线上当个IPQC用有点太浪费了。
2016-12-08 10:12
根本问题:样品的差异太小,不能代表产品公差或者是过程波动。是不是就取了1件,3个人测了几十遍。 因为过小的PV,导致EV和AV占比很大,NDC数值也就很小了。建议LZ把分析表格上也增加几个常用的图形
2016-12-08 10:06
如果你想多挣点工资,如果你还年轻,建议多准备准备,直接考ASQ认证黑带。 我正准备中。。。 在企业里,如果公司有较好的六西格玛文化,可以组建团队,针对客户、内部的主要质量问题、成本、流程进行立项改善;也可以对有学习需求的做些知识培训。当然,最主要的是你通过六西...
2016-12-06 14:50
个人观点: 1.潜在失效后果的描述不当,产品报废不是事,关键是对后续的装配和客户会造成什么什么影响; 2.现行工艺控制描述不全,可以包括:来料检验,巡检,换型首件确认,开机首件确认,100%自检,控制图,过程参数检查,防错等; 3.频度有点高,频度的数值可以参...
2016-12-06 14:37
整体上应该遵循GB2828抽样准则:按照质量特性的重要性进行分类,定义不同等级要求; 对于破坏性试验和测试时间相对较长或测试能力有限的特性的抽样数可以结合抽样准则和同行业竞争对手的做法来定义,比较稳妥。
2016-12-06 14:07
突然冒出一个问题:有没有稍微正规一点的汽车零部件一级供应商的过程检验员是归属在质量部的?
2016-12-06 13:56
根据个人理解帮你整理一下: 1.确定管控项目; 2.确认测量使用的计量器具是否能满足过程控制要求; 3.制定数据收集计划; 4.数据收集及异常信息整理; 5.制作分析用控制图; 6.控制图检查、分析及过程能力计算; 7.设定控制用控制图的中心线和上下控制限(准...
2016-12-01 10:52
我觉得只要跟提交的PPAP文件有变化的都需要通知,当然也得看PPAP都要求提交什么文件了。 所有的变更都需要进行可行性分析、实验验证确认、变更实施、变更切换、实施跟踪等
2016-10-18 15:43
文章
没有内容
最新动态
2018-04-05 tony_jing 发起了问题:
2017-03-15 tony_jing 回答了问题:
2017-03-10 tony_jing 回答了问题:
2017-02-15 tony_jing 回答了问题:
2017-02-15 tony_jing 回答了问题:
2016-12-21 tony_jing 回答了问题:
2016-12-21 tony_jing 回答了问题:
2016-12-21 tony_jing 回答了问题:
2016-12-21 tony_jing 回答了问题:
2016-12-21 tony_jing 回答了问题:
2016-12-21 tony_jing 回答了问题:
2016-12-16 tony_jing 回答了问题:
2016-12-14 tony_jing 回答了问题:
2016-12-14 tony_jing 回答了问题:
2016-12-14 tony_jing 回答了问题:
2016-12-14 tony_jing 回答了问题:
2016-12-13 tony_jing 回答了问题:
2016-12-09 tony_jing 回答了问题:
2016-12-09 tony_jing 回答了问题:
2016-12-08 tony_jing 回答了问题:
2016-12-08 tony_jing 回答了问题:
2016-12-06 tony_jing 回答了问题:
2016-12-06 tony_jing 回答了问题:
2016-12-06 tony_jing 回答了问题:
2016-12-06 tony_jing 回答了问题:
2016-12-01 tony_jing 回答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