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rk0508(UID:500773) 新手上路
无
上海 主页访问 : 1599 次
发问
12385 次浏览 • 0 个关注 • 2013-07-12 06:19
回复
请教,根据过程性能采用总体标准差计算公式,是不是要把整个总体的每个样本全部检测一遍?工作量岂不是很大?
2012-07-23 14:54
可是你说的是采样测量,那不是样本标准差嘛,怎么会是总体标准差呢。如果是总体标准差的话,就是把所有产品全部测量一遍。所以我说的不是计算工作量大,而是测量工作量大啊
2012-07-23 16:30
所以我认为R-bar/d2是对总体标准差的估计,其值近似为(UCL-LCL)/6乘上子组数量开方值。因此我才认为控制限宽/6就是样本标准差,而对样本直接求stdev不是样本标准差,求验证或解惑
2012-07-23 16:40
可是我没有问过程性能啊,我只是问样本标准差和总体标准差的计算公式啊,你拿试样阶段的总体标准差当作正常阶段的总体标准差估计吗?我觉得有点不妥。同样,你说R-bar/d2是样本标准差,那它的6倍应该是控制限宽?计算结果也不是吧?求高手解惑
2012-07-23 21:39
我也觉得,应该是连续3点中2点且同侧超出2倍标准差才能判异,新手讨论
2012-07-23 13:58
控制线应该是用总体sigma估计值进行计算吧,样本的sigma不能用于控制限计算,而且30个样本有点少,正常情况不应少于25组,每组5个样本吧。新手纯探讨。
2012-07-23 11:18
cpk是过程能力指数,进货检验根本不是对过程进行控制。一批货进来可能包括了供应商多台设备或不同人员不同日期生产的产品,非连续过程如何评价过程能力,所以对进料进行cpk计算,根本毫无意义。
2012-07-23 11:28
文章
没有内容
详细资料
- 个人成就:
- 最后活跃:
- 2014-09-09 11:47
- 登录次数:
- 12 次
- 注册时间:
- 2012-07-16 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