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ydin(UID:512421) 新手上路
有待提高
上海 杨浦区 主页访问 : 1648 次
发问
没有内容
回复
我公司的产品,也有类似的装配工序,最后是做100%泄露测试,当时是在极限破坏压力的范围内,工作压力范围外,进行泄露测试. 对于装配是否压紧,共建不见是否摆放在指定位置,我觉得抽样检查比较合理.
2012-12-17 14:58
我觉得这个事情可以这么处理: [list=1] [*]召开会议,包括生产和总经理,评价产品外观缺陷对最终产品质量影响程度以及客户可探测度. [/*] [*]签订会议纪要,将这部分不合格品的处理意见形成整个公司内部的集体决定通过. [/*] [*]将这部分不合...
2012-12-17 14:32
请楼主将这个SQE提出的问题罗列一下,大家看一下是否为无关痛痒的问题. 这件事情,双方都有可能存在问题的. 1.可能的确是这位同行有LZ所说的想法.但是说句实话,如果是大公司来的,基本上各个公司的体系上都已经做了很规范的限制,同行们自由发挥的余地真的不大....
2012-12-17 14:37
我们公司的产品也有这样的情况.客户要求无异味,但是这个又没有很明确的定量分析标准.我们如果去定义和判别呢?
2012-11-26 15:07
这句有些不明白,还望指教: 过程有能力,但是不稳定. 首末件就显得很重要了. 这个时候不是过程巡检更重要吗?
2012-11-19 16:33
这个预见性维护到底是什么样的?预见到什么程度?这个应该是根据每个公司自己的定义的吧?!但是是不是只要公司要好,就一定要定义这个预见性维护程序?
2012-11-19 13:52
可能还没有审核到一定数量的供应商,或者还没有总结做过的审核,这个要经验到了一定范围,有一定反思和总结后,就会有所改变的吧.
2012-11-19 16:54
请问他要的内审硬拷贝记录是什么东西?就是审核过程的问题点和改善措施跟踪吗? 我也觉得,每一次审核总有些糟粕有些精华的,多沟通一下,一个是能够了解审核员的真实实力,另外一个,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看一下自己的工厂实际情况,说不定有新的思维和想法呢?沟通又不需要成本...
2012-11-19 17:02
我们公司有明确的公司条例,不可以从事与公司业务有关,与公司合作厂商有关的任何业务.
2012-11-20 14:02
文章
没有内容
详细资料
- 个人成就:
- 最后活跃:
- 2014-05-29 20:55
- 登录次数:
- 19 次
- 注册时间:
- 2012-10-08 1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