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wardyan(UID:403242) 初级会员
前方是绝路,希望在转角!
江苏 苏州 主页访问 : 3648 次
擅长话题
- 精益生产 12 0
- 防错(Poka yoke) 8 0
- 生产节拍 3 0
发问
3083 次浏览 • 0 个关注 • 2013-07-12 05:37
5601 次浏览 • 0 个关注 • 2013-07-12 04:51
3313 次浏览 • 0 个关注 • 2013-07-12 04:31
3188 次浏览 • 0 个关注 • 2013-07-12 04:12
3200 次浏览 • 0 个关注 • 2013-07-12 04:00
3289 次浏览 • 0 个关注 • 2013-07-12 03:53
2832 次浏览 • 0 个关注 • 2013-07-12 03:51
回复
其实质量索赔,这些在每个公司都会加上去的,只是很多公司在公式上简化而已。 一般的是:时间损失[i]数量[/i]系数索赔。 其中时间损失中就包含了这些相关费用。系数是公司利益损失。
2013-06-27 20:49
有发到生产车间,关于“现场能获得的相关文件”应该理解为现场能够得到,不一定要在工位的边上,也可以是在每条生产拉的前面。这样也是符合体系要求的。
2013-02-26 17:14
客户部,可以单独的部门,如果一定要在哪个部门下,最好是业务市场部。
2013-03-11 10:54
由于电线制品都是以设备为主,所以,先是要对设备的巡查,以确认设备是正常运作; 电线制品的押出速度与温度,胶料规格的管控也是在生产前; 电线制品一开机就会达到几百米,每次开机或换料都会带来十几米以上的浪费,所以,在首件时,不能停机器。 又由于不能停机检查,...
2012-10-13 17:09
QCC在中国.....真的要专职人员来推吗?这个答案是明确的,真的要专职人员; 实际上,在QQC发明的日本,好像是自我意识与自我组成的人员在推吧.
2012-10-13 17:24
这个评分是按公司产品来,按照失效后,事情将会影响的程 度来制定分数的高低。 如果影响越大,分数就越高,那这道工序就需要改善。
2012-09-04 14:05
这老板吃饭时肯定喜欢谈工作。。。我最讨厌这样的,让人吃个饭都不安心。
2012-06-29 15:12
1.首件一定要做; 2.老化不包括在首件范畴,而是型式实验,我还没看过哪个公司将老化等类似实验用在首件; 3.工艺成熟不表示就不会发生批量不良,因为是人就会有犯错误的时候; 4.首件是在每次按排生产前,生产中变更工艺时,停线超过2小时以上再生产时,生产中...
2012-05-12 09:16
二楼的方法可行。 我知道塑料行业的颜色有一个国际通用色卡。。。按色卡号再对照样品,可以搞定。 不知你布料行业的色卡是否一样呢?
2012-03-31 10:04
说明你公司原来的标准工时订低了...
2012-02-17 11:35
我就是从外资到民企,快一年了,好象没有成就... 下面那些部长,很难搞定. 一个民企,在发展那么多年后,也是想走上正轨,但是,工资较低的情况下,你是不好去挖其他公司的人, 只能靠你去带,可是,你带的时候,他们又很难接受可直接不听你的,你炒了又不好,不炒又...
2012-02-17 12:00
线束行业,虽是简单,实则不然。。。 中国人喜欢差不多的概念,所以,很多行业的品质都是做不好的,不只是线束。
2012-07-24 09:53
值得学习,其实任何品质人员都需要了解相关的品质成本,长此以往,就会将此思想根深蒂固的印在你大脑里。 在工作中,自然而然的应用。
2012-11-29 10:52
没有和不确定的占多数啊。。。 我们工人还没有当家做主。。。
2011-12-23 15:07
8D就是要5WHY。。。要不然CAR又是假的。。。 加上5WHY的话,做假也要浪费你时间,还不如来真的。
2011-12-08 15:53
三薪:12月1薪+一年到头奖励1薪+一年开头奖励1薪=3薪。。。 好公司。。。一般都是双薪的。。。 不过我今年不知有没有?经济环境不好,老板亏本了。
2011-12-08 14:56
每小时产能:514EA。 6人。。。平衡率:80.91%
2011-12-01 14:01
人家工作才一年。。。 各位可以指正一下,但是有些回复也不要太那个了。 各位是否也只是做一年,或者说各位做了一年的时候,报告是怎么样的?
2011-11-15 12:55
你搞错了。。。 TT是客户需求,也就是节拍时间。 CT是生产周期,也就是产品从第一道工序到最后一道工序的时间。。。
2011-11-09 21:49
所有工序做不好都会损失的,是不是所有工序都要检验? 或者你一定要加的话,能否加个自动检验的设备,不用人的那种。
2011-11-09 21:41
不建议在第6工序增加检验。(如果是要测电性能或会发生严重事故的工序的话,就要增加了) 在成品也就是第8工序后增加一个全检。
2011-11-08 17:54
你也不用推什么集体记件,就按工序记,但是,要按每天产出成品来计算他的生产数量。而不是计算工序的生产数量。
2011-11-04 13:08
去T公司吧。 民企8K一个月,一年12个月9.6万.而且30%的绩效,老板一般会扣一部份. 你实际工资是5.6K, 2.4K的绩效.如果绩效只给你20%.那么,你的工资是5.6+20%*8=7.2K. 12个月是.8.64万... 外企6.5K一个月,...
2011-11-04 13:16
本人专业线束技术推广。有需要私聊。。。 装配的可以用专业组装板,下线是良品,不良在线上已检出来。
2011-10-27 23:09
三者没关系。。。 请不要搞混。。。
2011-10-19 13:26
人家只是个人佩服,你们却说出一堆怀疑... 果然是做质量的出身啊...见什么都是以怀疑为主. 伤了LZ的心...
2011-10-14 17:48
文章
没有内容
最新动态
详细资料
- 个人成就:
- 最后活跃:
- 2014-08-11 15:00
- 登录次数:
- 128 次
- 注册时间:
- 2010-10-10 09:51
- 擅长话题:
-
精益生产 12 0防错(Poka yoke) 8 0生产节拍 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