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ly_away(UID:228576) 新手上路
北京 朝阳区 主页访问 : 4755 次
发问
6679 次浏览 • 14 个关注 • 2013-07-12 03:48
6094 次浏览 • 0 个关注 • 2013-07-12 03:01
2183 次浏览 • 0 个关注 • 2013-07-12 02:42
3847 次浏览 • 0 个关注 • 2013-07-12 02:36
回复
谢谢大家的关心!本来我也是想找好了工作再走的,但是公司的一些事情让我不得不做决定。在这里就不说详细了。 但是我还是要建议一下不到万不得已最好先找完了再走,我发现大公司在面试时非常在意这一点。好像是生怕你是在原来的公司捅了什么娄子才着急走人的。 另外还要再强...
2010-09-27 10:39
我们公司的做法是,出现客诉问题后分析原因,是生产造成的就是生产部的原因,是设计缺陷就是设计部的责任,以此类推。
2010-05-26 08:57
建议先参考一些同行业的质量协议看看再说
2010-05-25 08:43
0.2就差不多了。我们是这样要求的
2010-05-13 11:52
这个定好规则就行了,按照当月的发货数量也行,按照总发货数也行,一个月的数据说明不了说明问题,到最后不管你用什么公式,PPM=客退数量/发货数量 就行了。 建议在这个PPM的基础上,再建立一个实际的客户生产线PPM=不良数量/生产数量,这样就比较好懂了。
2010-03-26 15:37
零件上标识或者喷码等等,供应商来料时进行记录。最后不良品一看标识就知道了。
2010-03-26 15:47
有些地方可以贴一些高温胶带,但是最根本的还是要追根溯源。楼上的已经都讲的很清楚了。
2010-03-26 15:49
mintab不正规什么正规啊,习惯问题。
2010-03-26 15:50
D=9;S=9;I=1;C=21 唉,这是个啥啊
2010-03-24 17:03
SMD的PFMEA标准不够清晰、严谨。定义为严重度9的项目需要重新修订优先级,最少修订为8,SMD PFMEA中的前20%高RPN工序需要修订为第一优先级别,但是目前没有定义目标&定期的修订,建议使用RIM标准。 试着翻译了一遍,不知所云.......
2010-03-04 15:23
首先感谢各位!我说的LED灯是用在手机或者其他显示屏上的,并且是SMD型 供应商分析LED灯死有相关的报告和照片,从分析的过程及报告来看,分析的结果(LED灯静电击穿)是正确的。这个步骤我已经验证过了。 现在关键是想从前期进行控制,怎么在LED来料...
2010-03-29 16:57
恭喜!祝福你们…………
2009-12-28 14:42
如果你们公司按照标准来检验,肯定就不会问这个问题了。 建议看一下GB2828等这类抽样标准。 不是说这批来料不合格就要加压检验。
2009-11-25 12:01
GB2828-2003是这样说的: 9.3.1 正常到加严 当正在采用正常检验时,只要初次检验中连续5批或少于5 批中有2 批是不可接收的,则转移到 加严检验。本程序不考虑再提交批。
2009-11-25 15:56
你是要计算最后成品的PPK? 如果是这样的话就连续抽样就行了阿,有啥问题?
2009-11-25 12:13
有这样的说法,具体是电流是多大可以自己更改设置。15ma好像有点大了
2009-10-21 14:14
出现这个问题可怀疑的因素很多,建议以下: 1.首先确认背光LED本身色坐标是否有问题,成品色坐标SPEC订的是否有问题 2.确认FOG状态的问题 应该通过交叉实验不难确定。 之前我们有过类似问题,CELL、LED等都有影响。
2009-09-11 11:26
这是一道面试SQE的试题。同时还有一道题:中国人1年吃多少顿大米? 第一道题我是没算出来,第二道题我想了想,假设1个人1顿吃三两?中国13亿人?乘法? 两道题我都没答出来,惭愧啊!
2009-07-27 16:27
我晕!字打错了,钻空子!
2009-07-28 08:47
先签协议吧!!!这样不管用
2009-01-11 15:11
还会有这样的事情?我晕!走人吧
2008-12-30 21:27
你们公司的检验标准是怎么定的?客户都说行,自己还卡住?搞不懂
2008-12-22 19:07
我来回答一下: step1.按照楼主的条件,查表GB2828得到:重缺陷抽20个,0收1; 一般缺陷抽32个,2收3 step2.按照GB2828中10.3条款,选择样本量为32(对于一组给定的AQL 和样本量字码,如无相应的抽样方案可用时,这些抽样方案表...
2010-03-31 12:11
礼是要送的,表达一下心意是应该的啊。不过我觉得不必要搞的跟行贿似的。一点小礼品、漂亮的笔记本等基本上就可以了
2008-12-16 20:48
供应商供货的时候没有提供材料的规格书吗?没有相关的说明?供应商没有签订品质保证协议?里面也没有规定可靠性的问题?如果有依据可循,该是谁的责任就是谁的责任! 如果什么依据都没有的话,就没辙了。能谈多少是少吧,毕竟这么大的责任谁都不是傻子。
2008-12-09 16:31
如果实在谈不下来的话,就看和供应商的关系了。如果这个供应商一直供货稳定,品质好,价格低,以后合作机会多,那可以适当让步。如果正好相反的话,不用考虑那么多,该是多少就是多少。不行的话直接扣款,怕什么!以后不合作就是了。(当然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不提倡使用。) ...
2008-12-09 16:56
文章
没有内容
最新动态
详细资料
- 个人成就:
- 登录次数:
- 0 次
- 注册时间:
- 2008-03-26 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