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ohaoyue

herohaoyue(UID:238341) 新手上路

北京 顺义 主页访问 : 5335 次

擅长话题

更多 »回复

0

个人认为不要纠结于哪个是长期和短期,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cpk只考虑随机误差,用Rbar估计西格玛,而Rbar主要取决于组内变差,ppk同时考虑Xbar的偏移产生的误差,西格玛用样本总体标准差作为估计。从根儿上了解变异源各分量,需要怎么控制和改进变异源才是SP...

0

这些都是工具,根儿上讲,要分析变异源,然后加以控制。设备因子水平不是主要变异源的话,就不需要。

1

极差图是监控波动的,大体原理应该和Xbar图一样,只是分布形式不一样。Xbar 属于t分布近似正态分布。Rbar 应该服从卡方分布,它的方差不是样本标准差。所以不一样哦。个人理解。

1

不计算t值没法查表,不查表就不知道α分位点的值,就不知道拒绝域的临界点,就不知道啥时候拒绝原假设(H0: Xbar-Ar=0)。 有了t值您就全齐了。 数据一定要独立,正态的。

0

再现性误差来自于对同一产品的n次测量,跟人可能没什么关系。重复性误差来源于你的测试设备的随机误差。 选一些覆盖PV的样件,每个样件多测几次(比如10个样件,每个测3次)。人的因素基本不用考虑了。用方差分析的方法计算方差分量,再算GRR就行了。工具是死的,GRR...

更多 »文章

没有内容

更多 »发问

10

3462 次浏览  • 0 个关注   • 2013-07-12

13

4900 次浏览  • 0 个关注   • 2013-07-12

发问

10

3462 次浏览 • 0 个关注 • 2013-07-12 05:00

13

4900 次浏览 • 0 个关注 • 2013-07-12 01:47

回复

0

个人认为不要纠结于哪个是长期和短期,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cpk只考虑随机误差,用Rbar估计西格玛,而Rbar主要取决于组内变差,ppk同时考虑Xbar的偏移产生的误差,西格玛用样本总体标准差作为估计。从根儿上了解变异源各分量,需要怎么控制和改进变异源才是SP...

2017-04-13 22:07

0

这些都是工具,根儿上讲,要分析变异源,然后加以控制。设备因子水平不是主要变异源的话,就不需要。

2017-04-13 17:57

1

极差图是监控波动的,大体原理应该和Xbar图一样,只是分布形式不一样。Xbar 属于t分布近似正态分布。Rbar 应该服从卡方分布,它的方差不是样本标准差。所以不一样哦。个人理解。

2017-04-13 17:42

1

不计算t值没法查表,不查表就不知道α分位点的值,就不知道拒绝域的临界点,就不知道啥时候拒绝原假设(H0: Xbar-Ar=0)。 有了t值您就全齐了。 数据一定要独立,正态的。

2017-04-11 18:05

0

再现性误差来自于对同一产品的n次测量,跟人可能没什么关系。重复性误差来源于你的测试设备的随机误差。 选一些覆盖PV的样件,每个样件多测几次(比如10个样件,每个测3次)。人的因素基本不用考虑了。用方差分析的方法计算方差分量,再算GRR就行了。工具是死的,GRR...

2017-04-11 18:00

0

没有绝对的,先做ppk时候,你得保证这时候的测量系统能够胜任这个时候的要求,但这个时候的测量系统不一定是最终的测量系统啊。即使是最终的系统,过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都不是做一次就完事了。

2017-04-11 17:51

0

测量方法一样的,我觉得不用,都是外校的,精度肯定没问题啊。 这种测量系统主要变异源来自人,和测量方法。

2017-04-11 17:46

0

哥们,我估计你轮上能想到的都想了。 你自己实际测一下吧,看看是不是测量手法的事,每次要完全重复测量过程的。    

2017-04-11 17:40

0

谢谢分享!

2016-02-29 19:54

1

应该选D,这是一个单总体P检验的问题,样板量太小的话,置信区间被放大了。

2016-02-24 10:25

0

中英文对照看,可能效果更好,毕竟中文版被翻译者嚼过一遍了

2013-12-12 11:36

0

同意,并且如果你的样品应该覆盖产品的公差范围。这个取样如果刻意取得很集中,反而造成测量系统分辨率不够的假象。另外一种方法,如果你是随机取样的话,建议用稳定的过程偏差直接得到TV,而不是通过测量的10个样本的数据计算得到。

2011-04-29 22:28

0

[b]回复 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3595996&ptid=271834[/b] dear,这里的精度不是指的量具的精度,而是测量系统的精度(包含人的因素和人与人之间的差的因...

2011-04-29 22:36

0

[b]回复 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3595996&ptid=271834[/b] 量具如果是校准过的,没有问题

2011-04-29 22:38

0

测量系统的变差有很多,设备线性,偏倚,稳定性,稳定性,测量系统的重复性,再现性。 做MSA的目的是看整个测量系统的变差。 一般情况下,设备变差影响较小,所以通常情况下,gauge RR 只是对人所产生变差的分析(组内变差和组间变差)。 但是如果测量设备的...

2012-04-17 15:31

0

谢谢楼主啊,收藏之:lol:

2010-01-17 22:49

0

我是工厂的SQE。说实话这种审核对于供应商改进来说没有多大意义,除非真的有重大发现,更重要的意义在于相互了解。采购真的没必要去。

2008-12-06 15:58

0

还好我们SQE和采购事是一个部门的{W

2008-12-06 20:54

0

应该控制使用(包括加严检验),因为Sorting本来就不在流程控制范围之内,更何况还涉及Sorting的方法、环境、人员等因素呢。

2008-11-25 22:11

0

QC工具只是工具而已,只是前人的经验总结而已。真正去分析的是人的大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路和方法。所以,无论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lol:

2008-11-29 22:04

0

到一个新的环境还是先要少“说”多“听”,多听听经理的意见和同事的意见。每个公司的习惯肯定是不一样的,只能我们去适应整个公司的环境。

2008-11-25 22:08

0

可以用公式反推啊,先算出X bar在反推出方差。再算出四倍sigma。加上X bar 为USL,减去Xbar为LSL。X bar设为规格中心。 不知道说得对不对啊?

2008-11-23 21:22

0

我开始说得不是很清楚。这个LED在测试站上会测试,误测的几率很小。所有测试OK的会送抽检,这个是抽检过程发现的不良。也就是他一开始是通过测试的,后来又在抽检被发现了。我觉得肯定是过载造成的发黑,但是不知道ESD先导致击穿短路在造成过载烧黑的说法是否正确。望不吝...

2008-11-25 21:51

0

To:Jason-Wang 我们用的的是可控恒流源,最大电流是30mA,这么大的电流会导致烧黑么? To: 旗木卡卡西 我们用的是表面贴装器件

2008-11-28 22:12

0

感谢各位的回复,长知识了:lol:

2008-11-29 21:28

0

从控制图来看,过程好像不受控啊。PPK是多少啊?

2008-11-23 21:29

文章

没有内容

    没有内容

    没有内容

最新动态

2017-04-13 herohaoyue 回答了问题: 再论cpk和ppk

2013-07-12 herohaoyue 发起了问题: 多重检验与RPN不可探测度

2013-07-12 herohaoyue 回答了问题: 关于Gauge R&R

2013-07-12 herohaoyue 回答了问题: Sorting后的物料还需检验吗

2013-07-12 herohaoyue 回答了问题: 关于工作的一个困惑

2013-07-12 herohaoyue 发起了问题: LED ESD击穿后再次加电烧黑

2013-07-12 herohaoyue 回答了问题: LED ESD击穿后再次加电烧黑

2013-07-12 herohaoyue 回答了问题: LED ESD击穿后再次加电烧黑

详细资料

个人成就:

威望: 2 积分: 322 赞同: 3 感谢: 0 Q豆 : 0

最后活跃:
2017-04-26 22:26
登录次数:
37 次
注册时间:
2008-05-20 11:13
擅长话题:
SPC 1   0
更多 » 关注 0
更多 » 0 人关注
关注 3 话题
最新访客

dlm_2004 阿苏末酱 轮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