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enningsi(UID:102062) 新手上路
主页访问 : 4327 次
发问
2481 次浏览 • 0 个关注 • 2013-07-12 00:21
3942 次浏览 • 0 个关注 • 2013-07-11 22:05
2747 次浏览 • 0 个关注 • 2013-07-11 21:55
6791 次浏览 • 0 个关注 • 2013-07-11 21:54
4116 次浏览 • 0 个关注 • 2013-07-11 21:47
2815 次浏览 • 0 个关注 • 2013-07-11 21:35
2696 次浏览 • 0 个关注 • 2013-07-11 21:35
回复
主体标志由大写字母“Q”和冲浪人组成,冲浪人由数字9和变形的字母组成。 图案函括传统RGB三色。 冲浪人在质量的海洋上搏击,不断挑战自己、挑战极限,开阔一片新的天地,身后留下的是一片绿色波浪(环保)。
2009-03-11 17:37
1.首先想确认一下,就是第3组的第4个数据,是不是失误,本应是8.498被key成8.4498了? 2.ANOVA 3假设,残差值的均值为0.0,残差正态,方差(接近)相等,本题符合1,3假设,2不符合,具体原因需分析。 3.单从Session看不同设备对...
2008-07-20 12:58
1.LCL=D3*R-bar,当n≤6时,D3=0,故此时LCL=0,R图的每个点都是组内的Max-Min,其实是不可能出现负数的。 2.理论上来说所有的UCL和LCL都应该是对称的,但R-chart比较特殊,因为LCL很容易=0,实际表现出来是不对称的。没...
2008-07-15 21:12
1、计数型数据: 这类数据不是连续的,如人的个数。 计量型数据:这类数据是可以连续的,比如一件物品的长度,随着量具精确度的提高,无限逼近真值。 2、个人认为百分比是非连续数据,LZ提到的“理由是分子和分母都是连续数据”好像有点问题,不良的个数和投...
2008-07-11 23:49
以前拜读过好多大师的帖子啊,多谢。 个人觉得先要确定那些X对Y有影响显著, 然后看等值曲线就ok了吧(当然可能还要考虑是否有曲面效用等问题),一点拙见,还请大师指正。
2008-07-10 15:13
1、对测量的量具做一下校验或检查,可以排除Bias,linearity的干扰,也就是说找个合格的量具; 2、量具精确度度要够高,10倍的原则 ,相对于“公差范围”或“自然制程变异范围”,以公差范围为例,假设各户给你的规格或R&D设计规格为USL=10...
2008-07-05 10:48
LZ太厉害了,理论研究的太深刻了,呵呵 一般用Minitab操作,简单方便,其帮助文件解释如下,供参考: 单样本 Wilcoxon 检验 一种针对单一总体的中位数的非参数假设检验。该过程使用总体中位数 (h) 等于假设值 (H0:h = h0) ...
2008-07-03 14:01
1.10倍的原则 ,相对于“公差范围”或“自然制程变异范围”,以公差范围为例,假设各户给你的规格或R&D设计规格为USL=10.5cm,LSL=9.5cm,则你的量具的最小识别单位应为(USL-LSL)/10=0.1cm;自然制程变异范围(受控状态下)...
2008-07-03 13:33
先更正一下,是gage不是guage,具体做起来要注意的事项可能较多,以下为概要,供参考,也欢迎指正。 1、对测量的量具做一下校验或检查,可以排除Bias,linearity的干扰,也就是说找个合格的量具; 2、量具精确度度要够高,选个比较容易操作的吧,分...
2008-07-01 22:15
同一产品的某一特性。 选择part时,有两个标准:一是 和规格相关的, 二是 和过程变异相关的,但均需取到边界值。 以规格为例,USL和LSL左右的值必须取,在USL和LSL之间的,随机取样(part),实际操作的时候,可能会有意识地平均抽取。 样本的数...
2008-06-30 22:44
LZ好,其实做管制图时需要一些前提条件,而且分分析用和管制用,主要作用是预警。 另外管制图还是有些麻烦的,如果其他更简单的方法就能解决问题,那样最好。 Sorry,对你的问题有点不太理解,抱歉。
2008-06-30 09:52
以下解释,来自Minitab15帮助文件,供你参考,另外07年的黑带理论试题里有些就是考paired t 和2-sample t差别的,你可以找一下。 对相关或相互依赖的配对观测值之间的均值差异的假设检验。配对 t 检验对于分析成对观测值之间的差异、同一...
2008-06-29 20:22
平均值是无偏估计,理论上足够量的抽样平均值应该和总体是相同的,99.73绝对是足够量了。 题目是不是表达的有些不清楚,高手赐教
2008-06-30 10:14
一些规定的和操作注意事项挺多的,需要解释好多,你可以在本站查一下前辈的解释,也可以查一下SPC手册。 简单解释一下n=3和n=5的差别,n=3比n=5的beta风险(或称受伪风险)更大,n越大,1-beta就越大。可以参考当一下n变化时,beta风险的变化度...
2008-06-27 22:42
刚学习的时候有个我挺喜欢的老师是这样解释的,感觉挺到位,和你分享: 1.Cpk与Ppk其公式皆同,其差异在于Sigma计算方式不一样。 2.Cpk的Sigma比较对象是X-bar (j)(也就是组内平均值,与分组有关), 自由度=(n-1)*g;...
2008-06-27 22:48
刚才在别的帖子里回答了一下,再在你这里黏贴一下,希望有帮助。 刚学习的时候有个我挺喜欢的老师是这样解释的,感觉挺到位,和你分享: 1.Cpk与Ppk其公式皆同,其差异在于Sigma计算方式不一样。 2.Cpk的Sigma比较对象是X-bar (j...
2008-06-27 23:10
数学基础其实还好了,关系不大,分析和解释都不难,现在都有MINITAB了。 关键是MSA的一些前提规定要了解,比如量具的精确度(1/10原则);样本的取样范围;是做短期还是长期的MSA;哪些人员要做;环境要求是什么;在做GR&R之前是否对仪器的做过一...
2008-06-27 23:05
建议用Minitab 做一下,1.可以避免你的刻意按照某种规律的次序, 2.分析起来方便简单,另外可以做一下重复,还有个建议,先用2水平做一下,试验次数会少一些
2008-06-27 23:21
Some factors need to be concerned, only for reference: [list=1] [*]VOC, VOB(Boss or Biz), very high level requirement, too theor...
2008-06-29 21:16
不是吧,又有个这样的问题,今天第3次回复,希望有帮助。 刚学习的时候有个我挺喜欢的老师是这样解释的,感觉挺到位,和你分享: 1.Cpk与Ppk其公式皆同,其差异在于Sigma计算方式不一样。 2.Cpk的Sigma比较对象是X-bar (j)(也...
2008-06-27 23:15
上课钟响了,老师来了,但他并没有带书。站在台上半天没有出声,同学们一边笑一边诧异地望着他。 老师扫视着同学:“这节课我们来讨论三个问题。”他问道:“世界上第一高峰是哪座山?”大家哄堂大笑地回答:“珠穆朗玛峰!”老师接着追问:“第二高峰呢?”这下同学们面面相觑...
2008-03-04 13:10
LZ问的是关于田口设计的东西吧, 内表配制可控制因子,外表配制噪音因子。 COPY个表格给你,希望有帮助。 另外多说一句, 我一般用因子设计,很少用Taguchi,用MINITAB做Taguchi感觉很难理解,也请高手指教!
2008-01-16 13:13
又遇见你,回答一下吧,呵呵 “%Tolerance 是对于判断产品是否合格而言, %Study Variation是对于实施过程控制来说” 以上参考GE BB教材1999年版本。 抱歉我不知道在EXCEL里怎么操作的,我说一下在Minitab 里的操作...
2008-01-04 10:58
JACK 兄说的很对,GE 的BB教材就是这么说的,多谢。
2008-01-04 11:09
我简单回答一下楼主的第二个问题, 1.首先要说明的是,我们在做能力分析的时候,不仅关注的是你所分析的那批数据有多少是在规格范围内,即observed performance,我们还会更为关注根据这批数据推论出的以后可能发生的不良率,即expected per...
2007-12-28 16:22
设备的CPK应该是CMK吧 Cmk是德国汽车行业常采用的参数,称为临界机器能力指数,它仅考虑设备本身的影响,同时考虑分布的平均值与规范中心值的偏移;由于仅考虑设备本身的影响,因此在采样时对其他因素要严加控制,尽量避免其他因素的干扰,计算公式与Ppk相同,只是...
2007-12-26 13:02
文章
没有内容
最新动态
详细资料
- 个人成就:
- 登录次数:
- 0 次
- 注册时间:
- 2006-08-15 14:15